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费尔南多·波特罗作品
从除夕夜到大年初四,保持好“按兵不动”的原则,我们在饭桌上度过了大部分时间,一不小心体重一路失控“激增”。过去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看三公斤”。而我们的问候方式也从“新年好”,不知不觉地演变成了:“胖了几斤?”
不用担心,“胖”之美源远流长。对于史前人类来讲,“女神”的标准大同小异:突出地表现了女性的生理特征和生殖特征。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是“史前维纳斯”的代表作
在那个茹毛饮血、食不果腹的年代,判断一个女性地位高低的标准,就在于其生育能力是否强大。只要能生孩子、多生孩子,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就很美。
到了古典时期,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由于人类文明的约束力,包括宗教、道德观、法学概念等制约,人类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渐渐趋于女性本来的面目。
拉斐尔画的那些圆润、丰满的圣母形象,给人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充满人性的光辉。
人们开始对远古时期夸张的女性形象感到排斥,更欣赏健康和趋向于自然的造型,虽然也是“丰满”的女性形象,但更多的是在强调女性身体的匀称、健康。
鲁本斯创作的女性形象
到了16、17世纪,贸易的发展使得经济趋向繁荣。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物欲高于精神需求,大家开始寻求一些充满视觉刺激的图像。在这种需求下,画家创作的女性形象更多的具有肉欲和情色意味。
布歇创作的女性形象
到19世纪后,艺术发展得越发迅速、多样。以前的艺术家还可能受制于委托人的要求,不敢在绘画作品中加入过多个性和情感的笔触。但到了这个时期,艺术家可以更加自主、自由地去创造。对于丰满女性形象的塑造,也从之前的实用性扩展到了非实用与形式性。在这些女性形象的背后,往往隐含艺术家本人的思考和诉求。
尤其是以肥胖造型的绘画和雕塑著称的艺术家费尔南多·波特罗。在他的画笔下,无论男女,每张面孔的表情、长相几乎如出一辙,体型也都是圆圆滚滚。并且各个主题都不同,颇具卡通诙谐的味道。
艺术家用一种肥胖的感觉重新演绎了大名鼎鼎的《蒙娜丽莎》《阿尔诺芬妮夫妇像》等名作。尽管玩味《蒙娜丽莎》从杜尚开始就已经被很多人不断演绎,但他画的这个胖嘟嘟的《蒙娜丽莎》显得既天真又诡异,这是画家对蒙娜丽莎那种微笑的探源,他向经典名作致敬的行为展现了一场不同时期画家之间的对谈。
当有人问到波特罗为什么要选择胖子作为他作品的主要形象时,他回答道:“我画的不是胖子,而是想通过现实题材来表达一种体积带来的美感。艺术是变形和夸大的,不只是人,我画的动物、水果、乐器也都是胀鼓鼓的。”
《十二岁的蒙娜丽莎》
《Santa Justa》
Ballerina - Dancer
65cm x 25cm x 41 cm
作为土生土长的哥伦比亚艺术家,波特罗的作品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体现了哥伦比亚的文化风格。
波特罗小时候很少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直到十九岁那年他才离开自己的故乡——麦德林。“我是一个生长于第三世界的艺术家。从一开始,我就以一种带有新鲜感的视觉经验来接近和观察我周围的事物。”
然而他又如此迷恋古典艺术。
《Cavallo》
《On a Stroll》
《Man on a Horse》
《Fernando Botero: Select Inventory from the 1960s-1970s》
《Stillleben mit Spiegel》
二十岁后,他去了他向往已久的欧洲。
他去了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学校学习。在普拉多博物馆,他看到了许多大师的作品,便开始临摹。他觉得从大师的作品中获得一生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他临摹了诸如提香、丁托列托和维拉斯贵支等人的作品,同时,这也都是他作品重要特色一个组成部分。
在西班牙停留一年以后,波特罗去往佛罗伦萨。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非凡的时期,在意大利,波特罗这种过度肥大造型的这种品味被人们所认可。这也是他后来内心坚定自己风格的最初理由。
《Bodegon con sopa de arvejas》局部
《Nuestra Señora de Nueva York》
《Still life with watermelon and oranges》
意大利的绘画艺术对于波特罗一生的创作热情始终有着很大的影响。
他热衷于古典大师作品,因而导致他一系列对于古代大师作品的“临摹”。他擅长在名画里加入自己的特色和想法。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重新演绎,不仅让被世人所认识,也让他个人的符号得以逐渐走向成熟。
《Woman with Mask》
《Two Women》
《A Party》
在各种聚会里,在各种私人小空间里,在树林里,在海边,他把他周围熟悉的人与物与事毫不隐瞒地呈现在他的作品里。
《In The Park》
《Still Life with Fruits》
《The Arnolfini Portrait》 (based on van Eyck's orginal)
他关于人物形象的描绘,完全背离了现实人类的外观,画面中的人物角色的心灵亦然。他们俨然成为一个模型:一群臃肿的、长着成人面孔的大孩子。他们本身感觉不到欢乐,也感觉不到痛苦。他们只是瞪着一双双茫然若失的眼睛看着画面之外或斜视彼此。看上去他们是不眨眼睛的,他们的眼睛是睁着的,给人的印象像是一群盲人。在我们看画的同时,又会感到一丝的滑稽。
波特罗在近二十余年的创作中,开始转向对社会事件的反应与批评。然而他说,这类题材的作品均不出售,他不要以这种对社会批判的题材而盈利。
《Trapezist》
《The Musicians》
《Mujer a Caballo》
《Donna Seduta》
现在,他的很大部分作品成为世界各地收藏家的热门淘金品。他被认为是哥伦比亚国家的荣耀和人民信仰之父。
我们总是习惯于优雅,乃至优雅到病人般的虚弱……习惯意味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适应,而波特罗要以绝对的方式篡改我们对美自以为是的认识。当代绘画艺术因波特罗一个人的肥胖爱好增加了重量。这是他一个人的世界,没有参照物,极端个人的风格化,使艺术家得以脱离日常法则,无法以“我们”的标准来判断 “他们”。
其实,无论是古典绘画还是当代艺术,胖胖的形象总有一席重要之位。胖既能够表现一种积极、良好的审美趣味,同时也可以成为当代艺术家们传达思想的一大重要元素。但愿有一天,胖美人的概念能从小众艺术家的表现中真正走入到大众的观念里去。只要不影响健康,我们就开心地吃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