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年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叶利钦成功担任俄罗斯的首任总统,但在苏联刚解体的那段岁月里,俄罗斯最有权力的并不是国家总统,而是不可一世的七大寡头,他们不仅在俄罗斯政治经济上呼风唤雨,甚至还可以左右俄罗斯的总统人选。据悉,叶利钦是和寡头们达成了协议才稳坐总统宝座的。但随着普京大帝的就任,这些寡头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这七大寡头最后都落得怎样的下场呢?

俄罗斯七大寡头名字(俄罗斯七大寡头)(1)

叶利钦和普京

俄罗斯的寡头们涉及各个不同的领域,但是他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某一方面都掌握着国家的经济或政治命脉——垄断。在平时也许他们不显山不漏水就可以满足了你的需要,但是当他需要从你的身上压榨出每一滴血汗的时候,你是无法拒绝的。

第一位寡头则是别列佐夫斯基,这个人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首先,他曾经是名大学教授,当俄罗斯在经济上执行“休克疗法”,彻底私有化的过程中,他看准了时机,收购了俄罗斯的一家国有汽车公司,通过做汽车进出口贸易挖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因而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他是一个了解俄罗斯政治社会生活的商人。其次,他是叶利钦比较信任的人,据说就连普京都是他介绍到叶利钦那儿的,而且他曾经还资助过叶利钦参选俄罗斯总统——这无疑就是一种投资,一种政治上的投资。我们知道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曾经推动全盘私有化,在这个时候,别列佐夫斯基的政治投资就起到了作用,大量优质的俄罗斯国家资源就落到了他这种“自己人”手中,于是寡头更加寡头,甚至在尝到了官商勾结的好处以后,又对国家政权产生了想法。

俄罗斯七大寡头名字(俄罗斯七大寡头)(2)

别列佐夫斯基

所以这种人,是早晚要跟普京这样强硬、有着政治目标的领导人发生矛盾的,一开始他是流亡到英国,并一直从事着反对普京的活动,直到2013年3月死在了他在伦敦的住所里。关于这点说法当然多了,其中就包括他是被俄罗斯特工暗杀的,而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在这个媒体流行的时代,已经是无法完全弄清楚的了。

而说到媒体,就不能不提到俄罗斯另一个领域的寡头——传媒大亨古辛斯基。

俄罗斯七大寡头名字(俄罗斯七大寡头)(3)

古辛斯基

苏联解体以后,古辛斯基成立了俄罗斯第一家电视台,并对外宣称自己是一家完全独立的电视台,加上那个年头电视节目本来就少,精品电视节目更是少之又少,因而受到了俄罗斯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古辛斯基也因此成为了在俄罗斯有着数一数二影响力的人物。他跟叶利钦本来还是“战友”的关系,他曾在1996年俄罗斯的总统选举中通过自己媒体的影响力帮助叶利钦获得了连任。只不过后来,古辛斯基不再满足于仅做一个“传媒大亨”,他也想从政——其实那些经商的想从政,没几个不是吕不韦,不是为了造福一国人民,而是为了谋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行为在有些国家是合法的,在有些国家则是祸国殃民的。不幸的是,叶利钦正是第二种想法,他极力反对古辛斯基参政,甚至在答谢宴上对其表示,钱多不要紧,但不要从政。可是古辛斯基却置若罔闻,于是这两个老朋友就分道扬镳了。

2000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中,古辛斯基一方面是没有看清普京大获民心的形势,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受西方操纵的下场,他居然在媒体上丑化普京在对抗车臣分裂分子时候的表现。对于普京在第二次车场战争中的表现,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沉着、冷静的处理风范成功的让普京在俄罗斯政府以及人民的心中站稳了脚跟。于是他的媒体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再加上他担心会遭到上任之后的普京的报复,所以干脆将电视台属于自己的股份卖给了别人,自己前往了以色列。

第三位就是霍多尔科夫斯基,犹太裔俄罗斯人,俄罗斯的石油寡头,他手中的尤科斯公司是俄罗斯第一大石油公司,在世界上大型石油公司中的排名第四,他曾经拥有80亿美金的财富,是当时俄罗斯的首富。但本来料想中的人生应该是在自己的财富铺垫下顺利走到权力的高峰,只可惜他遇到了普京。2005年,他因欺诈、窃取国家财产、偷逃税款以及恶意违背法院裁等四项罪名获刑8年,更因为尤科斯石油公司“偷窃290亿美元原油”以及“通过犯罪渠道洗钱”等罪名被追加最多八年的刑期。后来获得特赦,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换得自己最终的自由,霍多尔科夫斯基可谓委曲求全,他不断地向别人表示自己不会插手俄罗斯的政治,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他不仅没有再资助普京的反对者,也没有要求国家归还自己的产业。

俄罗斯七大寡头名字(俄罗斯七大寡头)(4)

霍多尔科夫斯基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假象,当他出了俄罗斯,投入了西方国家的怀抱之后,他才逐渐露出自己的本性,继续进行着反对普京的活动。对于一个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并宣称想参选国家总统宝座的人来说,不向俄罗斯政府靠拢,反而寄希望西方国家的支持,这大概是他为什么会失败的最大原因吧。

而第四个我们要说到的是俄罗斯的金融寡头——维诺格拉多夫,此人是俄罗斯七大寡头当中“最有远见的”一个,也是下场最惨的一个,因为他一生成也金融,败也金融。人们可能觉得私有化是在苏联解体以后才开始的,其实不然,早在苏联解体前3年,私有化就已经逐步开始了。当时维诺格拉多夫瞅准了时机,成立了一家私人银行“莫斯科国际商业银行”,从此走上了聚拢财富的道路。

俄罗斯七大寡头名字(俄罗斯七大寡头)(5)

维诺格拉多夫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最跟政治分不开的其实就是金融,在他们眼里金融寡头大多才是操控国家政治更迭的因素,但是维诺格拉多夫的一生几乎没有参与政治活动,他是由金融发家的,也是从这条路上走到头的。受199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维诺格拉多夫的“莫斯科国际商业银行”一下子欠下了23万名客户的钱款,根本没办法还,而他又因为本分,不参与政治活动,也就没有什么外援可用的,只好向法院申请破产。

祸不单行的是,维诺格拉多夫不但失去了全部的财产,还得了脑梗中风,只好搬到租的房子里面住。他后来也曾经试过在创业,但是都没有成功,于2008年不治身亡,成为俄罗斯七大寡头当中死去最早的一个。

商人们有钱了,便对权力又充满了渴望,在俄罗斯历史上成功地从一个商人的角色转化为政治家的人不多,这里只是说一个做过这方面努力的一个人,那就是俄罗斯的七大寡头之一,另一个金融寡头马尔金。马尔金有钱以后,又当上了议员,布里雅特自治共和国的议员。虽然他在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中也损失惨重,但是由于他实力比维诺格拉多夫雄厚,加上他多元化的经营思路分散了他的一部分风险,因而基本还能维持他正常的生活所需。

但是他的丑闻让他的不但结束了他的寡头生涯,也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活,那就是他在担任俄罗斯国家议员的同时还拥有以色列国籍,并且在美国多地拥有大量的房产,他的这个身份和这些行为让他在俄罗斯的政界饱受非议,于是他只好于2013年3月辞去了议员职务,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没有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要是这时候西方国家媒体又要报道的,有可能会是:俄罗斯的特工于某年某月某日将其暗杀于某地,说得煞有其事。

接下来要介绍的俄罗斯金融寡头的第六个,就有点浪漫主义情节了,因为人家不但从“寡头”这条道路上从良,而且还生活出了新高度,他就是斯摩棱斯基。他一开始是全俄八大银行之一的莫斯科储蓄银行的总裁,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中资产大幅缩水,又被指控犯有非法经营罪,遭到俄罗斯政府的通缉,他只好将剩下的金融资产卖给其他的寡头而跑到奥地利避难了。

后来,斯摩棱斯基在无形中帮助了叶利钦连任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取消了对他的通缉令,这也就意味着,斯摩棱斯基是有机会回到俄罗斯重新开始他的事业的,但是人家可能真的是“觉悟”了,不但没有重操旧业,反而开始走上文艺的道路,写起了小说,他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叫做《人质》,听说在西方国家那里还是挺受欢迎的。

以上这六个寡头,无论怎么样也好,就是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在他曾经辉煌过的领域里已经成了明日黄花,但是这并不意味俄罗斯的七大寡头全军覆没了,至少有一个人他的结局就没有那么“冷冷清清戚戚惨惨”,也没有那么“乍暖还寒”,他就是弗里德曼。

俄罗斯七大寡头名字(俄罗斯七大寡头)(6)

米哈伊尔·弗里德曼

他是俄罗斯阿尔法集团总裁,因为一来为人低调,不张扬;二从来不干预政治;三跟政府做生意的时候总是能够讲究分寸,甚至将自己的企业送给俄罗斯政府,使得他跟俄罗斯政府的关系比较良好,因而他的财富得以保全。据一份资料的统计,他在2012年的时候个人财产就达到了134亿美元,排名在俄罗斯第六位。

纵观俄罗斯七大寡头的兴衰史,搞政治只为牟利的人,下场是注定了的。那些趁着国家暂时衰败发国难财的人早晚是会受到清算的,而只有那些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紧密联系起来的人才会不被时代的洪流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