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的水中怪物

  印第安人遭到袭击的事情传出后,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把目光投向了亚马孙河流域。当地人更是恐慌不已,大家四处奔走相告,说是水中有鬼怪,千万要提高警惕。

当远古凶猛的食人鱼降临人类世界(食人鱼真实的恶魔)(1)

  美国有一位名叫杜林的探险家专程前往这个部落进行了考察。一次,他亲眼看到一只大鸟从空中俯下,试图捕猎生活在水中的鱼。大鸟以极快的速度冲入了水中,可是,让杜林大感意外的是,这只大鸟不仅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重新飞回天空,反倒在水中挣扎起来最后竟然动弹不得并沉了下去。见此场景,杜林非常惊讶,同时疑惑不解,莫非水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这只大鸟拉入了水中?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他挑选了一头山羊来做实验,首先,他用一根绳子将这头山羊绑好,然后把它强行推入了水中。仅仅在几秒钟后,湖水便猛烈地翻腾起来。过了五分钟后,杜林拉起了他手中的绳子,顿时就惊呆了:绳子拴着的只剩下一具山羊的骨骼了,骨骼上的肉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紧接着,杜林在山羊的胸腔骨里发现了几条形状怪异的小鱼,杜林地把绳子抖了抖,这些小鱼就掉在了草地上,不安地跳动着。更惊奇的是,这些小鱼不管碰到什么,只要是在它们嘴边的东西,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咬两口。杜林观察到它们的头部两侧呈黑色,腹部橙黄色,仅6厘米~7厘米长,奇怪的是小鱼的嘴里却长着两排像利刃般锋利的牙齿。

当远古凶猛的食人鱼降临人类世界(食人鱼真实的恶魔)(2)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种鱼。在专家们的研究下发现,这种鱼是亚马孙河流域特有的。根据这种鱼的特征专家们给它命名为“食人鱼”,也有些地方称之为“食人鲳”,在当地,他们称这种鱼为“水鬼”。由于它们凶残的特点,它们也被称之为“水中狼族”。

  一般在主流、较大支流,河宽甚广、水流较湍急等处可以见到栖息在那的食人鱼。食人鱼在巴西的马把格洛索州活动最频繁,据说按照统计每年大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鲳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鲳的攻击。成年食人鱼活动以白天为主,中午会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到了黎明和黄昏时,这些食人鱼就会外出觅食,它们以昆虫、蠕虫、鱼类为主,但也有一些和它们相近的品种只以水果和种子为食。在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食人鱼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据生物学家统计,目前已发现的食人鱼有20多种,不仅出现在亚马孙河流域,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从加勒比海南岸至阿根廷北部的一些拉美国家都有食人鱼的踪迹。

当远古凶猛的食人鱼降临人类世界(食人鱼真实的恶魔)(3)

食人鱼的攻击力来自哪里?

  之前提过食人鱼的体长一般只有6~7厘米,虽然它们的体型很小,但是它的性情却十分凶猛残暴。它们的上下颚布满了如剃刀般锋利的牙齿,并且每一颗牙与周围的牙彼此相连,这样的结构可以让它们迅速将猎物的肉撕碎。当它们亮出锋利的牙齿向认定了的猎物进攻时,其激烈凶残程度堪比恐怖电影里的场景。据说食人鱼对鲜血还十分敏感,一旦被咬的猎物溢出血腥,它就会像受到了刺激一样,变得疯狂无比,它会用它锋利的尖齿插入猎物的某个部位后,然后如同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般疯狂地撕咬切割猎物,直到剩下一堆骸骨为止。

  那么食人鱼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攻击力呢?这和它的身体特征有关。食人鱼的颈部很短,头骨特别是腭骨十分坚硬,上下腭的咬合力大得惊人,它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也不是问题,至于钢制的钓鱼钩,它们一口便可以将其咬断,面对如此凶残的攻击,其他鱼类当然就不是它的对手了。据说甚至连平时在水中称王称霸的鳄鱼,一旦遇到了食人鱼,也会吓得缩成一团,为了躲避食人鱼的攻击,这些鳄鱼会翻转身体面朝天,把坚硬的背部朝下,并且立即浮上水面,这样食人鱼就没有办法咬到它们的腹部了,所以鳄鱼往往会采取这种办法救自己一命。  

  有时候你会看到几百条、上千条食人鱼聚集在一起,因为它们是群居性动物,当它们聚集在一起时,能同时用视觉、嗅觉和对水波震动的灵敏感觉寻觅进攻目标,它们会通过高效的合作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围剿战术”。当它们猎食时,食人鱼总是首先咬住猎物的致命部位,使其失去逃生的能力,然后成群结队地轮番发起攻击,一个接一个地冲上前去猛咬一口,迅速将目标化整为零,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因此食人鱼是有胆量袭击比它自身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另外,它们的食欲大得惊人,远超出你的想象。如果填不饱肚子,它们还会攻击。

当远古凶猛的食人鱼降临人类世界(食人鱼真实的恶魔)(4)

  虽然食人鱼的攻击快速而凶猛,但是亚马孙河流域的一些湖泊和河流中的动物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亚马孙地区的动物没有被如此厉害的食人鱼扫荡光呢?

  对于食人鱼来说,它们的主要目标是其他各种鱼类。因为如果它们要想捕获到落到水里的人、猴子、牛或其他哺乳动物,必须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这样一来估计它们还没等到猎物来临就已经饿得差不多了。即便是在水中捕获其他鱼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因为亚马孙流域的河流里的河水实在是混浊,能见度通常不超过1米。但是按照食人鱼的进攻特性,它们对猎物发起攻击时,离猎物的距离一定不能超过25厘米。

  另一方面,食人鱼在水中的游速并不是很快,这无疑对于许多鱼类来说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消息。由于食人鱼的体型整体呈现出铁饼状,非常不适于在水里游走。那么食人鱼为什么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改变自己的这一点缺陷,有一副苗条点的身材呢?科学家们认为,铁饼型的体态是所有种类的食人鱼相互辨认的一个外观标志,正是有了标志,食人鱼才能知道对方是敌是友,避免了同类相食的情况。

  同时在自然界里,我们知道几乎每种动物都有天敌,其实食人鱼也不例外。为了对付食人鱼,许多鱼类在千百年的生存竞争中发展了自己的“尖端武器”。例如,当电鳗碰上食人鱼时就会不慌不忙,因为这些电鳗能释放出高压电流,能在一瞬间把30多条食人鱼送上“电椅”处以死刑,然后再慢慢吃掉;还有一种名为刺鲶的鱼,这种鱼浑身长满了锐利的棘刺,如果它被食人鱼盯上了,它会瞄准最底下的一条食人鱼,并以最快的速度游到它的腹下,不管食人鱼怎样游动,它都与之同步动作。如果食人鱼要想对它下口,刺鲶马上脊刺怒张,使食人鱼无可奈何。

当远古凶猛的食人鱼降临人类世界(食人鱼真实的恶魔)(5)

  一些科学工作者们还发现了食人鱼另一种独特的禀性,只有成群结队时它才凶狠无比。有的鱼类爱好者为了在客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勇敢,他特意买了一条食人鱼放在玻璃缸里养着,有时他故意把手伸到水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能安然无事。同时,食人鱼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勇敢,假如客人凑近玻璃缸或是主人做了一个突如其来的手势,这种素有“亚马孙的恐怖”之称的食人鱼竟然吓得退缩到鱼缸最远的角落里不敢动弹。可见,成群的生活对平常成群结队时不可一世的食人鱼来说十分重要,一旦离了群,这些食人鱼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胆小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