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是一段真正的乱世,当时战火蔓延了中原大地的每个角落,各地的百姓都民不聊生。然而这幅满目疮痍的景象,并未掩盖那个时代的精彩。彼时骁勇悍将征战沙场,扬名立万;文臣谋士勾心斗角,运筹帷幄。后世之人,对当时的精彩无限向往,纷纷用文字进行追述,元末明初的时候,罗贯中更是创作《三国演义》一书,进一步拔高了那段历史的精彩。在这部影响深远的作品中,有一个桥段,曾让无数人拍手叫绝,那便是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

诸葛亮真的用空城计击退司马懿吗(诸葛亮西城大摆空城计)(1)

当时诸葛亮率军北伐,原本占据了上风,却因马谡失守街亭,被司马懿抓住了机会。那个时候,诸葛亮身边没有任何大将,兵马也仅有两千余人,而来攻的魏兵足足有十五万。面对这样的绝境,诸葛亮并没慌乱,他大开城门,并“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率大军到来之后,看到这幅情境,立马便选择了退兵,没有丝毫迟疑。

司马懿手下兵多将广,为何不敢主动进攻呢?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认为,司马懿料定了诸葛亮生性谨慎,不敢弄险,害怕有伏兵。这一原因是司马懿,亲口对儿子司马昭所言,看似一切都说得通。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读小说,便会发现,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即“十则围之,五败攻之,倍则分之”,意思是说,如果自己的兵马是敌人的十倍,就可以将敌人包围起来;如果是敌人的五倍,就可以主动攻打;如果是敌人的一倍,就要将敌人的兵力调动分散。

诸葛亮真的用空城计击退司马懿吗(诸葛亮西城大摆空城计)(2)

当时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是一座很小的城池,就算有伏兵,其兵力也不可能多于司马懿。而且就算司马懿害怕城中有玄机,完全可以围而不攻,根本没有速退的必要。司马懿是曹魏的旧臣,其智计得到了包括诸葛亮在内,多人的认可,如果说这一点他都想不到的话,便是徒有虚名了。那么他到底为何为急急退兵呢?小编认为,这与他的私心有关。

诸葛亮真的用空城计击退司马懿吗(诸葛亮西城大摆空城计)(3)

当时司马懿虽然握有十五万大军,看似权力极大,但是他的处境非常不妙。在此次交锋之前,诸葛亮曾用马谡之计,挑拔了司马懿与魏主曹叡的关系,使司马懿遭到了忌惮,不得已交出了手中的兵权。后来诸葛亮攻势太猛,曹魏无人可用,他才被官复原职,加为平西都督。与此同时,曹魏宗室重臣曹真,也与他不和,一直试图打压他。试想,如果他攻入西城,生擒诸葛亮,彻底解决了曹魏危机,那么班师回朝之后,他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呢?等待他的会是加官进爵吗?

诸葛亮真的用空城计击退司马懿吗(诸葛亮西城大摆空城计)(4)

答案是否定的,当时的曹叡并不完全信任他,曹魏宗室势力更是容不下他,他只会再次被剥夺实权,重新回到闲居的状态,甚至会因为功高盖主,而直接被除掉。毕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司马懿才会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进攻也不围城,反而率兵撤退。

诸葛亮真的用空城计击退司马懿吗(诸葛亮西城大摆空城计)(5)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便不难得知,司马懿之所以,在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时候,选择退兵,并非被诸葛亮所骗,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放弃了取胜的机会。也就是说,作者特意安排这一桥段,并非仅是为了神化诸葛亮,还隐晦的表现了司马懿的性格特点,为他把持曹魏朝政,架空魏室埋下了伏笔。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