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暮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也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IPO)

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

首次公开暮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也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在初始阶段,未上市公司可以在其自己的创始人、风险投资者或早期投资者的帮助下发展。

未上市公司发展到某个阶段并满足上市要求后,便会通过发行IPO并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来宣传其上市意图。

对于没有活跃交易股票的IPO,公司将在SEDAR(电子文件分析和检索系统)上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文件,以供公众审查。但是,这些文件不会提供开始上市的时间线和时间安排。

从历史上看,许多首次公开募股的价格都被低估了。IPO 定价过低的效果是在股票首次公开交易时产生额外的兴趣。翻转或快速出售股票以获取利润,可以以发行价格分配 IPO 股票的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将 IPO 定价过低会导致发行人失去潜在资本。一个极端的例子是theglobe.com IPO,它助长了 1990 后期互联网时代的 IPO“狂热”。由贝尔斯登承保1998 年 11 月 13 日,IPO 定价为每股 9 美元。股价在开盘日迅速上涨 1,000%,达到 97 美元的高位。机构抛售带来的抛售压力最终推动该股回落,当天收于 63 美元。尽管该公司确实从此次发行中筹集了约 3000 万美元,但据估计,根据此次发行的需求水平和发生的交易量,他们可能会留下超过 2 亿美元。

定价过高的危险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股票以高于市场支付的价格向公众发售,承销商可能难以履行其出售股票的承诺。即使他们出售所有已发行的股票,股票也可能在交易的第一天下跌。如果是这样,股票可能会失去其适销性,从而失去更多的价值。这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其中许多人是承销商最青睐的客户。或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 2012 年的 Facebook IPO。

因此,承销商在为首次公开募股定价时会考虑许多因素,并试图达到足够低的发行价以激发对股票的兴趣,但又足以为公司筹集足够的资金。在为 IPO 定价时,承销商使用各种关键绩效指标和非公认会计原则衡量标准。[19]确定最优价格的过程通常涉及承销商(“辛迪加”)安排主要机构投资者的股份购买承诺。

一些研究人员 (Friesen & Swift, 2009) 认为,IPO 的溢价与其说是发行人和/或承销商的故意行为,不如说是投资者过度反应的结果 (Friesen & Swift, 2009) )。确定低价的一种潜在方法是使用IPO 低价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