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经典电影爱情(终于看到了一本城市电影)(1)

周末看了一本很好看的电影《爱情神话》。徐峥的电影我都会看,我觉得他就是好看的保证。他之前的囧系列我都喜欢,看上去闹,内核一直是在做人性的自我追逐,想抓住某些东西,抓不住,但又能抓住一点点的那种。有囧有安慰。

《爱情神话》算是有惊喜的一部片子,中国很少这样有这样城市感的电影,不仅因为全片上海话。城市感是什么?我觉得是每个在里面的人都有各自的独立轨道,不夸张不拖欠,自己整理自己,不拔高,又宽容,不道德评判。

在中国,这种平衡不太好把握,动不动就会有人需要一个明确的结论性批判:为什么不批判一夜情?

核心人物5个,2男3女。徐峥演的美术老师老白、年轻时在欧洲学习过,吹牛和巨星有过一夜情的邻居老乌、和英国人结过婚有一个混血女儿的广告人李小姐、有钱有闲有一个不长进又找不到的丈夫的格洛瑞亚和老白前妻蓓蓓。

三个女的都很独立,自我负责。蓓蓓“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被离婚,她不想离婚,她觉得自己只是搞了一段插曲,她也不觉得自己罪无可赦。前婆婆也喜欢她,但她不走曲线救婚姻,离就离吧,跟前夫也友好往来。眼看着前夫想追李小姐,婆婆让她转告老白把房子转给儿子,老白不愿意,她也不坚持。没有那种前妻怕儿子吃亏的吃相。

民国经典电影爱情(终于看到了一本城市电影)(2)

民国经典电影爱情(终于看到了一本城市电影)(3)

大家一起在老白家喝酒,老白醒来发现格洛瑞亚买好了早饭喊她吃。格洛瑞亚说早餐是外面买的,她知道不能乱动人家的厨房。完全没有上了你的床就是你的人你的就是我的那种思维。老白尴尬,她还主动买了他几幅画,还多打了钱,搞得老白觉得自己是被“嫖”的那个。

她只是不想拖欠,不想让人尴尬,没有那种女的吃亏的想法。人生苦短,大家都在游戏,没有谁欠谁。她知道老白是好人,不合适也好,自己无法这么安定也好,反正不能去投入。当然也不想算计。

民国经典电影爱情(终于看到了一本城市电影)(4)

马伊俐演的李小姐,她和英国人什么故事,影片也没有讲,反正就是有一个混血女儿留在上海。老白想问一下,被李小姐打断:“死男人的事情不要讲”。这里面没有抱怨,只有接受,不想博得同情安慰或者评判。过去的生活已经在那里了,有什么好说的呢?是是非非不重要。

影片的开头也是看话剧看出感觉,李小姐和老白一夜情。天亮了老白精心为她做早餐,她却逃跑了。

民国经典电影爱情(终于看到了一本城市电影)(5)

瞬间的激情和感觉不刻意节制,也不会一夜就想成天长地久,从情绪感觉到形成关系,自己有分界线。

民国经典电影爱情(终于看到了一本城市电影)(6)

在这些女人心中,关系是成熟的,稳定的东西,它需要慢慢来,需要没有分歧,而情绪的东西,对人对己都相对宽容。越过这些,才能看关系能否存在。

想起前几年网络上真真假假拍到徐峥的“花事”,他老婆陶虹说:肉体只是生理层面上的,生理上的事儿那都不算事儿。一段关系和忠诚根本没有关系。

反而影片里的老白是在意忠诚的,否则他也不会跟蓓蓓离婚了。

影片表现的都市女性感,不是大女主手撕渣男,扬眉吐气。那个其实很土,影片里的女性都自知和知人,老乌吹牛也不去揭穿,人艰不拆嘛。老白弄丢了李小姐的JIMMY CHOO的一万多块的鞋,说要赔她,她说,穿旧了,早就想扔了,淘宝上200块买的,不要当真。

在来来回回的沪语对话中,男女关系微妙而复杂,因为没有明显的评判意味,观众就轻松。

电影呈现的上海,市井和格调都挺让人喜欢的。修鞋的做果汁的,各自挣扎着的生活都隐在背后,每个人呈现出来的都有人性的格调,没有阶层面具,有点以前国外电影里,街头那个卖唱的老人,脱下礼帽跟你说了一堆人生道理一样。

民国经典电影爱情(终于看到了一本城市电影)(7)

民国经典电影爱情(终于看到了一本城市电影)(8)

民国经典电影爱情(终于看到了一本城市电影)(9)

现在网络上要么完全的正能量,要么愤怒和戾气,评判太多,生活本身太少。相比,看这个电影就觉得很舒服。

END.

作者:鲁瑾 电台主持人/专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