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工作碰到个问题,需要找第三方人员帮忙解决,同事对问题比较清楚,于是让他帮忙找人处理。同事就拉个小群,直接把问题发到群里就完了。待我回过神来,看到同事发来的消息,顿时觉得他就是个死脑筋,于是我私底下跟他说:“你找人帮忙,也不打个招呼,估计人家都不会理你。”于是同事才有礼貌地跟对方打招呼,跟人家说明前因后果,请对方帮忙处理问题。

伸手不打笑面人(伸手不打笑脸人)(1)

我们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找人帮忙处理。我们同事之间的称呼都很客气,大家都会尊称“XX工”,就是工程师的意思。或者会尊称一句“XX老师”,虽然我们并非教职行业,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既然需要对方帮忙,那对方在这一点上肯定懂得比我们多,尊声“老师”,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伸手不打笑面人(伸手不打笑脸人)(2)

所以,通常在寻求他们帮助的时候,我通常会先跟对方打个招呼:“XX老师,您好。”,然后再跟对方说明前因后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对方帮忙处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就算对方不协助,也会很客气地回复。

“请您帮忙”,“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做比较好呢?”,“您觉得这样做是否合理呢”,通过询问对方的意见或想法,然后一起商量,制定出解决方案,而不是以命令的口吻,或者摆出一副你理所当然帮忙处理问题的态度,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伸手不打笑面人(伸手不打笑脸人)(3)

人心看似复杂,其实也挺简单,你尊重我,我自然也会尊重你,这和年龄无关,身份等无关。很多领导者习惯给员工发号施令,但我通常不会这样,虽然我不是领导者,既是同事,就应该珍惜大家一起共事的缘分,有些工作,仅凭自己是很难开展的。

不管身在何种岗位,让共事者感到快乐,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这也就避免了无效的加班。那么,我们该如何营造轻松快乐的人际关系呢,就是让对方感觉到你在尊重他,在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不要让对方心怀不满,不满的情绪日积月累,最终会形成抵触的情绪,这种情绪最终也会在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

伸手不打笑面人(伸手不打笑脸人)(4)

那么,我们如何消除对别人的不满情绪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不要太多,期望不要太高。“这个人应该......”,或者“这个岗位本来就应该......”,其实这些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幻想出来的。对别人要求太多,让他人如何承受?

道理很简单,想让对方尊重自己,自己当然要先尊重对方,想要对方理解你,自己也要先为对方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