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将字母兄弟展示出来吗?”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师李瑞璇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用自己的手指或身体摆出不同字母,“bdpq”这4个易混淆的字母,就这样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被孩子们掌握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协同育人科教融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协同育人科教融合
“你能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将字母兄弟展示出来吗?”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师李瑞璇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用自己的手指或身体摆出不同字母,“bdpq”这4个易混淆的字母,就这样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被孩子们掌握了。
“将游戏与活动植根课堂‘学玩共融’”,李瑞璇说之所以采取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得益于朝阳区幼小衔接“玩中学”理念的引领,以及学校和幼儿园搭建的衔接平台,让自己能深入幼儿园观察交流,做到“明学生之过往,知家长之所虑”。
自2021年启动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以来,吉林省从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搭建幼小协同平台、实施一体化推进举措等方面入手,强化课程有机融合,通过开发园本课程、校本课程和开展特色活动,努力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切实将衔接陡坡变缓坡。
幼小交叉互联,构建区域立体衔接网络
从“自成一体”到“优势互补”,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小学部及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历程,生动地诠释了这一变化。
得益于“幼小一体,九年一贯”的办学优势,东师中信实验学校小学部及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上很有“家底”。攻坚行动启动后,幼儿园和小学部结合相关要求,从环境创设、课程设置、衔接活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打破传统界限,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要点,有机融入幼儿园和小学一日生活的各环节。
“我们在幼小衔接重点时段设计体验性活动,通过目的性强、合作性强的团队活动,促进异龄、跨段儿童的沟通与交流,还定期举行小幼教师联席会,开展协同研修、互访校园等活动。”在东师中信实验学校幼儿园园长马达英看来,这些都属于“一对一线性对接”。
变化始于2022年春季,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线下教学变为居家学习。为抓住春季学期幼儿园大班实施入学准备教育的关键阶段,吉林省指导各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幼儿园成熟的课程体系转换为适宜家庭开展的育儿指导,在线上推送。同时,指导小学在线开放低年级特色活动,使大班幼儿能够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提前感受小学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一线性对接”就被打破了。“我们细化分解了以幼儿园和小学整体为衔接单元、一对一的线性协同模式,将其转换为以具体衔接活动为节点、区域幼儿园和小学交叉互联的立体衔接网络,依托线上共享平台,使衔接活动组织更灵活,内容和形式更丰富。”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房国辉说。
作为长春市净月区基础教育的排头兵,东师中信实验学校小学部及幼儿园与本区域10余所联盟园、校,不定期开展幼小衔接活动,共同研究与实践。“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参加其他幼儿园和学校的特色活动,实现了优势互补。”校长王猛说。
“联盟式”发展让净月区尝到了甜头。该区将辖区内64所幼儿园划分为5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选取一到两所优质园引领,同时依托义务教育学校“大学区”的集优化发展模式,建立幼小协同发展共同体,衔接活动共开展、教师水平共提升、园校合作共发展。
“现在,借助共同体,乡镇幼儿园的孩子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步参加城市优质园的特色保育活动,农村园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参与省、市级示范园的园本课程研修活动,这对我区整体提升办园水平、有效开展幼小衔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净月区教育局局长徐洪兵说。
深化课程改革,变单项衔接为多边互动
吉林省蛟河市以“红叶之城”著称。蛟河市实验幼儿园和实验小学牵手后,结合当地特有的“红叶文化”,开发了“红叶宝宝”系列衔接活动,将入学准备有机融入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将入学适应教育细化到儿童入学的各个方面。
“我们与牵手校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积极搭建衔接平台,多渠道开展互动。”园长何萍举例说,双方联手组织大班幼儿与小学一年级学生“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同上一堂课、间操同运动、班会同交流”,用“五同”活动激发幼儿对小学的憧憬。
聚焦培养“红叶宝宝”好思维、好阅读、好习惯,双方还注重将课堂教学与主题性探究活动有机融合。实验小学以一年级语文教材为载体,聚焦“我是小学生、我的校园、我的课程”三个核心概念,组织新生通过游戏化的适应活动,实现平稳有序过渡。
在房国辉看来,过去的幼小衔接,往往狭义地定位为两个学段形式上的联结和儿童认知能力的接续,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突击开展入学准备,小学片面强调、过度重视新生听说读写能力。而在攻坚行动中,这种现象彻底改变了。
“聚焦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我省从课程建设入手,结合入学准备、入学适应教育要点,着重打破长期以来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育方法上的固有界限,确立了幼小的双主体地位。”房国辉说。
幼小衔接从单项衔接转为多边互动,通过课程有机融合提升育人水平,在吉林省不少牵手园、校,已成为常态。
舒兰市幼儿园经过对2579个家庭的跟踪调查发现,入学前72%的家长焦虑的是孩子的知识储备,但入学后真正困扰孩子的却是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幼儿园结合本园和小学的课程设置、活动安排等,构建了以品德启蒙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习品质培养为方向的“常规+特色+创新”三层课程模式。
为帮助孩子从游戏化学习状态过渡到适应课堂集中学习,龙井市龙井实验小学校探索出“3+1”课堂模式。“20分钟学习新知、3分钟课间活动、15分钟多样训练和两分钟学生自评、互评。”校长林贞淑解释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减缓教学坡度、降低适应难度。
教师交流共享,跨学段交叉任职提素质
从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交流到解放启航幼儿园任职的这一年多,胡舒宇有不少“意外收获”。她发现,幼儿园是通过游戏开展教学的,看似简单的游戏却包含了多学科知识,教师要注重在游戏中引导,鼓励孩子自主探究。
“做好幼小衔接,要在跨越中找到融合的平衡点。”胡舒宇有两点体会:一是幼儿园要有意识地帮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锻炼自控能力;二是借鉴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小学一年级要适当调整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并逐步过渡。
在学校和幼儿园组织的联合教研中,胡舒宇和教师们分享了这些体会,现在解放大路小学已经在一年级设置了“学科游戏”时间,课堂效果比原来更好。
在攻坚行动中,朝阳区以联盟协作体为依托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对口幼儿园和小学分别选派优秀教师,经过培训后到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教学岗位,实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双向交流后,教师教育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课程内容也更优化了。”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迟铭海介绍,教师到不同学段交流,能更好地理解衔接的内涵。通过交流教师的实践操作,朝阳区还开发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性课程”和“小学学科区域游戏活动”。
记者了解到,“小学学科区域游戏活动”是指小学参照幼儿园区域活动,按照“玩中学”的理念,将教学内容渗透在区域游戏中。比如,解放大路小学的“科学游戏区域”、北安小学的“生活双适区域”等。
教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研和培训。吉林省教育学院充分发挥研培结合的特色,将省级教研成果作为培训项目的主要内容,开展幼小衔接专题培训,覆盖各地幼小衔接协同体。2022年还组织实施了“幼小衔接模式探索项目”,全省100所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小学低学段班主任同步在线研修。
为推动幼小衔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吉林省还指导各地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指引,将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纳入评估内容,以检查促规范,以督导促提升。比如,安图县制定了《幼儿园大班教育评价细则(试行)》《语文、数学学科一年级上学期教育评价细则(试行)》,一方面将评价重点从关注大班幼儿和小学一年级新生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转变为对保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将评价主体及方式从专家评价,转换为幼儿园、小学自评。
“自评与督导部门的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将评估的节点前移、细化,评估的‘外向引导’就能转化为‘内在提升’,从而真正实现以评促建。”安图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秦洪华说。
原标题:
协同育人从课程融合发力
——吉林省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