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文坛大师辈出,而这些大师中,又以南方人居多。

有人罗列过当时的四大才子,他们分别为: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戴望舒。

四人都是民国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才华横溢,贡献不凡。

徐志摩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郁达夫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戴望舒的“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些美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读起来无不朗朗上口。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1)

而才子多情是自古不变的共性。才子靠什么去追求美人呢?自然要用他们的才华了,于是丰富多彩的情书文化就这么诞生了。

74岁的北大校长蒋梦麟遇到心仪女子,迫不及待地写去热辣的情书,“在我见过的一些女士中,你是最使我心动的人”,并附上唐代艳词一首,“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71岁梁实秋遇见心动女子后,开启了情书轰炸模式,创下了77天连写83封,共计二十万字的记录。而且梁老还不甚满意地调皮道:“如果我任性的话,还不止这些”。

连年过古稀的才子们都如此“老房子着火”,真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2)

民国有四人写给心上人的信件,被后世誉为民国“四大情书”。四人都是当时文坛响当当的人物。以下就让我来分享给大家。


鲁迅:《两地书》

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一向是刚强、犀利。所谓相由心生,他那“约两寸长的头发粗且硬,真当得‘怒发冲冠’的‘冲’字”,连头发都那么有个性。

如果不是许广平的出现,我们真不知道他恋爱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许广平这个活泼刚毅的女子,主动给仰慕的老师写信,当然内容是请教自己的一些疑问,而鲁迅收信后很快给了她回复,称呼她为“广平兄”。

在两人于一个月内来回写了12封信后,许广平就再次采取主动,大胆地去了鲁迅家拜访。

此后,她写给鲁迅的信落款就变成了“小鬼”。这一微妙的变化体现了两人之间关系的升温。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3)

1927年1月,距许广平的第一封信已过去了快两年时间,她终于与心爱的老师鲁迅同居了。

1933年4月,代表两人相爱的证物——《两地书》由鲁迅编辑整理出版。这本书包含了鲁、许二人从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的书信合集,共135封(其中鲁迅的占67封半)。

这些信被分为三集,以不同时期和地点为据。

与其他人的情书不同的是,鲁迅的情书少了那些“情”啦、“爱”啦的字眼,更多的是一些务实的语言,比如讲一些生活琐事,或者当时的时事。这倒颇有“鲁迅”风格。

虽然通篇没有一个“爱”字,却处处洋溢着爱。读来非常朴实且温暖。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4)

我很喜欢看他们书信的称呼与落款。在第二集中,鲁迅还是称许广平为“广平兄”,落款有时是“迅”,有时是“L.S.”;

而许广平则称鲁迅为“MY DEAR TEACHER” ,落款为“YOUR H.M.(许广平的绰号叫‘害马’)”。

在第三集中,鲁迅称许广平为“D.H.M.”,落款为“L.”;许广平则称鲁迅为“EL.D.”,落款为“H.M.”。

《两地书》里,鲁迅和许广平的关系像夫妻,也像师生、兄妹、朋友,两人互敬互爱、相敬如宾,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可见鲁迅先生对女性的尊重。

平淡如水的讲述,有时胜过满纸情爱。

《两地书》入选民国四大情书,当之无愧,它让后世人看到了鲁迅先生铁汉柔情的一面。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5)

沈从文:《湘行书简》

“我行过许多次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总是自称自己是“乡下人”的文学天才,1923年离开了老家凤凰,只身前往北京。

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身无分文的他蜷缩在小旅店内,被冻得双手通红,仍在坚持写作。好在看过他文章的郁达夫惜才,亲自到旅店看了他,并帮助他。

金子总是会发光。

他之后又受到徐志摩与胡适的帮助,到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有了第一份稳定的收入。

正是在那里,他认识了他的“三三”——张兆和。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6)

才子佳人的故事再次上演,沈从文追求学生张兆和的往事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流着苗家人执拗血液的男人,在感情上同样执着,他认定了张兆和,这辈子就是她了。

于是,一封封文笔极美的情书轰炸,终于敲开了美人紧闭的心扉。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

1934年,沈母病危,沈从文急急赶回湘西。他与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

这些信在沈从文生前从未公开发表过,直到1991年,由他们的儿子沈虎雏整理编辑成册,并于次年由岳麓书社出版。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7)

里面除了三封张兆和写给沈从文的信外,其余都是沈从文写的。

书信中洋溢着二人对对方的思念,尤其是沈从文,细腻如水的文笔,描述路途见闻的字里行间,都夹杂着对爱妻的缱绻思念。

“我先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处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够同你离开的人了……三三,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了”。

然而这个“乡下人”只是擅长“写”,他处理不好现实世界。

他似乎完全投入在自己塑造的精神世界中,以至于在后来生命最灰暗的日子里,他仍然在写情书,不是写给张兆和,而是写给自己心中的幻影,写给他笔下的“翠翠”“小妈妈”等。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8)

他娶了张兆和,这一生幸福吗?很难讲,连当事人都说不清楚。也许真如胡适当年所说:“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用错情了。”

试问世人的婚姻,有多少是两人同等地相爱?大多数都是一方爱另一方更多些,不对等的。在沈从文与张兆和身上,我们也会看到你、我,看到他,他们。

《湘行简记》没有理由不入选民国四大情书。最会写乡下水景,又最会写情书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必然流传于世,历久弥新。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9)

徐志摩:《爱眉小札》

徐志摩和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情感纠葛,多年来已经被讨论得太多了。徐志摩是天生的情种,如若有爱情的滋润,他能写出很多富有灵性的好诗好文。

1936年,是徐志摩飞机罹难后的五周年。

其未亡人陆小曼在这五年间,整理编选了二人的日记和书信,和徐志摩的一些诗,并将它们合编为一本书,取名《爱眉小札》,同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那它凭什么入选民国四大情书呢?

因为我们通过它,可以看见徐志摩对爱全过程的注解。

从最初陷入恋爱的热烈、感性,到后来爱渐渐衰微,不得不让步于现实生活,整个过程都在本书中得到了完全的展现。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10)

而且不同于其他情书,徐志摩文字里的爱非常纯粹。

“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这是不容疑义的。”

“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有爱;没有别的能耐,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

越是纯粹的东西,就越有它的价值。爱也一样。

随着二人相处的深入,最初热烈的爱渐渐降温,文字中少了热辣辣的表白,而被一些日常琐事取代。

比如会说说出去赏美景,会好友的事,也会聊聊家中成员的事。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11)

对于陆小曼缺乏毅力的情况,徐志摩会给予温柔的劝告,让她“加倍用功小心”“争气,打出一条路来,一鸣惊人”;

对于陆小曼的沉迷大烟,徐志摩会让她为了生孩子稍微节制一点“我想如果你肯为孩子牺牲一些,努力戒了烟……哪怕孩子长成到某种程度,你再吃”……

无一不体现着一个丈夫对妻子真诚的爱意。

《爱眉小札》里写的是你我,是天下所有人恋爱的过程,徐、陆二人将这样的文字全部坦诚发表出来,为世间留下了一份至纯至美的爱的典范。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12)

朱湘:《海外寄霓君》

新月派诗人,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徐志摩。其实,除了徐外,朱湘也是当年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然而他的同学,文学巨匠梁实秋却说朱湘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梁实秋是不会乱说不负责任的话的吧,但他为什么这么贬损他的同学呢?

朱湘是考入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曾获“清华四子”的美誉。18岁的他还加入了文学研究会,醉心于诗歌的创作与翻译,并经常在《小说月报》《晨报》等刊物发表文章。

这样的他本应前程似锦,然而性格决定命运。

他的结局非常凄凉。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13)

朱湘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父亲也于他11岁时去世。他是由哥哥带大的。孤寂的童年造就了他异常缺爱的内心。

很小的时候,家里就给他包办了婚姻,对方叫刘霓君。

朱湘最初非常抵触,他看不上这个“土包子”。

在清华园时,朱湘不适应学校规章,与同学也处不来。针对清华的早点名制度,他竟先后抵制了27次,因此受到处分。再后来,他被清华开除了。

离开北京的他,只身跑到上海去了,全身心投入到了新诗的创作中,那是1923年。

令朱湘没想到的是,他又见到了刘霓君。由于家事变迁,刘不得不自己跑出来在纱厂中打工,依此养活自己。

看着眼前这个自立自强的女子,朱湘发现自己竟如此动心。就是在那瞬间,他爱上了刘霓君。

他们结婚了。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14)

婚后的朱湘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一连创作了众多高质量的诗歌。并与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一起研究、发表诗歌,成为新月派代表之一。

第二年,他又到美国留学。正是在这期间,他给刘霓君写了100多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寄托自己的异国相思之苦。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海外寄霓君》。

里面几乎每封信都是以“霓君,我的爱妻”开场,然后就用温柔的笔调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对爱妻的思念。

然而一个对妻子温情脉脉的人,却与外界格格不入。他最终忍受不了,提前三年回国,并到安徽大学任英文系主任,月薪300元。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15)

就在一切开始好起来了的时候,朱湘又由于得罪尽了周围的人而离职了。一家人的生活没了着落,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的小儿子没出生多久,就因营养不良而夭折。

年轻的诗人受不了了,终于在某个冬日,在去南京的渡轮上跳江自杀,年仅29岁。至死他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不善待他?

《海外寄霓君》入选民国四大情书的理由,与徐志摩一样吧,在他们有限的生命中,“爱”几乎占据了所有。至真至纯的东西,确是可贵的。


不知是谁曾说过:人有多种面目,而情书中的往往最可爱。在苦难的世间,我们需要可爱的东西,给生活带来一丝“甜”,不是么?

(全文完)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雪梨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非常感谢!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民国四大情书是什么(无法超越的民国四大情书)(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