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内部,任何一个器官的存在都一定有其重要功能所在,而疾病来临时,不同器官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在腹部的内脏器官中,如果与肝脏、胆道、胰腺、胃肠道等相比,似乎有个器官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也容易被大家所忽略,是的,这个器官就是脾脏,今天咱们就说说有关这个小小脾脏的故事。

一、脾脏的解剖

脾脏位于左上腹部,深居于肋弓之后,位于左侧季肋区后的外方肋弓深处,相对应的位置在左侧第9-11肋骨,健康成年人的脾脏长约10~12cm,宽6~8cm,厚3~4cm,重量约110g~200g,民间也有“脾脏重3两”的说法。在正常情况下,用手是触摸不到脾脏的,如果仰卧位或右侧卧位时能在左侧肋骨下缘触摸到脾脏,就提示脾脏肿大。

脾脏的前方有胃,脾的上极可延展至胃底上方,脾脏的后下方与左侧肾脏和肾上腺相邻,下极与结肠脾区相邻,脾脏的膈面与膈肌和左侧肋膈窦相邻,脾门则与胰尾紧密相邻(脾门是脾脏动静脉是出入脾脏的通道,也是脾脏血液进出的关键之处),脾脏实质则通过脾胃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与上述邻近器官相连接,韧带内也存在相应的血管。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

二、脾脏的功能

脾胃虚弱,脾胃不和,这是中医千年以来总结出来的中医名词术语,而有关脾脏的描述最早也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其中对脾脏色泽和形状特点的描述都和现代解剖学都比较接近,但是对脾脏功能的认识,中医和西医则有很大不同。

中医认为,人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由脾脏来完成,因此,和消化系统功能不良的用语也都是脾胃连在一起的。当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来看,中医的脾脏不是特指某一个器官,而是人体消化功能的综合概念。比如说,病人慢性肝炎,面色萎黄、食欲差、肚子胀、舌苦腻、大便溏稀,中医都可以诊断为“脾虚”。而发脾气里的脾气,按照中医理论,也是指脾脏的功能及其赖以产生的精微物质或动力,经常容易动怒的人,是不是也会气得难以下咽,不思饮食呢?这样看来脾脏确实和我们的消化功能有关。

脾脏肿大是哪里出了问题(脾脏肿大提示身体出了哪些问题)(1)

中医有关脾脏的理论

现代医学根据脾脏的解剖和大量研究发现,脾脏的血窦壁上附着大量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清除病原体和异物,相当于人体血液的“过滤器”;脾脏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身体内免疫细胞最为集中的场所,脾脏里的淋巴组织占全身总量的约1/4,包括各种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这种免疫功能在青少年时期尤为重要;此外,还有一部分血液在脾脏的血窦中储存,当人体运动、缺氧、或者出现瞬时失血时,血窦可以收缩而将这部分血液释放到外周以补充血容量。因此,脾脏的功能性疾病往往和血液或免疫系统异常有关,而由于脾脏血液需要流经肝脏和胰腺,某些肝脏和胰腺疾病也会累计脾脏,脾脏一旦有问题,常是以脾脏肿大为表现,而病理性脾脏肿大,又会过多破坏红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

脾脏肿大是哪里出了问题(脾脏肿大提示身体出了哪些问题)(2)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三、副脾是什么鬼?

副脾,是我们经常在体检做B超是发现的,很多人担心有什么问题,其实根本没必要担心。顾名思义,副脾是指除了正常脾脏之外,体内存在某些与正常脾脏结构相类似、功能则完全相同的组织,少则1个,多则5-6个,健康人的出现率在15~40%,正常人的副脾不会带来任何健康问题,副脾的位置多位于脾门、大网膜附近。只有在脾脏有疾病时,副脾的存在才有意义,特别时在某些血液病或肿瘤性疾病时,如果需要手术切除脾脏,副脾的残留有可能导致疾病治疗不彻底。

脾脏肿大是哪里出了问题(脾脏肿大提示身体出了哪些问题)(3)

儿童脾脏功能更为重要

四、脾脏肿大有可能是哪些疾病?

引起脾脏肿大的病因十分复杂,除少数年轻人为生理性脾脏肿大之外,其他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及早发现病因。临床上将肿大的脾脏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肿大,深吸气时,脾脏在左侧肋骨下方不超过3cm者为轻度肿大;超过3cm但没有达到肚脐水平线者为中度肿大;如果脾脏下缘超过肚脐水平线以下者则为重度肿大。

结合前面提到的脾脏功能和特殊的位置,引起脾脏肿大的原因可归为以下几类:

1)各种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脾脏肿大:比如某些特殊类型的感染,像伤寒、副伤寒、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梅毒等,这些疾病对于大城市的居民非常遥远,在卫生条件不那么好的地区,以及传染病流行的地区,这些疾病也不是那么罕见,我国长江流域就曾经是血吸虫高发区,上世纪曾广泛通过脾脏切除手术来治疗血吸虫性脾肿大;

脾脏肿大是哪里出了问题(脾脏肿大提示身体出了哪些问题)(4)

我国某些区域属于血吸虫告发区

2)脾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淤血性脾脏肿大:我国是肝病大国,无论是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还是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硬化,都会继发出现门静脉高压症,而门静脉高压症的一大特征就是脾脏肿大,还会合并严重的白细胞、血红素和血小板较少,即“三少”现象,严重威胁肝病患者的健康;此外,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引起肝脏淤血的同时也会引起脾脏肿大,这种情况下切除脾脏并不能最终彻底解决疾病本身;

脾脏肿大是哪里出了问题(脾脏肿大提示身体出了哪些问题)(5)

肝硬化导致的脾大在我国属于常见病

3)很多血液系统疾病都是以脾脏肿大为特点:白血病、淋巴瘤、溶血性贫血等,“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中涉及的某种白血病,病患的脾脏就可以长得很大,很多血液病人都在医生建议下采取脾脏切除手术,一方面通过切除重度肿大脾脏来缓解症状,另一方面可通过脾脏病理切片来进一步明确病因,目前这种方法也使用得越来越少了;在骨髓造血障碍时,脾脏由于代偿性造血而明显增大,这种情况下是严格禁忌切除脾脏的;

脾脏肿大是哪里出了问题(脾脏肿大提示身体出了哪些问题)(6)

各种血液疾病会以脾大为表现

4)脾脏自身疾病及其他:脾脏囊肿、血管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发动脉炎、戈谢病等,都会出现脾脏肿大。

总结

脾脏虽小,但不可忽视其功能,对于青少年来讲,脾脏的免疫功能尤为重要,一旦丧失,容易出现爆发性感染,危及生命,成年人的脾脏似乎没那么重要,脾脏肿大往往提示身体异常,导致脾脏肿大的病因又是多种多样,除了外伤导致的致命性出血时必须切除脾脏之外,脾脏的功能还是需要重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