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开创长达280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为何会成为一个太监帝国)(1)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太监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他们的来源一般都是战俘和奴隶。不过,这些人还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太监,他们只是被阉割掉外生殖器而已。

到了西周时期,对于太监才有了明确的文字表述。据《周礼》记载:

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

武王伐纣建立西周以后,周王室及其分封的各个诸侯国中,几乎都设置了太监进行宫廷的服务。不过,那时的太监地位非常卑微,仅仅负责最为粗浅的工作,几乎没有接触政治的机会,更不会有什么权力。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此后,随着政治事务的增多,太监的职能也不仅仅停留于伺候宫廷内的饮食起居。为了巩固和维护封建皇权,他们开始被赋予了一些政治职能,比如传达诏令、掌理文书、监督官员等。期间,最具代表性的太监,恐怕要数秦二世时期的赵高。关于他的记载和故事,或多或少也能反映出那时的太监地位和权势。

两汉时期,由于外戚的势力一直都很强大,在皇权和外戚的长期争斗中,太监集团作为一股政治势力趁机发展壮大。终于,到了东汉时期,太监已经成为足以制衡皇权和外戚的第三股政治力量,甚至到了决定皇帝更迭的程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汲取了东汉灭亡的经验和教训,开始对于太监进行打压。而且,此间国家正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相互间的攻伐、抢掠等军事行动不断,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部的政治斗争上,因而太监在此期间也没有攫取到太大的政治权力。

隋唐时期,中国历史又一次进入到了大一统时期,太监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发展高峰。唐初,对于太监的管理还较为严格,没有形成太大势力。但是,随着皇权统治的衰落,特别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太监集团趁势崛起,一度还掌握了部分军权,极大地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后,两宋时期开始。众所周知,两宋时期虽然军事实力不强,但却是一个经济、文化和商业都高度繁荣的朝代。按理说,在这样的朝代中,太监集团应该可以兴风作浪,但事实却相反。

两宋的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自从“黄袍加身”后,就格外提防两种人:一种是手握兵权的武将;一种是常伴左右的太监。太祖以后的历代皇帝都尊崇这两条祖训,据《宋史》记载:

宋世待宦者甚严。

蒙古人建立元朝后,继续保留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所以太监对政治的影响非常有限。到了后期,被强大的中原文化所汉化后,元朝统治者也开始扩大太监的队伍。不过,这些太监主要来源于高丽、缅甸、安南等附属国,无法对于当时的朝政产生太大影响。

明朝建立后,太监集团迎来了自己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高峰期。明朝的太监,虽然没有东汉和晚唐时那么权势熏天,甚至把皇帝的废立和生杀都能操控于股掌间。但是,笔者个人却认为,明朝的太监集团所造成的危害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因为,明朝太监集团的危害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复杂。

本篇文章,我们重点探讨太监集团在明朝的发展壮大以及造成的历史影响,探讨明朝为何会发展成为太监帝国?

朱元璋开创长达280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为何会成为一个太监帝国)(2)

朱元璋剧照

实事求是的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非常重视防范和限制太监集团的。在建国之初就持续打压身边的太监,甚至他还特意铸造了一块铁牌悬于宫门,铁牌上镌刻: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果然,在他的高压态势之下,太监集团完全销声匿迹,甚至可以说根本就谈不上“集团”二字了,一个个都提心吊胆收敛做人。

尽管,朱元璋凶残苛政,但他的历史功绩不能被磨灭。正是他的起兵,才推翻了落后腐朽的元朝统治,恢复了汉家的天下。

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朱元璋在建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罢黜丞相,权分六部,并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要求子孙后代永不得重设丞相一职。

自此以后,国家的所有大政小情皆决于皇帝一人。不过,如此大的国家,大小事务实在太过庞杂繁多,朱元璋很快就发觉自己难以应付。于是,他任命了殿阁大学士若干人,从旁协助自己处理政务。

起初,这些个大学士们都没有太多实权,仅仅是属于皇帝的智囊和秘书。据《明史》记载:

十五年,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备顾问而已。

  但是,朱元璋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过世后,燕王朱棣会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皇位。

而朱棣在发动叛乱的过程中,能依靠的文臣和武将并不多,始终陪伴他左右的太监们无疑成了朱棣造反成功的功臣,纷纷被委以重任。因为,继承朱元璋大统的朱允炆,秉持了祖父对太监的高压政策。这样,主动投靠朱棣,似乎成了太监们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开创长达280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为何会成为一个太监帝国)(3)

郑和七下西洋

于是,在永乐朝期间,太监集团逐渐复苏并开始壮大,甚至于代表整个大明王朝实力的“七下西洋”壮举,也是由太监郑和完成的。

  朱棣称帝篡位后,明显没有其父朱元璋那么旺盛的精力来处理每天巨量的奏折。但是,他又碍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祖训,不敢公开复立丞相,只得扩大原来的秘书班底,也就是殿阁大学士的权力,逐渐形成了“内阁”。而这些大学士们,也成为了不叫丞相的丞相,这个内阁制就相当于是原先丞相制的一种演化。

那么,当年朱元璋都担心相权会危害到皇权,今天朱棣就不担心吗?当然担心。深谙制衡之术的朱棣,开始逐渐扶持宫中的太监势力。他给予太监更多的政治权力和监察权力,希望借此可以形成对于文官集团的有效制约和限制。

  朱棣提升太监的地位,还表现得非常谨慎,只停留在少数信得过的太监身上。等到其孙宣宗皇帝朱瞻基时,就是《大明风华》中朱亚文扮演的那位,他把太监的地位给予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将“票拟权”在下放给内阁的同时,也将“批红权”交给了太监集团。这样,情况终于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恶化。

因为,之前的太监们基本上都不识字,但从朱瞻基开始,他为了加强太监的权力,竟然开始系统的安排宫中太监读书识字,甚至邀请大学士来为太监进行授课。这样,问题和隐患变得越来越严峻,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在这里可以形象地演绎为“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

太监们在明宣宗的支持下,变得奋发图强,饱读诗书,在打压相权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势力的扩充。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太监集团的危害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这位朱皇帝竟然授予太监王振统兵的权力,这是明朝太监第一次获得直接典兵之权。对此还不满足的王振,又怂恿明英宗御驾北征瓦剌部。结果,远征无果的明朝大军只得返回,在归途中还被王振有意耽误了行军,最终被蒙古骑兵追上,引发了“土木堡之变”,彻底动摇了大明王朝的根基。据《明实录》记载:

初议从紫荆关入。王振,蔚州人也,始欲邀驾幸其第,继而又恐损其乡土禾稼,复转从宣府行。

  在土木堡之变前,由于皇权的纵容,太监的权力被无限放大,相权已经被压缩到几无立足之地。在土木堡之变后,太监集团被当作是罪魁祸首而治罪,以文官为主的相权势力开始迅速崛起,逐渐掌握了朝政的核心。

朱元璋开创长达280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为何会成为一个太监帝国)(4)

夺门之变

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实现复辟后,为了抑制相权势力的过大,又开始重新重用太监来协助皇权打压相权。

等到明宪宗登基后,他在原先东厂和锦衣卫的基础上,还设立了西厂,将太监的权力提升到了极致,导致出现了汪直这样的大太监。此举,终于遭到整个文臣集团的强烈抗拒,纷纷加入了相权的阵营之中。

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时,更是既荒唐又任性,极度宠信太监刘瑾。刘瑾先后除灭了托孤大臣谢迁和刘健等人,就连当时阳明学派的大师王守仁也被波及。一句话,刘瑾借助皇权之力,将太监的权力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完全压制住了相权。

朱元璋开创长达280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为何会成为一个太监帝国)(5)

嘉靖皇帝剧照

明世宗嘉靖登基后,虽然在“大礼议事件”“争国本事件”中与文官集团产生激烈冲突。但是,对于太监集团,嘉靖皇帝还是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在嘉靖朝时,太监们变得异常的安静和谦恭。据《明史》记载:

世宗习见正德时宦侍之祸,即位后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

万历皇帝登基后,作为帝师和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为了扭转当时的国家困境,在获得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后,开始推行“张居正改革”。期间,明朝也一度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史称为“万历中兴”

  这个时期,虽然还是大明朱家王朝,但无疑是皇权的影响力最弱的时候。以张居正为首的相权,完全掌控着整个国家的命脉和走向;以冯保为首的太监,也基本依附于张居正,协助其开展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一句话,张居正当政时期,是明朝的皇权、相权和太监最相安无事的时期。

但是,张居正改革太过于激进,仅靠个人权威强力推行,为后来埋下了极深的隐患。在他死后不久,立即就遭到了各方的清算,尤其以文官集团作为主力,借此机会实现了政治上的彻底翻盘。

万历皇帝尽管连续数十年不上朝,但是对于相权并不放心。于是,太监就成为皇权和相权之间进行角力的主要工具,三方居然出现了势力平衡阶段并维持了相当长的时期。

这种平衡,到了明熹宗朱由校时被打破。因为明熹宗极度宠信魏忠贤,而他本身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完全对于政治不感兴趣,唯独对于锛凿斧锯的木匠工作上心,以至于朝政被大太监魏忠贤控制。 

朱元璋开创长达280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为何会成为一个太监帝国)(6)

东林党的崛起

而为了对抗魏忠贤的太监势力,文臣集团利用相权体制,希望凭借东林党的名望而发起党争。结果,在东林党的参合下,朝政越来越混乱了,明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逆转。

  明熹宗驾崩后,一直支持东林党的信王朱由检登基称帝,很快就清除了魏忠贤的太监集团。崇祯历来都认为,明朝之祸乱多由太监集团引发。但是,在他清除完阉党势力后,看到的仍然是无休止的党争,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刚愎自用且性情乖张的崇祯皇帝,开始厌恶这些结党营私的文臣们,于是又重新开始扶持太监,希望恢复朝政中各方势力的平衡态势。但是,此刻的明朝早已崩坏,在内忧外患之下,最终带着自己近三百年的国祚而以悲剧告终。

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史,从最初时朱元璋的空前皇权,到中间张居正的空前相权,再到末期朱由检的虚空皇权。太监在这一过程中权力强弱的变化,也反应了皇权与相权之间实力的变化。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太监作为一股政治势力在明朝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绝非是一种偶然现象。

朱元璋开创长达280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为何会成为一个太监帝国)(7)

明朝灭亡

明朝采用太监来制衡以文官为代表的相权,在其设计之初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各方势力在彼此制衡的同时,却将党争的弊端和反噬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欢迎您关注(文史不假):我们一起学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