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湖南长沙旅游

这个地方一定不会错过

↓↓↓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1)

岳麓书院

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

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书院里的每一组院落、每一片砖瓦

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

如今的岳麓书院

是湖南大学

人文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延续着千百年来

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功能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2)

本期《开讲啦》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

肖永明教授

和我们一起

分享岳麓书院的文化之美

带我们了解这座古老书院的故事

“在这儿教书,我有力量、有底气”

岳麓书院创建于公元976年

到今天

已经经历了1044年的沧桑变迁

纵观历史

岳麓书院的师资和校友

可以说是“豪华顶配”

据史料记载

1167年

著名学者张栻主持岳麓书院的时候

儒学大家朱熹从福建武夷山来到这里

在岳麓书院进行学术会讲

从各地赶来岳麓书院听讲的学子众多

当时需要骑马、坐马车

马儿甚至把院外池塘中的水都喝干了

可见其兴盛程度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3)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

就是岳麓书院的学生

清中叶以后

岳麓书院更是人才“井喷”

一大批风云人物走上历史舞台

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湘军统领曾国藩

是洋务运动的推动者;

民族英雄左宗棠

带领湘军收复新疆

……

他们都是岳麓书院的著名校友

当被问到

在岳麓书院教书育人的感受时

肖院长说:

“在我身后,

有这么多先贤给我底气,

给我力量,

我很自信!”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4)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好大的口气!

肖院长毕业于岳麓书院

又在这里开启教学生涯

书院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副楹联

都蕴含着智慧与价值

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肖永明

书院最长的对联有66个字

光是标点断句

就考倒了现场的青年代表

撒贝宁更是被突如其来的点名提问难住

险些放弃了表情管理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5)

书院大门悬挂的那副闻名遐迩的对联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背后更是蕴藏玄机

1986年

肖院长第一次来到岳麓书院的时候

看到这副对联心里还嘀咕:

口气真大啊,

只有楚国有人才,

这个地方最兴盛?

今天

很多到岳麓书院的朋友

也会有这样的误解

其实

惟楚有材的“惟”

不是“惟一”的意思

而是发语词

没有意义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

“楚地有人才,这里最兴盛”

这是对岳麓书院人才辈出的最为准确的描述

这副对联是嘉庆年间悬挂在书院的

此时

大思想家魏源18岁

曾国藩、左宗棠刚刚出生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6)

肖院长认为

这副对联像号角

更是激励后来者的目标

如今他作为院长

每次走进书院看到这副对联

总要思考如何培养今天的人才

再续岳麓书院昔日的荣光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导师制让制度更有温度

面对岳麓书院的深厚历史积淀

肖院长不断思考

如何发挥书院的独特优势和现代教育相结合

培养出既有传统文化素养

又具备现代知识技能和眼光的优秀人才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才能让知识、教育

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为此

书院继承了古代的师生相处模式

从2009年开始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打破了师生间的壁垒

老师会经常和学生一起

在岳麓山和湘江边

一边散步

一边讨论学问

答疑解惑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7)

让我们想象一下

在初冬温暖的阳光下

在铺满金黄色落叶的青草地上

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

交流交锋

这是一种怎样的酣畅淋漓

中国古代的书院选址

一般都在名山大川

那是希望老师和学生们

能够在风景优美的地方

修身养性,读书治学

岳麓书院

坐落在岳麓山的清风峡谷

这里有许多富有情趣的景致

肖院长在演讲中

分享了书院的四时之景

撒贝宁赞叹:

“真羡慕您一年四季都在那儿!”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8)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9)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10)

岳麓书院哪些人来过(CCTV-1开讲啦带你打卡岳麓书院)(11)

岳麓书院的美

不止这些

今天22:30档

锁定CCTV-1《开讲啦》

肖院长化身“最强导游”

用独家视角

带我们打卡岳麓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