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正在往嘴里扒饭,师公一句“女儿来哭”,她就急匆匆地跑过去,趴在棺材上,张嘴干嚎,饭团掉在棺材上,小梅赶忙捡起来塞到嘴里。

小梅疲倦不堪地刷牙,满嘴泡沫,师公一句“女儿来哭”,她又得跑到棺材前,一边嚎几声,一边继续刷牙。

来不及流泪(来不及悲伤)(1)

小梅的父亲死了。《父后七日》说的就是父亲死后七天发生的事情。

小梅还有个哥哥,母亲去世多年,是父亲一个人把他们拉扯大的。所谓丧礼,总是喧闹,总是人来人往,总是像游戏一样,很当真,也很可笑。

在一片忙乱中,小梅他们甚至来不及悲伤,只能是跟着师公的节奏走,连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不哭也得听安排,其实小梅也不是哭,只是没有眼泪的干嚎。

从几个回忆场景可以看出,父亲是很疼爱小梅的。

来不及流泪(来不及悲伤)(2)

父亲骑着摩托车,小梅说今天自己十八岁生日,父亲停下车,掏出早就托人买好的粽子,给小梅吃。父亲连小梅考的几科都搞不懂,但一直为小梅的学习成绩骄傲,想着她说不定可以上台大,吃粽子既是祝福生日,更有祝福中榜之意。

小梅浅笑着吃粽子。父亲让她骑摩托车,自己在旁边扶着,小梅一路又兴奋又害怕,惊叫连连,而父亲坐在后座,开心地唱歌。

来不及流泪(来不及悲伤)(3)

镜头一转,还是小梅骑着摩托车,还是父亲在后座,只是父亲的笑是在遗像上,小梅背着放大的遗像,往家里赶。父亲甚至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没有穿过西装,忙着在夜市摆摊卖碟,有限的几张相片,也是在夜市摊上唱歌。这张遗像,还是哥哥穿上西装,由表弟花了半个多小时照好,再把父亲的脑袋P上去的。

来不及流泪(来不及悲伤)(4)

原来,父亲是如此陌生。哥哥说,我还以为爸爸什么事都会跟你讲。小梅说哪有啊。父亲生病住院,认识的小护士,哥哥有一次在家里看到她,兄妹俩在想着会不会两个人有什么故事。小护士居然上门来吊唁父亲,小梅他们很意外,也很难过,其实他们对父亲是如此陌生,根本不懂得关心他,如今,天人永隔,空留叹息。

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父子关系,永远存在距离,不可能亲热,很多话甚至说不出口的,父爱有时只是一句夸奖的话,一个笑,或者一个备好的行囊,一根递过来的烟,而子辈对父亲,可能只是敬而远之的尴尬,甚至不习惯两个人同处一室,相互之间唯有沉默,即使是两个陌生人,也不会这么令人局促不安吧。

也可能是要等到父亲离去,我们才会像小梅一样,在忙乱之中,感到内心的一大片空白,无法填补的空白,这不只是悲伤难过,而是杂糅着感恩,迷茫,后悔,温暖,寒冷,困惑,孤独,自责的感情拼盘,一阵阵袭来。如果有另一个自己,可以跳出来,站在半空,一定可以笑着指指自己,说,你看这个可笑的人。

再复杂的感情拼盘,都将消散,而在消散过程中,会觉得有些事情变了。那些人怎么可以笑得这么开心,那些事怎么可以这么纠结,难道不是毫无意义吗。为什么要对朋友说起父亲去世,难道还需要他们有的没的安慰吗。为什么让自己到处跑,忙得要死,是要逃避什么吗。

来不及流泪(来不及悲伤)(5)

小梅在机场,习惯性地拿起烟,想给父亲买一条,突然想起来,父亲已经走了,走了半年多了。她在机场吸烟室痛哭,一直哭到登机,听到机舱里的广播,恍惚之间,似乎是父亲安慰她的声音。

一路笑着说了好多好笑的事,《父后七日》还是用一场痛哭结束。原谅这个失去父亲的女孩吧。

有个歌手唱道,谁的父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父后七日》的答案在风中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