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业地产集团(以下简称:建业)裁员7000人的消息在网络酝酿。据悉,此次建业裁员的赔偿标准为“N 1”,其中,2022年11月15日前签字(离职协议),补偿分12个月支付;15日之后签字的,补偿分18个月支付。而裁员范围则多为一线人员,包括售楼部置业顾问、物业绿化、管家等,与此同时,在岗员工也将降薪40%。

此次裁员涉及到了建业体系内的4大上市公司——建业新生活(09983.HK)、建业地产(00832.HK)、中原建业(09982.HK)、筑友智造科技(00726.HK)。

今年的建业是困难的,新年伊始2022年1月2日开始的疫情,4月份的部分裁员,7月的洪水,接着8月的疫情,9月份的求救信,10月份的不分裁员,最后目前正在经历的10月8日开始至今仍未结束的疫情,时至今日的7000人大裁员。事实上,这并不是建业第一次裁员。今年2月,建业集团就曾因组织架构调整而传出裁员60%的信息。彼时,建业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把五级管理架构压缩成三级。今年1-10月,建业集团(建业地产和中原建业)共分期分批交付90个项目,交付面积693万平方米,11月预计还将交付10多个项目,2022年计划交付8万套。

中原地产的晋升模式 地产行业仍然寒气逼人(1)

以上内容来自各大新闻,如有侵权,还请第一时间联系。


上面的事情触动了我,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我认证了头条,第一次发文章用来表达我心之所想。

建业是我的老东家,虽然我也是曾经被辞退的一员,但是建业给与的N 1赔偿是一次到位了的,在这短短的两年四个月里,我和建业也是经历了风风雨雨。接下来是我想说的个人看法,如有逾越不妥,还请海涵。

第一个,建业是很良心的了。建业虽然赔付不是一次性到位,甚至要分期,给外人感觉这和河南地产一哥的气质很不相符,但事实上这已经算是行业内比较良心的做法了,举个鲜明的例子,本人2022年,也就是今年4月份在恒大被停工留职了,没有任何的赔付,欠薪五个月薪资,至今讨薪无望,这么一对比,良心不良心,就看的出来了。

第二个,建业所求不过是为了活下来。2022年8月23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一篇内部讲话“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还有不少好友在建业,也有一些内部消息“1、建业好久没有拿地,很多项目售罄完以后,人员冗余,裁员也是为了降低成本求生存。2、保交付仍然是建业当前的工作重点。3、近期,建业地产正在与国/央企寻求项目合作的可能性。”

中原地产的晋升模式 地产行业仍然寒气逼人(2)

建业的困境始于2020年末,当时的我还在,当年建业地产合同销售金额为1026.42亿元,但增幅开始出现停滞,同比仅增长1.5%。这还是那个地产没崩,表象红红火火,各大地产追求体量,努力破千亿的大背景下,建业的千亿其实是有很大水分的,这里说一些行外人士不知道的秘密:工程款几半年未支付;房子销售很多工程款抵扣房也算在销售完成业绩;员工内部硬性指标必须购房,免费借你首付,0首付购房,否则辞退;各大供应商的货款拖欠;各种打折活动,几乎含泪大甩卖等等,这才把销售金额艰难提升至千亿。

地产看似红火,然而寒风已经悄然来临。三道红线,融资的难度直线上升,现金流极为吃紧,就在这时降本增效等口号就提出来了,身为员工自是能觉察东风无力,无以为继之感。然后就有了年前的一波裁员,外界所知甚少,裁员比例约10%,好多人和我一起离开了建业。果不其然2021年,其营收、利润等各项指标开始走下坡路。建业地产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其收益约为人民币419.59亿元,同比下跌约 3.1%;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6.05亿元,同比下跌约 66.4%;年度毛利率为16.2%,同比下跌3.7个百分点。

建业也在自救,4月,建业地产就旗下7个商业项目的运营权合作与万达集团达成一致。5月下旬,河南省国资企业旗下公司——河南老家文旅接手建业旗下电影小镇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两大文旅项目部分股权。

7月21日,建业地产公告以29.01%股权引入河南铁建投集团;8月,郑州“百亿纾困基金”方案出台,首个落地项目为建业旗下的郑州北龙湖金融岛写字楼项目,资金通过收购的项目股权注入建业。

9月份一封名为《关于企业出现重大风险和危机并请求帮扶救援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业内流传开来,《报告》表示,在河南汛情和疫情的影响下,建业直接经济损失、经营性损失、运营性损失等累计超过50亿元。董事会主席胡葆森提出,未来建业要“做少、做小、做好”,即精简原有赛道,不再开辟新赛道、不再追求规模过快增长。此外,建业还在项目、股权等方面寻求外部合作。

地产依然寒气逼人,疫情反复,民众购房信心不足,甚至无力购买,维持房贷也是力不从心。郑州断供潮已然来临,之前的公开数据,全国范围内2019年是50多万套,2021年底160多万套,2022年5月已超过320多万套,之后数据就不太好找了。郑州也是截至今年5月份是5.13万套,接下来的数据也不太好找。

中原地产的晋升模式 地产行业仍然寒气逼人(3)

据建业地产此前发布的2022年10月未经审核合同销售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其合约销售额为206.98亿元,同比减少56.0%,合约销售面积294.1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3.4%。

建业在瘦身,建业在精简内政,建业在甩毒瘤,最后建业在裁员,7000人。

一切都是为了活着!裁员也是在所难免。

第三个如何自救。这是个人愚见,也结合当下房地产形势胡言一通。

第一必要,既然此次大刀阔斧裁员7000人,敢问老胡是否敢动一动老兄弟,打散各种内部派系,任人为能,各种关系户,挪挪屁股。既如此何不破釜沉舟,造一个新的建业出来。我亲闻领导与我讲,建业号称小国企,当时我就在想,建业你配吗?你是一个民营企业,追逐的是利益,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要健康地活下去,就要务实而行,内耗如此严重,何以进取勃发。

第二必要,抓大放小,抓紧壮士断腕,该舍即舍,中原建业业务要紧缩,业务要精锐,中原建业已经在砸自己牌子了。建业新生活,物业方面要努力发展,甚至去外拓展业务,未来的物业是黄金生产机器。

第三必要,调整资金架构,积极寻求国家队的帮助,抱紧国家的大腿,紧跟国家的脚步才能使你走得更远。国家在调控房地产的决心是巨大的,我们国家绝对不会允许出现当年日本那样的地产泡沫破裂现象,如果中国地产泡沫破裂,于国于民,伤害无比巨大。

写完这些不禁自嘲一笑,我一个实业在家一年的人操的心,貌似有点多,然而我还是希望老东家能安然度过危机,河南甚至全国人民都能度过这些疫情大背景下艰难的日子。

曾记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诸君共勉、

以上皆为个人观点,数据来源于各大新闻,网络如有异议侵权等问题,及时联系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