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如《易经》最后两封:“六十三卦既济、六十四卦未济。圆缺循环不休,吉凶祸福相生。”中秋之际再读东坡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感东坡之豁达,遂写下文,愿我们活在当下,珍惜美好生活!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解读(人生四问情理交至)(1)

耳熟能详的宋词,东坡咏​​月的名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解读(人生四问情理交至)(2)

东坡在密州当任太守,希望将来和子由一起归隐故乡,“夜雨对床”。东坡愿意由杭州的风光名胜,走到偏僻的密州居住,只是为了方便和子由多些见面。

今日要说的这首宋词,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随时识“由尾背返转头”。教科书教过,邓丽君唱过,可以大家耳熟能详,万中挑一的好词!

这首词正是东坡系密州时写下,写作背景已经交代得非常清楚:“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中秋开派对,东坡好酒但酒量实在一般,醉后写词,抒发思念子由之情。

有趣的是,此词曾被前人解释为“忠君爱国”, 说天上宫阙指国都开封,又言乘风归去乃朝见天子之渴望。

董子远《续词选》:“忠爱之言,侧然动人。”

黄蓼园《蓼园词选》:“前阕是见月思君,言天上宫阙,高不胜寒,但仿佛神魂归去,几不知身在人间乎?”

以上解词,都证明了一句话,古人也会胡说八道,不可尽信!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解读(人生四问情理交至)(3)

宇宙奥妙无穷,仙境未必胜人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半阙写“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的情况。

文学作品中的问句很重要,有时更是解读之关键。东坡这里用了三个问题呈现人生哲思,每一问都有顿挫、答问的张力对比。诠释即提问,答案必须借问题才能发见其意义。

词人首问,“明月几时有?”东坡对月亮存在发出疑问:

一问:万物到底出自何方?有鸡先,还是有鸡蛋先?”

我们都知东坡不是哲学家,这一问只为一刻间的感叹,既无答案,唯有“把酒问青天”,“将个波射返比上天”。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解读(人生四问情理交至)(4)

二问,今夕是何年?

这绝非对时间、日期的询问,而是问具体的存在情景。这到底是一个怎样年代啊?!这到底是一个怎样年代啊?!

“天上”仙境,相对于人间俗世。仙境之境,是否真比人间更好呢?东坡好奇天上境况之变化,渴望离开俗世。

天上代表理想的世界,长生不老。人间为庸俗不堪,生老病死,充斥恩怨是非、悲欢离合的现实世界。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想乘风离开俗世,但突然又想:

哇,广寒宫那么高这么远,岂非很寂寞?一如李商隐诗云:“碧海青天夜夜心”。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解读(人生四问情理交至)(5)

东坡生性钟意热闹,当然不愿离开人世。而且这个世界还有他想念的人,例如子由。这一种内心的矛盾冲突,化作抑扬顿挫的句子。

“起舞弄清影”,中秋起舞,与友共欢大醉,未尝不是人世间的仙境。

第三问,何似在人间?

随即转为东坡的反问,自答上面之矛盾。东坡知道桃花源本在心灵,人间自有仙境所无的温情欢乐。而且,仙境怎会有子由这位好兄弟呢?既然如此,又何必乘风归去?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解读(人生四问情理交至)(6)

一个人的祝福,可以属于全世界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半阙着笔抒发“怀子由”的心情。

欢宴既散,明月流转,西斜低照,照出了东坡一夜无眠,照出了词人的思念之情。欢乐之后总是最寂寞,最易发出悲情,但东坡却并不如此。

四问,何事长向别时圆?

东坡回应自己的寂寞:为何我要强求圆满呢?天行有常,自然变化,自有圆,自有缺。既然无法自主,在聚时尽欢,在散时知足,已经足够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东坡由情入理,理中显情。人之悲欢离合,正如大自然的变化一样。人不过是自然之一,有圆有缺。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解读(人生四问情理交至)(7)

如是观,一切不是合情合理吗?古人对“命”之解脱,讲顺、达、安, 知道生命有不能自主的限制,唯有接受这种现实,活在当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如《易经》最后两封:六十三卦既济、六十四卦未济。圆缺循环不休,吉凶祸福相生。

这一种古人普遍对人世宇宙的观念,东坡由四问表达了情理交至的完美呈现。情深而见理,见理而豁达,所以其情不流于自伤而能发之成愿。

此一祝福祈求,成为千百年来至今,一代又一代流离失所,远在异乡人们之愿望。

千里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但我们仍然可以长久安稳看着同一个月亮。这样,不是已经足够了吗?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解读(人生四问情理交至)(8)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小书蠹,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