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来源:艺术与历史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简言之,就是在独处或无人注意的时候,行为也必须谨慎、一丝不苟,它是个人品行的最高评判标准。看似简单,却是人生最高境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诱惑无处不在,慎独,是面对美色的坐怀不乱,是面对金钱以不贪为宝,是面对不义之财以不占为本。

慎独是一种良心的坦荡

慎独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慎独看似简单却是人生最高境界)(1)

立志“立德、立功、立言”实现“三不朽”的曾国藩非常注重“慎独”的修炼。

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这样写道:“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

曾国藩说了那么多就是告诉家人要洁身自好,这样就可以让内心坦荡,心中无愧疚之事,人也就可以泰然处之,这是自强之道,也是修身之本。

曾国藩32岁那年,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名之曰《过隙集》: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

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天天写《过隙集》,就是为了念念欲改过自新。

曾国藩还曾给儿子写信,反省自己的不足。他说:“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工夫,今谆谆则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

慎独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曾国藩正是凭借自己这种严格的修身成就功名,并树立了为人的标杆。

慎独是一种情操

慎独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慎独看似简单却是人生最高境界)(2)

慎独,是深谷幽兰,是夜空星辰,是云外明月,不会因为没为深处幽谷而不芬芳,不会因为没人看见而不散发它的光芒。柳下惠坐怀不乱,许衡不吃无主之梨,许由清溪洗耳,屈原被流放仍然“沐后弹冠,浴后更衣”无不凝聚人性的光辉。

所以,“慎独”,就是要老老实实的面对良知,清清白白的面对自己,坦坦荡荡的面对这个世界,用一颗干干净净的心灵,换来自己高贵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