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立法已经比较完备了,有关交通事故的惩处办法也是有的。唐代交通工具主要是什么呢?很多人可能觉得是骑马,坐马车。但是马是很贵的,一般百姓是买不起的,养马也是耗费巨大。一般都是马匹都是军用,还有贵族,有钱人才有钱买马来当代步工具。那普通百姓用什么代步呢?牛车是普通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除了牛车,骑驴和骡子也是常有的。所以,平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很多都是牛车造成的。

古代交通工具是怎样造成的(牛车是古代的主流交通工具)(1)

案件经过

男金儿八岁在张游鹤店门前坐,乃被行客靳嗔奴家生活人将车辗损,腰以下骨并碎破,今见困重,恐性命不存,请处分。

因为牛狂奔失控,牛车伤了两个孩子,十分严重,有性命之忧。官府开始调查这个案件。询问了驾车的人得知,牛车是他借的,对驾车技术不熟,牛奔跑时,努力拉住,但是力气不够,造成惨祸。官府询问肇事者有何打算,他说“情愿保辜,将医药看待。如不差身死,请求准法科断。”意思就是,请求先保外为伤者治疗,赔付医药费,若是伤者不幸去世,再按照律法惩罚他。审理这个案件的长官同意,但是要有保人写下状子,若是肇事者逃跑,保人要被打二十大板。肇事者不能离开本县。

古代交通工具是怎样造成的(牛车是古代的主流交通工具)(2)

如何惩处肇事者

驾车伤人,唐朝法律有处罚规定。《唐律疏议》卷二十六中,有“街巷人众中走车马”一条,其中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以故杀人者减斗杀伤一等。”

在众人中跑车马伤人的,比斗杀伤之罪减少一等量刑。但伤势尚未确定时,要先采取一个措施,在唐代的司法中,这叫做保辜。这个案件,我们看到的最后处理正是“保辜”。这是唐代的一个法律用语,因为伤害已经形成但没有形成最终后果,所以保留罪名,先行医药治疗,一定期限之后,再行量刑处理。《唐律疏议》卷二十一有“保辜”条款:“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刀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根据此规定,这个案件,保辜期限是五十日。肇事者今后的命运,要根据这五十日之内两个孩子的病情来判断。如果有一个人死亡,等待他的应该是长流三千里。因他行车伤人,罪行处置比斗殴轻一个等级,斗殴杀人是死刑,减少一等就是长流三千里了。

古代交通工具是怎样造成的(牛车是古代的主流交通工具)(3)

保辜的好处

根据事故损害后果和当事人悔过表现的不同,决定对事故责任人处罚的轻重。该案中,唐朝官员并未急于对肇事者做出处罚决定,而是先保辜五十日,由肇事者为受害人请医用药,五十日之内,受害人只要有一人死,则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因此,受害人病情的好转和恶化直接决定对车主靳嗔奴和肇事者康失芬的处罚轻重,因此肇事者必然会积极的抢救受伤人员。

古代交通工具是怎样造成的(牛车是古代的主流交通工具)(4)

古代重视交通事故

说实话,在这个案件里,驾车的人也不是故意的,古代的牛马什么时候狂躁起来,是说不准的,这不是人故意的。而且人的力量一般是没有牛马力量大的,想控制住也不容易。在古代的交通事故中,驾车人有责任,但是要分情况,像这种是牛失控的,驾车人也很无奈。而流放三千里,在路上能不能活下来是说不准的。从这条律法来看,唐代是很重视交通的,保障行人安全,而且保辜一条比较合理,有助于及时救治伤者。

古代交通工具是怎样造成的(牛车是古代的主流交通工具)(5)

总结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要重视交通,规范行驶。牛车为主流的交通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当年魏晋时期,名士风流,倒是喜欢坐牛车,西晋贵族还有名牛。时代在进步,不过牛车倒是还可一坐,当然不是在大马路上,而是在乡间小道。

此人参加了七次科举考试,次次高中,为何晚年又成了九品官?

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读《资治通鉴》前要弄清楚这几件事

《锦衣之下》中男主与他父亲的历史原型是谁?父子俩谁更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