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强大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整个世界,我今年50岁,是这场改革的亲身经历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决胜小康必须懂的问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决胜小康必须懂的问题(决胜小康奋斗有我)

决胜小康必须懂的问题

四十年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强大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整个世界,我今年50岁,是这场改革的亲身经历者。

小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可以吃几天好东西,穿几天新衣服。平时也盼着自己能得个小病,因为那样就能得到父母的特殊照顾,吃点好的。可是得大病就麻烦了。

1978年夏收的时候,连续下了几天的大暴雨,成熟的小麦还没来得及收割都烂在了地里。那年很多人因为吃了发了霉、生了芽的小麦,得了甲型肝炎,我弟弟也没有幸免。那时候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只能靠吃糖来养肝,可是我家穷得实在是拿不出钱来给我弟弟买糖,父母只好到处借钱,可是谁家也不是那有的啊!等我妈妈拿着好不容易借来的两元钱,到了供销社,才知供销社的糖已经卖完,最终,我弟弟也没能吃上糖。

有一天我父母不在家,弟弟馋得吃了很多带有糖衣片的非那根,因为那个药很甜。当发现时,我妈妈吓得抱着昏迷不醒的弟弟嚎啕大哭。好在我弟弟命大,昏迷了两天两夜后醒了过来。后来,每提起此事,我妈妈还是一脸的心疼与无奈。

那时候很多人都在看我家的笑话,都说我弟兄四个将来就等着打光棍吧!人们之所以这样议论,这不但是因为我家年年红码,而且我家当时还是借的生产队的三间小破房里,真称得上“上无一片瓦,下无立锥地”。家里穷得叮当响,谁家姑娘愿上门?面对这样的困境,老实巴交的父亲除了低头抽烟、喝闷酒,毫无办法!

儿子懂事后,有一次,我领着他回老家,指着当年的三间小破房对他说:“这就是爸爸出生的地方。”他听了,当时就瞪大了眼睛,怀疑地看着我,问道:“爸爸,你小时候就住在这么小、这么破的房子里?”我说:“是啊!”儿子又指着炕问我:“你小时候就睡在这么小的炕上?”我说:“是啊!就这么小的炕,要睡六个人,还得腾出一块地方放地瓜呢!”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年,我家分到了10多亩责任田,收获了将近8000斤小麦,缴了公粮还剩下3000多斤。爸爸喜笑颜开地说:“以后再也不用吃片片了,可以天天吃大饽饽啦。”说实话,吃够了片片的我,最大的期盼,和爸爸一样,也是天天能吃上大饽饽。谁想到,现在吃饽饽已经是家常便饭,吃片片倒成了调节生活的健康食品了。

改革开放后,为了改变我们家的穷面貌,父母借钱让我的两个哥哥去外地学开车。他们学成后,我家又通过无息贷款买了辆汽车跑运输,很快就成为了万元户。那可是1983年啊,那时候的万元户可不得了!我家一下就建起了两栋前出檐、后出厦,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终于告别了租住生产队三间小破房的时代。条件变好了,到我家提媒的踩坏了门槛,爸爸逢人便说:“我四个儿子,不用打光棍了。”

妈妈很崇尚读书,因为妈妈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是当年由于家庭贫困,我的两个哥哥为了多挣工分而早早下学,弟弟也因为药物中毒而影响了学习,所以妈妈就把考大学的希望,寄托在了我身上。她对我说:“志义啊,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就可以到城里住大楼,吃公家饭了。”我一直牢记着妈妈的话,并通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警察学校,实现了妈妈的夙愿。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下丁家司法所。这么多年来,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忘党和人民的嘱托,努力工作,热情服务,赢得了上上下下的满意和认可。2016年1月,我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当我把鎏金的奖牌和证书,捧到妈妈面前时,妈妈一遍遍抚摸着,眼里闪着泪花,高兴地说:“志义啊,干得好!好好干!”

1999年我在城里买了楼,把父母从乡下接到了城里。父母高兴地说“老了老了,没想到,咱也进了城,住上楼房了!”我父亲学过山东快书,听了十九大报告后,父亲自编了一段,以表达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感恩和对新时代中国梦的憧憬。在这里,我给大家学一学:

改革开放四十年,人们生活大改观。以前穷得没饭吃,脸色铁青锅朝天。家家都有难唱曲,村村都有光棍汉。现在不知吃啥好,面色红润笑声甜。户户都有小轿车,光棍一个看不见。全民共同奔小康,城乡一体大发展。改革开放政策好,向贫穷困苦说再见。坚定跟着共产党,中国梦肯定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