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红星美凯龙发行债(投资债务业绩)(1)

红星美凯龙发行债(投资债务业绩)(2)

主次拿捏、轻重缓急、战略取舍

作者:王瑞

编辑:郝科科

风品:南辞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不得不说,红星美凯龙已是投资大咖。

7月14日,虽不乏问题槽点,箭牌家居还是首发过会,红星美凯龙的子公司红星喜兆位列前十大股东。

此前,欧派家居、奥普家居、慕思股份、森鹰窗业等均有红星美凯龙身影。目前,其还握有4家IPO企业股份:诗尼曼、书香门地、皇派家居及大健云仓。

不止青睐家居业,包括叮咚买菜、海尔生物等“跨界”投资,红星美凯龙也搞得风生水起。最近,似乎还盯上了大热的新能源赛道。

7月6日,红星美凯龙联合江苏行远绿装工程,成立上海红星美凯龙行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红星美凯龙持有其70%股权。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房地产经纪等。

问题来了,凭借投资,红星美凯龙能一改业绩颓势么?

红星美凯龙发行债(投资债务业绩)(3)

01

季度净利下滑

重仓三四线之思

LAOCAI

2022年1-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6%。商品房销售额66072亿元,下降28.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8%。

作为与房地产的强绑定行业,家居业亦甘苦自知。据搜狐焦点统计,19大上市家居企业预告上半年业绩中,只有7家预估盈利。

聚焦行业龙头,红星美凯龙同样难独善其身:

2022年一季度营收33.75亿元,同比微增1.01%,净利6.32亿元,同比减少12.69%。

要知道,就在2021年,其还保持着强劲双增:营收155.12亿元,同比增长8.97%;归母净利20.47亿元,同比增长18.31%。

事实上,早在2021年第四季,业绩波动就有征兆:单季主营收入41.59亿元,同比下降11.7%;归母净利-23973.86万元,同比下降47641.54%。

净利亏损、下滑,营收滞涨,除了行业因素,自身布局失衡是关键因素。

2003年之前,红星美凯龙主要聚焦于一二线城市,并采取自建商场模式。

所谓自建商场,拆解模式即拿地-建造-招商-收租。该模式大成者正是万达,红星美凯龙也一度被称家居业“小万达”。

这种模式有助品控风控,但一个明显缺点是“慢”,且资产过重,对资金需求较大。

于是,2003年之后,红星美凯龙踏上一条更快发展路径--委托管理。

所谓委托管理,简单说就是自己不拿地、不出钱,和出资方进行合作:

红星美凯龙负责商场设计图,商场盖好后,授权给出资方使用 ”红星美凯龙“ 品牌,收取授权费。同时,还负责管理商场,并收取管理费。这也是委托管理的主要来源。

相比自建商场,后者模式更轻,红星美凯龙得以快速规模扩张。

截至2021年底,红星美凯龙共经营95家自营商场,委管商场则达278家。还有合作经营10家,加盟开业69家,共包括485家家居建材店/产业街,覆盖全国224个城市。

尤其青睐下沉市场。截至2021年底,商场经营面积近半均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已有及筹备中的委托管理商场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更超70%。

然众所周知,楼市寒冬中,三四线城市洽洽去化最困难。

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三四线库存高企,狭义库存、去化周期同比涨幅显著超百城平均。此外,百城广义库存一半以上积压在三四线城市,基数较大,短期内潜在库存风险较大。

红星美凯龙发行债(投资债务业绩)(4)

由此,红星美凯龙业绩下滑就不足为奇。

看似周期使然、运气不佳,但三线及以下市场本就抗风险力、景气度不强、波动性大,重仓押宝战略有无激进冒进反思?

规模之外,更要有质量敬畏、市场敬畏。

02

为啥债务高企?

LAOCAI

一边入局新能源等“烧钱”领域,另一边业绩不振,债务风险就不可不察。

5月12日,标普将红星美凯龙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从“BB”下调至“B ”,展望负面,同时将其未到期的有担保优先无抵押债券的长期债项评级从“BB-”下调至“B”。

标普认为,红星美凯龙控股的债务加权平均期限较短,且未来两年有境内债券集中到期或可回售,都构成显著的再融资风险。红星美凯龙控股需在2022年和2023年偿还约10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

受当前房地产市场和疫情的影响,这些现金流存在不确定性,并可能会使红星美凯龙控股面临流动性风险。关于商业模式,标普认为红星美凯龙的运营和商业模式存在风险,与其他传统房东相比,红星美凯龙的运营韧性较低,这是因该公司的租赁结构较短,租户状况较弱(由中小型家具零售商组成)。虽然红星美凯龙在2021年的收入增长9%,但增长主要是由于2020年的基数较低,入驻率较低并且暂行租金减免政策。管理商场和建筑板块的收入分别下降9%和10%。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年内首次评级下调。

3月14日,惠誉已确认红星美凯龙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高级无抵押评级以及其2022年到期的3亿美元高级票据评级为“BB”。展望负面。

言语够犀利,是否偏颇见仁见智。

不过,一些客观数据确实不理想。

2017-2020 年间,红星美凯龙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72%、59.14%、59.95%、61.16%。截止2021年底,资产负债率 57.44 %,总负债 776 亿元。

可喜下降值得肯定,对比行业仍处高位。据统计, 2021年90家上市建材家居企业负债合计5333.34亿元。平均负债59.26亿元。

红星美凯龙位居行业榜首,居然之家、中国联塑分列2、3,负债分别为359.7亿元、326.77亿元。即红星美凯龙的负债比2、3名加起来还要高!

问题来了,从前文数据看,明明“轻资产”的委管商场量更多,为啥红星美凯龙的债务仍这么高?

首先,红星美凯龙并非以“轻资产”的委管商场代替“重资产”的自建商场,而是二者并行发展。

毕竟相比“一房东”模式,“二房东”模式的盈利能力要弱。

截至2021年末,红星美凯龙自营商场收入80.95亿元,同比增长21.10%,占总收入比例从2020年的46.94%增至2021年的52.18%,出租出租率94.1%。

委管商场方面,总收入32.56亿元,同比下降9.06%,占总收入比例从2021年的25.15%下降至20.99%,出租率由2020年的90.7%涨至91.4%。

可见,数量相对更少的自营商场才是营收大头,出租率也更佳。

问题在于,不同于住宅地产以“售”为主,红星美凯龙的商业地产是以“租”为主,周期较长,回款较慢等问题,让红星美凯龙有着较大资金压力。

其次,红星美凯龙虽是家居企业,却曾被一些舆论视为“隐形地产大亨”。

抓手,正是红星地产。

以疫情前的2019年为例,克而瑞数据显示,红星地产操盘金额达468.6亿元,新增土地面积达548.7万平方米,新增土地货值607.9亿元,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排第50位。

2020年,红星地产更是位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36位。

只是,房地产是典型重资产、高周转行业。光鲜之外,由于红星地产尚未上市,融资渠道相对较单一,上述扩张亦离不开不断“输血”。

据钛媒体报道,红星美凯龙未到期的股权质押超12笔,其中7笔已达预警线和平仓线。目前,红星控股的所持股权62%已经质押。

就算如此,流动性压力依然自知。

2021年3月28日,远洋集团旗下远洋资本与红星美凯龙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对重庆红星美凯龙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红星地产板块(不含红星置业板块)展开战略合作。远洋资本以10.3亿元的价格战略入股红星企发,获得18%股权。

2021年6月,两者再达《合作框架协议》,美凯龙拟将旗下7家物流子公司以23.12亿元出售给远洋资本。远洋集团公告称,以40亿元获取红星地产70%股权。

红星美凯龙发行债(投资债务业绩)(5)

03

凭啥豪横分红?

管理漏洞隐忧

LAOCAI

第三,是分红。

按常理说,自建商场扩张 输血地产模式虽是重资,过去几年红星美凯龙净利表现却不错,负债压力依然大,就与豪横分红不无关系。

以2021年为例,年报显示,红星美凯龙拟以2021年年末总股本4,354,732,673股进行计算,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00元(含税,实际派发金额因尾数四舍五入可能略有差异)。即拟派发2021年度现金股利为人民币435,473,267.3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21.27%;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57,757,700.57元计,上述拟派发现金股利占2021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的26.27%。

客观而言,股东获取收益是天经地义。问题是,资金压力压身、季度营利双降颓势下,4.35亿的分红是否太显豪横、任性,用些偿债、主业精进、战略布局岂不更香?

据媒体数据,车建新持有红星美凯龙控股92%股权,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持有红星美凯龙家居55.7%股权,即车建新间接持有红星美凯龙家居51.46%股权,为实控人。

不算刻意夸言。一些迹象看,相比资本端的长袖善舞,经营端的漏洞急需夯实。

2022年5月7日,据信网报道,窦先生于2021年在红星美凯龙(青岛西海岸新区商场)的“TATA木门”商铺定制购买5个门,到货后发现没有一个门是按照要求制作。

窦先生表示,红星美凯龙商场称,由于他在订货时未将钱交到商场,因此商场不负责介入此事。“即便是我们未把钱直接给商场,那么店员在收到款项时,是不是应当自己主动上交到商场呢?红星美凯龙又怎么可以因为店铺的过失而对此事不闻不问?”

没错,红星美凯龙只是“房东”,但其三种模式(自营模式、委管模式、特许经营模式)的介绍中,均有“物业及售后等在内的日常经营及管理以及客户服务”、“全面的咨询和委管服务”、“并部分参与项目开业后的日常经营管理”等服务。

换言之,除了“房东”也是管理者,商家和消费者发生矛盾能“一推了之”么?

第二个案例更离谱。近期,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帮帮团》报道,2019年10月份,郑先生在金山红星美凯龙的法恩莎卫浴展厅,花了3860元购买了浴柜,包括定制柜、镜子、置物架和台上盆。使用过程中台上盆掉漆,范围越来越大,郑先生就想找卖家售后维修,发现对方已从红星美凯龙撤场了,且无法联系上。

在和法恩莎厂家联系后,郑先生才发现自己买的并不是他们家产品。厂家表示:正品都有法恩莎的商标和标识,郑先生家里的浴柜和台上盆没有任何标识,厂家也没有生产过该型号的产品。

也就是说,郑先生买到的是假货。

诚然,或许是法恩莎卫浴销售人员的个人行为,可红星美凯龙能置身事外么?有无基本的管理漏洞?

红星美凯龙发行债(投资债务业绩)(6)

04

“三思”取舍

不负龙头之名

LAOCAI

犀利发问,有良苦用心。

作为行业龙头、老炮儿,铑财乐见红星美凯龙即稳又优、成为笑看周期的“头雁”。尤其面对寒冬期,也是整体行业迫切需要的。

只是关键时刻,发力尤考验实操精准度、战略大智慧。

正如前文所言,投资上的前瞻性,为红星美凯龙带来期许。

有媒体接近红星美凯龙的内部人士透露,红星美凯龙已全部退出的投资项目有13个,整体投资收益率超500%,其中欧派家居项目的投资收益尤亮眼,成功退出后回报超21亿元。

2021年,红星美凯龙投资收益累计浮盈24.2亿元,2020年这一数据为20.1亿元,同比增长20.4%。

同时,随着下半年经济逐渐复苏,结合“717品质生活节”等活动,红星美凯龙的主业销售额也有望逐渐回暖。

7月1日到7月17日,红星美凯龙上海七家商场整体销售额同比提升40%,客流近20万人次。据红星美凯龙家装产业集团数据显示,717品质生活节期间,同期家装订单增长117%,合同额增长299%。

一边通过投资打通家居行业生态链,增强抗风险力;另一边,消费复苏带来主业生机,红星美凯龙未尝没有王者重振、王者兴盛的可能。

考量在于,主次拿捏、轻重缓急、战略取舍依然是兴衰分水岭。

是投资就有风险、就有成败。翻云覆雨间,极度考验投资眼光、投资运气。不确定性之下,若过多倚重是否加重负债风险?一旦失败是否导致业绩变脸?战线过长过杂,是否分神分钱不利主业精进?同时,家居业仍乍暖还寒,竞争日益白刃高阶,品控风控力提升是否更急迫、更需持久性?

种种疑问背后,依然是短利长益、质量体量、专业力核心竞争力的“三思”打磨、“三思”取舍。

真正的百年龙头,赢在周期穿越、赢在高质发展、赢在行稳致远。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