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有一名士称陶潜,他在自己名作《归去来兮辞》中畅谈一番对归隐山林和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慨叹之情。于我而言,元亮想要表达的本质其实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他说自己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并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才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

已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1)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人生几何?一如曹孟德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非人人都有孟德开阔的胸襟,能登临碣石以观沧海,实在是表达一番求贤若渴之心,当一个人的人生有抱负和理想,他就不再因琐碎的事情而迷茫,或者说,他会因为想要为理想的实现而付出自己无悔的汗水,就算迷茫也会为他让路,因为他知来处,明去处,明白人生实在短暂,容不得我们有太多时间花在迷茫两个字上。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元亮说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自己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所以做好当下眼前之事,才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

已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古人诚不我欺,那为何我们不学学古仁人之心呢?我总是觉得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想境遇和为人处事的境界,时代的潮流永远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更迭、翻新、发展的速度有时不能以正常眼光来看待。且看改革开放70周年,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世界为之惊叹,这就需要一代代领导人拥有卓绝的领导力和洞察世界风向的眼光,他们许是也会迷茫,但人民不允许,因为一个渴望和平的国家和民族不会让残暴持续得太久,它终究有终结者,所以处于战火的人民更加没有时间迷茫,因为他们的目标很清晰——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不要战争要和平。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当民族的子民们看到一个个失败的统治者时会愤然不顾而揭竿起义,一如陈胜与吴广。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揭开了反对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故司马迁老爷子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被列入“世家”。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也不胜枚举,但却可凝炼只一条箴言:“为人民谋幸福!”这一点也为后世人们的开拓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

已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尼采说:“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人人在生命的长河中都会遇到流沙河,但如果首先你不懂自救,那么如何抓住他人给你抛出的救命藤条呢?三毛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那么我们如何来使自己脱离偶有陷入的迷茫迷雾呢?

已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4)

野渡无人舟自横

吾以为,首先应该着手当下,明确目标,再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的去完成为了达到目标的每一小步。有时候,大多数人只看到那个自己制定的目标,而没有真正的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记得一位老师说过:“我们只是缺乏对热爱的热爱,对坚持的坚持。”

已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5)

采菊东篱,悠然望南山

所以,从此刻起,放下那些所谓的迷茫,“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躁动时学古人得一颗烹雪煮茶,坐观垂钓之静心;追寻时拥一股长风破浪,直挂云帆之豪气;虽功成名就亦可揽一缕采菊东篱,悠然望南山之清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你马不停蹄的脚步和追寻诗和远方的心灵永远是你迷茫时最好的双生伴侣。

已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6)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