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盲盒”热潮不仅席卷线下,就连互联网世界里也开始有了“数字盲盒”日前,南京大学对外公布,学校会在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以数字盲盒的形式发布“南大小蓝鲸数字藏品”,5月16日正式与大众见面网友笑言,花钱买不到实物,等于是“买了个寂寞”专家表示,决定文化产品价值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伴随着数字经济概念的普及,数字藏品会被更多人所接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天门墩小蓝鲸?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天门墩小蓝鲸(19.9元的南大小蓝鲸)

天门墩小蓝鲸

“开盲盒”热潮不仅席卷线下,就连互联网世界里也开始有了“数字盲盒”。日前,南京大学对外公布,学校会在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以数字盲盒的形式发布“南大小蓝鲸数字藏品”,5月16日正式与大众见面。网友笑言,花钱买不到实物,等于是“买了个寂寞”。专家表示,决定文化产品价值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伴随着数字经济概念的普及,数字藏品会被更多人所接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数字藏品盲盒怎么买

先得去报名抽签,掏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南京大学推出的“南大小蓝鲸”数字盲盒怎样才能买到?记者登录数字盲盒的发售平台发现,这组盲盒共包括5款形象各异的“小蓝鲸”图案,以限量形式发售,每款6000个,每个19.9元。

购买时,需要经过“报名获得抽签资格”——“确认是否中签”——“买下数字藏品”这一过程。按照平台要求完成注册流程,并且报名参与抽签后,平台会在正式购买开启前,对报名成功的用户根据满足的条件由系统随机空投对应数量的“购买资质盲盒”。开出“中签购买凭证”的用户,可在南大小蓝鲸数字藏品正式购买时,在官网进行购买。一个“中签购买凭证”只能购买一个南大小蓝鲸数字藏品。

要是没开出“购买资质盲盒”,那自然不用掏钱,也买不到。这种想付费购买却不一定能买到的玩法,让互联网世界里原本没啥实感的“购物”,顿时拥有了现实生活中开盲盒,满心期待“隐藏款”的刺激。

“我自己都没能中签。”南京大学MBA兼职导师陈闽之是这次南大小蓝鲸数字盲盒发售的推动者,他告诉记者,这一次推出的5款小蓝鲸盲盒,都有着各自的形态。比如,正在唱歌的“小蓝鲸”,就是南大校园音乐文化的一个浓缩。我们没有将盲盒的发售局限在校友范围内,“对元宇宙、区块链感兴趣的人都去买。”

数字藏品是“花钱买寂寞”

85后觉得“虚无”,95后的年轻人很喜欢

其实,南京大学并不是第一个推出“数字藏品”的高校。在今年的5月4日,北京大学推出了校庆数字艺术品,面向校友免费开放。在国外,数字藏品的概念已经得到扩展,韩国湖西大学2021届的所有毕业生都得到了学校颁发的数字学位和证书。这些数字藏品可以保存在手机里,想看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随时欣赏一下。

高校推出的数字藏品,你会不会买?记者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里随机做了调查,回复“买”的人,基本都是95后和00后。

“这可能是我离南大最近的一次,干嘛不买?”网友“猫酱”和记者开起了玩笑,“说不定未来这条‘鲸鱼’就升值了呢?”还有网友表示,“为什么只面向校友开放?我们也想离北大更近一点。”

然而,在85后眼里,数字藏品还是有着一定的“虚无感”。“这张图存在手机里,没事就看看,数字藏品的价值如何体现?”有网友如是提问。

还有一位北大中文系的80后毕业生直言不讳:校庆数字艺术品虽然免费向校友开放,但自己最终并没有去指定页面按下“领取”按钮,“就是一张图片而已,然后呢?”

这是时下热门“NFT”的一种呈现形式

南京大学等高校推出的数字藏品,是时下热门“NFT”的一种。NFT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叫“非同质化通证”,也叫非同质化代币。目前盛行的一个官方概念是,通过区块链技术,为照片、视频、音频和其他类型的数字文件,建立经过验证的被公开证明的所有权。

翻译成更通俗一点的大白话,大约是商家把实物产品搬进了互联网世界。你在网上购买的“东西”可以是数字音乐、绘画作品,甚至还有文物遗迹,堪称包罗万象,价格也从数十元到百万元不等。

最贴近我们生活的NFT,是歌手们发行的数字单曲。在音乐APP里支付几元的费用买下一首新歌,你便能将这首歌的完整版反反复复地来回听,这样的过程,其实就算是“NFT”。

还有一些普通人平时想都不敢想的“购物”,比如,故宫太和殿房檐上的脊兽,甚至是圆明园十二兽首中的“羊首”。故宫文化以紫禁城太和殿檐角上的10只脊兽为原型,推出的脊兽的数字作品,每只“数字脊兽”各限量1万份;圆明园失踪多年的十二兽首之羊首的数字动图,通过虚拟“拍卖”,最终落槌价格8141元。

专家观点

决定文化产品价值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

掏出8141元,真的能买到“羊首”?思路要转换,互联网世界里,你买到的数字藏品是一张虚拟动图,只不过附有全球唯一编码。

“编码就相当于数字藏品的‘虚拟身份证’,无法复制,也不可伪造。”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王宇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数字世界里,有了“虚拟身份证”,就解决了传统文化产品投资的真伪难辨问题。而且,因为限量和稀缺性,数字藏品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因此,数字藏品肯定‘不止是一张图’。”王宇解释,数字藏品在未来可以架起连接现实世界资产和数字世界资产的桥梁,也是最切合数字经济以及元宇宙的发展方向之一。“新事物刚刚上市,会有误解,但大家需要注意一个概念,文化产品是内容决定价值,而不是形式决定价值。”

“数字藏品不仅是一种文化的‘破圈’,它还具有一定的时间价值。”南京大学MBA兼职导师陈闽之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拥有了70多个数字藏品。“就像邮票收集一样,你买得越早,集齐的套数越多,就越有时间价值。”

未来“潜力股”,“数字经济”会更加普及

“其实,数字藏品只是数字经济领域的‘冰山一角’。”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王宇副教授介绍,“数字经济”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有形经济,帮助技术和市场‘打通最后一公里’。”王宇拿时下热门的无人机举例,“有了数字经济的帮助,无人机技术可以不仅局限于航拍等领域,还可以用在农业生产,比如通过植保无人机实现千亩农田的灌溉等。时下热门的电商领域,如果有了数字经济的加持,经营也会更加高效。”数字经济可以预测客户需求,分析购买数据,什么时候直播卖货效果更好,三天后产品的缺货率是多少,是否需要继续补货等等,这些都是数字经济的应用范畴。未来有着巨大的就业前景。

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应运而生。记者了解到,在国外大学中,土耳其安卡拉大学在其课程中增加了NFT课程,成为土耳其第一所教授加密相关学科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学生学习“加密货币与区块链技术”课程并通过考试可获得一个NFT数字产品。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浩介绍,2022年,南京大学新增了“数字经济”专业,将纳入“技术科学试验班”大类招生,在南京、苏州两地进行培养。“目前在国内,本科开设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非常少,因此将来这一批学生将有着广阔的就业市场,会很抢手。”

来源: 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