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但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样的国难之时却涌现出一个个老英雄,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双枪老太婆”,她在花甲之年率子女举家抗日十几年,30多名家人为国捐躯,让人肃然起敬双枪老太婆,本名洪文国,1881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嫁人后随夫姓赵,人称“赵老太太”老太太曾目睹日寇铁蹄践踏家乡东北,长子因抗日牺牲,所以老太太对侵略者深恶痛绝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参与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河北“国民抗日军”、河南“太行山光复军”以及“晋察冀游击纵队”,被誉为“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32年,年近花甲的赵老太太变卖家产充当抗日经费,组建“少年铁血军”,将自己家设为抗日军的指挥所和交通站1934年,日军得知赵家为少年铁血军中枢,将赵家房屋全部焚烧,并将赵老太太一家六口抓进监牢,株连的赵氏家族和乡亲300多人,面对日寇威逼利诱,赵老太太坚贞不屈后来在铁血军配合下脱险,逃到北平,秘密筹集军火,联络抗日义士,支援少年铁血军,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敌后抗日真实故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敌后抗日真实故事(双枪老太婆的双面人生)

敌后抗日真实故事

我们常常说“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但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样的国难之时却涌现出一个个老英雄,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双枪老太婆”,她在花甲之年率子女举家抗日十几年,30多名家人为国捐躯,让人肃然起敬。双枪老太婆,本名洪文国,1881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嫁人后随夫姓赵,人称“赵老太太”。老太太曾目睹日寇铁蹄践踏家乡东北,长子因抗日牺牲,所以老太太对侵略者深恶痛绝。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参与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河北“国民抗日军”、河南“太行山光复军”以及“晋察冀游击纵队”,被誉为“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32年,年近花甲的赵老太太变卖家产充当抗日经费,组建“少年铁血军”,将自己家设为抗日军的指挥所和交通站。1934年,日军得知赵家为少年铁血军中枢,将赵家房屋全部焚烧,并将赵老太太一家六口抓进监牢,株连的赵氏家族和乡亲300多人,面对日寇威逼利诱,赵老太太坚贞不屈。后来在铁血军配合下脱险,逃到北平,秘密筹集军火,联络抗日义士,支援少年铁血军。

卢沟桥事变后,赵老太太又组织建立“华北国民抗日军”,不久攻破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解救一千多人;在全国首次击落日机一架,引起国内外震动。当时的国民政府为表彰赵老太太对抗日做出的贡献,尊称其为“游击队之母”。一时间记载赵老太太事迹的文章铺天盖地,有报刊记载蒋介石与双枪老太婆合影留念,并且结拜为兄妹。

然而,让人诧异的是,赵老太太晚节不保,1945年抗战胜利后,她以“总统府留守”自任,纠集国军残匪策划暴动,烧杀劫掠,残酷杀害无辜群众300多人,1950年赵老太太被捕,最终以70岁高龄被处决。

从英雄到暴徒,赵老太太不仅使双枪,连人生都是双面的,让人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