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章_走进化学世界_单元评估检测试题考试总分: 8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15 分 )

1.下列关于"一定"和"不一定"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变化中有颜色改变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在变化中有状态变化的一定是物理变化

C.在变化中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时(以下用游码),两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左盘放砝码,游码在处,右盘加入食盐达到平衡,则实际称取的食盐质量是( )

4.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5.下面是某同学给物质加热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为避免试管口对着人,加热时试管应竖直并左右移动 B.试管内的液体占其容积的

C.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并夹在试管中部 D.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受热部位

6.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砝码为,游码为,指针向右偏转,药品的质量一定是( )

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甲:烧杯内部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的成分中含有氢元素

B.乙: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C.丙:是关于电动机的原理实验

D.丁: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12.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过关练习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章)(1)

13.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14.在"人吸人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D.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汽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15.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

16.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这一现象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因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

B."暗物质"可能存在,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将为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

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D.人类探索至今,仍未发现"暗物质",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

17.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18.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通过不同状态物质间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B.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

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利用过量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的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19.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

20.下列各项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直接倒人漏斗中

B.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如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C.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手扇等方法熄灭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

E.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F.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将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三、填空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20 分 )

21.量筒常用于量取液体,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小明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为,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则他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为了避免实验失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的顺序.例如,点燃氢气前必须先验纯,再点燃.请你仿照示例填写下表①、②中的空格,再举出个必须严格遵循操作顺序的实验,填写下表中的所有空格.

23.猜一猜:一对兄弟,两边站起,不高不低,公平合理(打一种实验仪器)________.

24.如图是一支燃着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用它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________焰,当开始加热时应检查酒精灯里有无酒精;添加酒精时容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当实验结束需要停止加热时应使用________盖灭.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过关练习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章)(2)

四、解答题(共 1 小题 ,共 7 分 )

25.(7分)为什么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子上?

五、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14 分 ,共 28 分 )

26.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仪器.将操作还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种仪器(如图所示)用短线连接起来.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过关练习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章)(3)

27.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三"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③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固体药品:①块状:用________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②粉末状:用________(或________)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________着放,标签________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________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答案

1.A

2.C

3.D

4.C

5.D

6.B

7.C

8.D

9.A

10.D

11.B

12.A

13.B

14.B

15.C

16.AD

17.AC

18.AC

19.BC

20.BCE

21.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大于

22.解: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有黑色的热的固体生成.②气密性不好,浪费药品,会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③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水会倒流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④试管受热不均,会引起试管的炸裂.故答为:①在集气瓶装少量水或沙②盛装药品③制取氧气完毕、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④试管盛装物质加热、均匀受热、用外焰加热

23.托盘天平

24.酒精灯外灯帽

25.为了防止腐蚀桌面或污染试剂.

26.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过关练习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章)(4)

27.镊子.②粉末状固体一般采用药匙或纸槽取用,瓶塞倒放是为了防止污染瓶塞,而污染药品.标签向着手心是防止瓶口残留的药品流下腐蚀标签.故答案为:药匙;纸槽;倒放;对着手心.镊子药匙纸槽倒对着手心最低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