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自己的评价中肯、低调,显示了一代伟人的谦虚美德。

他对自己的总体评价是“三七开”。

他的愿望是当一名新闻记者或教员,“没有想到成为共产党人”。

他认为,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人的思想,“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写出来的,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他认为,自己的性格既有“虎性”也有“猴性”。

他“一生不信邪”,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1)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

但他对自己的评价却中肯、低调,彰显了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从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风范。

一、毛泽东对自己的总体评价

毛泽东对自己的总体看法是“三七开”。1961 年,毛泽东在与卫士张仙朋谈到他的志愿时说:“我这个人啊,好处占70%,坏处占30%,就很满足了。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是圣人。”

毛泽东曾对斯大林给予“三七开”的评价,对自己也是“三七开”。这是他对自己的一贯看法。

1977年5月,邓小平在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也谈到毛泽东对自己“三七开”的估计:“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他说:一个人能够‘三七开’,就很好了,很不错了;我死了,如果后人能够给我以‘三七开’的估计,我就很高兴,很满意了。”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2)

薄一波认为,毛泽东一生办成了两件大事:一是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二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从而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他说:“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能为人民办成一件大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毛泽东“却起码办成了足以影响中国或世界历史进程的两件大事,他的伟大就可想而知”。

《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说:“自见之谓明。”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从来不讳言自己的错误,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一贯正确”。

毛泽东认为,他不是圣人,只是一个贤人。1971年11月,毛泽东接见武汉地区党政军领导人时说:“中国的第一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算一个贤人,是圣人的学生啊。”

毛泽东在各种场合公开承认自己犯过错误。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毛泽东说:“决议”把许多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我的缺点错误没有挂上,不是我没有而是没有挂,为了党的利益没有写上。这是大家要认识清楚的,首先是我。

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毛泽东说:“至于犯过错误,那也不是一两个人,大家都犯过错误,我也有过错误的,错误人人皆有,各人大小不同。”

在七大关于选举方针的报告中,毛泽东又说:“我今天也声明一下,我就是犯过许多错误的。”

建国后,毛泽东也多次谈到自己犯过错误。1961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诚恳地说:

“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

60年代初,毛泽东到湖南视察途中,对工作人员说:“我是人,是人就有错误。”

毛泽东始终认为,整个人类历史是由最底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的,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他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谁不了解这一点,谁就不懂得最起码的知识。”

这是毛泽东的谦虚品格,也是毛泽东的伟大之处。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3)

二、毛泽东对自己的志愿的评价

毛泽东的志愿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紧密相关的,一类是具有个人色彩的志愿和想法。毛泽东来自农民阶层,原来的愿望是当教员和新闻记者。

毛泽东来自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也就是拥有最多人口的农民阶层。从本质上说,他是农民的儿子,是从中国农村大地上走出来的伟人。他曾多次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小过的就是农民的生活。”

在他的身上,始终保留着这个阶层的生活习性。在他心目中,有着与泥土一样朴实无华的农民的思想感情。他与普通人民的脉搏息息相通。美国记者斯坦因认为毛泽东是“农民知识分子”,毛泽东是一个“穿着肥大裤子,操着浓重乡音、精力充沛的农民知识分子”。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教师,其次是记者。1921年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法”时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

50年代,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没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本想当一名教书先生。就是当名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

1956年,在一次与日本友人谈话时,毛泽东详细地说道:“我读的是师范学校,是准备当教员的。我做过小学教员,也做过校长。那时一心想当教员,并没有想当共产党员,后来反对军阀.,受到《新青年》的影响。……后来教员当不下去了,逼得我搞学生运动、工人运动,那时开始有共产党。”

人生多变幻,历史把本想当教员和新闻记者的毛泽东推到了风口浪尖,并将他铸造成中华民族的巨人。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4)

1961年8月,毛泽东在庐山上与卫士张仙朋聊天时谈到他有三个志愿:

“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遗憾的是,由于毛泽东所处的地位和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毛泽东的三大愿望没有实现。

但是,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毛泽东对祖国母亲河一一长江 、黄河的情怀。

毛泽东的愿望朴实无华,却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像美国友人斯诺对毛泽东说的那样:“在中国全部悠久的历史中,我不记得有任何人曾像你这样崛起于默默无闻的农村。不但领导一场社会革命获得成功,而且写下了这个革命的历史,制定出获得军事胜利的战略,阐明了一种改变中国传统思想的意识形态学说,然后在一种新的文化中实践了自己的哲学,这种新文化对全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5)

三、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但是,毛泽东对自己的著作的发表,对于“毛泽东思想”及“毛泽东主义”的表述一直采取极其慎重的态度,对建国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的宣传更为谨慎。

毛泽东认为,“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学术界一般认为,毛泽东思想至迟在延安时期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到1943年延安“整风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党的思想基本上得到了统一,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巩固。这时候,党内一些同志开始撰文宣传“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却认为自己的马列主义思想还没有成熟。1943年4月,他致信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段去鼓吹,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

虽然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在1927年及以后打破了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即“毛泽东主义”。但是,毛泽东反对抬高自己,不同意把毛泽东思想称为“毛泽东主义”,也不同意把自己与马、恩、列、斯并列。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6)

1942年“整风运动”期间,在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中,时常展开关于“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主义”的讨论。

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路》一文,写道:“毛泽东主义决不是什么农民主义、洪秀全主义,它是20世纪的中国无产阶级的理论和策略,是中国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科学武器,也是真正的三民主义的发扬者与执行者。”

1948年8月,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致电周恩来,表示想在华北大学成立典礼上提出“主要的要学毛泽东主义”,“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

周恩来转呈毛泽东,毛泽东当即复电不同意,指出:

现在没有什么毛泽东主义。因此不能说毛泽东主义。不是什么‘主要的要学毛泽东主义’,而是必须号召学生们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另外,有些同志在刊物上将我的名字和马恩列斯并列,说成什么“马思列斯毛”,也是错误的。

毛泽东认为:“如果并列起来一提,就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我们还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店好。”

在出版《毛泽东选集》的时候,毛泽东极为慎重,并且坚决不同意出版第5卷。《毛泽东选集》第5卷的清样早在1960年就编写完毕,但是毛泽东明确表示暂不愿出版。他多次表示,他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究竟行不行,还有待于更多的实践的检验。编好的清样本,他没有过目,也未能问世。

毛泽东还认为《毛泽东选集》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说,毛泽东思想“不是我一个人的思想,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写出来的,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7)

四、毛泽东对自己的性格的评价

毛泽东的性格是多元的,既坦率,又精明;既单纯,又复杂;既猛烈,又温和;既进取,又腼腆;敏感而又迟钝;谦恭而又高傲;像学者那样通晓古今,又像农民那样平易近人;绸致周到,明察秋亳,可又衣着随便,不修边幅;具有成就大业的耐性,而一旦需要当机立断,又决不坐失分秒。

“不信邪!”是毛泽东多次说过一句话,道出了毛泽东最突出的个性。

1947年8月,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900多人,指挥西北部队2万多人,在陕北与胡宗南的30万大军兜圈子,有力地支援了其它战场的斗争,鼓舞了全党全军的士气。在最困难的时候,毛泽东说:“不过黄河!放心跟我走,老子不信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8)

毛泽东用“不信邪”的精神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抗战结束后,国民党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要求民主的迫切愿望,积极准备内战。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内战。这时,国民党的实力占居绝对优势地位,单从军队数量上说,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只有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双方总兵力之比是3.4:1。武器装备差距更大。

党内外许多人对能否战胜国民党集团存在怀疑和顾虑。

毛泽东说:“蒋先生总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我不信邪,偏要出两个太阳给他看看。”

经过三年多的奋战,终于战胜了貌似强大的国民党蒋介石,在新中国的上空升起了一轮鲜艳的朝阳。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9)

毛泽东靠“不信邪”的精神成功应对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挑战。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烧到了鸭绿江边。出不出兵,敢不敢与世界头等军事强国较量,是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道难题。

毛泽东深思熟虑,断然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朝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终于迫使美国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毛泽东靠“不信邪”的精神顶住了苏联“老大哥”的压力。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要在中国建立海军联合基地和长波电台,并进而以建立联合舰队形式破坏中国主权,遭到毛泽东的断然拒绝,并讽刺苏联是“把俄国的民族主义扩大到了中国的海岸”。

1960年,赫鲁晓夫再次对中国施加压力,突然照会中国,立即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并逼我们还债。

在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问题上,毛泽东从来不让步,谁也休想让他低头弯腰。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10)

60年代,中苏论战开始,毛泽东以悠闲的语调告诉带来苏共中央信件的苏联人说:

“别着急,笔墨之战是死不了人的。起码有四件事我可以保证,不管你们怎么批评我们,天照样下雨,女人照样生孩子,草木照样生长,鱼照样在河里游”。这番话展现了毛泽东“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

毛泽东认为,自己身上有些虎气,也有些猴气。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写了一封至今仍为中外学者研究不透的信。在信中,毛泽东说:“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但也不是折中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身上同时融汇了两个极端相反的气质,充满了辩证法。

“虎气”可以理解为中国历史上法家的精神,类似于秦皇汉武一样雄壮、威武严厉、浑重豪放,有一种凌然不可侵犯之气。“猴气”则多少源于道家的思想,有着老庄一般的超凡脱俗,即兴随意、浪漫、洒脱,极具灵活性,可进可退,追求人生与世界的终极价值。毛泽东曾读了“六年孔夫子”,又一身兼有法家、道家两种气质,同时也受到墨家思想的明显影响。

毛泽东思想深处融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早年,毛泽东曾仰天长啸:“我是极高之人,又是极卑之人”。“极高之人”,显示了毛泽东的精神世界,就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极卑之人”,则显示了毛泽东为实现理想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墨家作风,即“短褐之衣,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情怀。

与虎气和猴气相对照,毛泽东还提倡要兼有松树和柳树两种风格。1944年春,毛泽东对南下支队的干部讲话时讲到:

要学会两种本领,头一个是松树的本领;第二个是柳树的本领。松树发育生长,不怕刮风下雨,严寒之中也能巍然屹立。松树有“原则性”,柳树插到哪儿都能活,一到春天,枝长叶茂,随风飘荡,十分可爱。柳树有“灵活性”。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松树的原则性和柳树的灵活性,缺一不可。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11)

同年10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对即将去前线的干部作报告,又一次讲到共产党员要像柳树那样可亲,像松树那样可靠。

毛泽东的性格给接触到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泽东坚持冷水浴几十年,到63岁时,还能畅游长江,高唱“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毛泽东决定“三不吃”(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过定量)整整七个月,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共度难关。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在43天的时间里,毛泽东与蒋介石前后谈了10次。当他知道蒋介石不吸烟时,平时一天要抽50支烟的毛泽东与蒋介石会谈时竟然没有抽过一支烟,令蒋介石及其下属大吃一惊。他们看到了毛泽东超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1975 年除夕,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在中南海见到了毛泽东,令年轻人吃惊的是,82岁高龄的毛泽东说起话来,依然飞动着活跃的思维,迸发出人类灵魂的火花,出人意料,令人震惊。走出毛泽东的书房,他们禁不住吐出一句话:“十里之外就能够呼吸到毛泽东的个性。”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12)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尽管毛泽东对自己的评价低调,但世人却给予他崇高的荣誉,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

毛泽东的政治传记作家美国人斯图尔特•施拉姆认为:“毛泽东是一位世界性的人物。在我们这个世纪里,毛泽东已经比任何人更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多数。毛是我们时代的巨人。”

巴基斯坦总理布托•阿里说:“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自我评价)(13)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2】陈述《对质疑毛泽东入党时间是1920年的回答》。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4】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6】薄一波《领袖元帅与战友》。

【7】石仲泉《与时俱进:胡绳学术晚年的新辉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