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的上海,有一个名存实亡的帮派叫做青帮,青帮里有两个小喽啰,一个叫马祥生,另一个叫叶焯山。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

这两人死于上海解放期间,这两人被行刑时可谓是万人空巷,上海的百姓将行刑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们的口中大喊着:“为民除害!为汪先生报仇!”由此可见二人的名声是有多臭,人人都恨不得抽其二人肉筋,挫骨扬灰。

“冤枉!我冤枉啊……”死刑当头之时似乎犯人都爱喊冤枉,马、叶二人不仅嘴里喊着冤枉,簌簌发抖的两腿之间早就浸湿了,此刻当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见台下几个带着帽子身着褂子的人猛地一抬头,他们早就接到命令,若是二人伏法便不出面,若是喊冤则立刻枪杀二人。但被人群裹挟的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只见马祥生扯破了嗓子大喊到:“是杜月笙安排的,汪寿华是他弄死的!”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2)

这一嗓子可不得了,第二天这个消息便登上了报纸,几转之下报纸到达了中国香港。香港一个叫杜月笙的老人一看到标题,顿时被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太师椅上,他的眼睛就如同失了焦一般,口中神叨叨的絮叨着:“完了,完了。”

数月之后,杜月笙死于中国香港,终年63岁……

逐出家门,青帮头目

对于杜月笙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略有耳闻,在如今依然还有很多关于杜月笙的电影,例如周润发和黄晓明主演的《上海滩》。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3)

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影视作品里的杜月笙有着侠义之气,还有深深的爱国情怀,但当抛开影视作品再去细看杜月笙这个人时,却会发现这个人很是复杂。

给杜月笙积极正面评价的人们认为,杜月笙在日寇侵华期间为百姓和国家尽了力,在1937年军队缺乏大量物资的情况下他在上海筹办后援会,共为救国筹得150余万元,在当时那可是笔救命钱。

有正面则就有背面,杜月笙在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合作期间贩卖鸦片烟土,让无数当时本就贫困的家庭直接支离破碎,杜月笙更是与国民党情报局负责人戴笠为虎作伥,残害无数仁人志士。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4)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江苏省川沙厅高桥镇的一个贫穷人家,母亲在他四岁时离世,父亲在其六岁时离世。

被外祖母接着照顾的杜月笙上了半年私塾便辍学了,那时候的中国可谓是满目疮痍,本还对杜月笙有些期盼的外祖母,无奈之下只能让杜月笙的舅舅拿了些钱,让杜月笙去做起了油条早餐的生意。

但杜月笙不学好,他不爱经商爱赌博,当时年仅13岁的杜月笙,在高桥镇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赌场,每日输的钱还没有每天早餐铺子挣的钱多,杜月笙入不敷出的状态渐渐被舅舅察觉,一气之下将杜月笙赶出了家门。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5)

可谁想杜月笙虽然贪赌,但他也有一个长处,那就是处理人际关系。被赶出家门的杜月笙做过水果摊小工,也做过码头装卸小工,日子一天天熬着过的杜月笙将目光盯上了上海青帮。

常在上海码头跑的他靠着人际关系找到了陈世昌,花言巧语之下,陈世昌将杜月笙收为义子,至此杜月笙拜入了青帮。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6)

烟土贩卖,打架斗殴,欺行霸市成为了杜月笙入帮后的工作,花言巧语、头脑灵活的杜月笙被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赏识,后因黄金荣开罪军阀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杜月笙不顾生死出面沟通,最终与黄金荣拜为结义兄弟,1926年杜月笙正式成为上海青帮头目。

在上海权势滔天的杜月笙不再是高桥镇的一个穷小子了,为了让别人看不透自己的底细,汉字不识几个的杜月笙苦练自己名字的书写,出入陌生场合的他更是惜字如金,造成了人们对他的错误认知,以为他是一位有知识有内涵的帮派头目,浑然不知他只是一个草莽之徒。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7)

但草莽有草莽的好处,知识太多了反而容易造成人在选择时的犹疑,杜月笙知道黑社会的老一套在军人和政客的眼中简直就是一个小虫子,就像自己的结义兄弟黄金荣一样,谁管你在上海有多厉害,一个军阀的儿子就能轻易的收拾你,要你像狗一样道歉哈腰便立刻点起头来。

杜月笙很快就选定了自己的靠山——蒋介石。

上海起义,阳谋阴谋

北伐战争进军一切顺利,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班子看到了上海当地高涨的群众热情,在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开会后确定了上海武装起义的时间和领导人员,其中主要成员包括:周恩来、赵世炎、汪寿华等人,起义时间定于1926年秋。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8)

起义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中国有句古话叫事不过三,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商定的起义在前两次都以失败告终,汪寿华等人将失败原因进行整理反思,将所有力量全部集中于1927年3月21日,此次武装起义为第三次武装起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1927年3月21日,枪声炮声响彻上海,有着精心准备的工人起义团和地方军阀激烈交战,汪寿华则作为代表被安排去联络北伐军白崇禧部队进行增援,确保第三次起义能够拿下上海。

但接到蒋介石命令的白崇禧不为所动,他要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渔翁,他嘲笑汪寿华、周恩来等人的不自量力,蒋介石早就料到了他们有这一手,此次不仅要把上海军阀打垮,还要把当地共产党组织起来的起义人士全部消灭。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9)

聪明反被聪明误,收到支援请求却不进城的白崇禧再难进城了,起义成功的号角在上海上空响起,当天上海便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武装起义负责人汪寿华当选为临时政府委员,没了进城理由的白崇禧部队,只好在城外驻扎生起了闷气。

“饭桶!饭桶!一个上海都拿不下!”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气得捶桌,想做渔翁的他栽在了鹬蚌的手上。

“司令,白长官那边没法子不代表就没其他办法了呀。”蒋介石身边的参谋有一计献给蒋介石。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0)

“哦?什么办法?”参谋的这句话成功勾起了蒋介石的兴趣。

“我有两计献给司令,一个为阳谋,一个为阴谋。阳谋其实很简单,那便是接见汪寿华,看能不能从他那里掌握到工会,这样眼前的武装不就变成国民军武装了吗?到时候白长官进不进去都无所谓了。”

“接着说。”

“另一个方法则是先让人搅乱工会,那边的地头蛇杜月笙对我们很忠心,这件事完全可以交给他来办。”

“但要是没有搅乱呢?”

“那便让杜月笙找个机会杀了汪寿华便是,这样也能测一测杜月笙对党国的忠心,若是他和共党有私下联系,那么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出他的端倪了。”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1)

1927年3月27日,蒋介石以北伐军总司令的身份面见汪寿华,两人相见之前,上海区委极力劝阻汪寿华前往,他们担心汪寿华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只要汪寿华进到了蒋介石的府中,那生死大权可都由蒋介石说了算了。

“我必须去!我不怕死,如果这次见面我不去,后面他会找到无数的理由来刁难刚成立的上海临时政府。打军阀的时候他按兵不动,现在果子熟了他便来了,我倒要看看他是要了我的命还是要回了上海!”一身胆气冲天的汪寿华言罢便只身前往面见蒋介石。

英勇就义,卸磨杀驴

蒋介石和汪寿华的见面不是很正式,蒋介石的卫兵将见面场地看管的极严,在确认汪寿华一人到场后便对其进行了搜身,几经折腾后,汪寿华才见到脸上挂着狐狸假笑的蒋介石。

“寿华,我知道你对我有成见,在你的心中我是国民党,你是共产党,但谁又说过国共不能相融呢?民主的国家可以允许有多个政党,中国那么大,两个政党都容不下吗?”蒋介石“推心置腹”的对汪寿华说到。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2)

但显然蒋介石自以为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失效了,对于当时对政局极其敏锐的汪寿华看来,蒋介石的话语充满了谎言,虽然后续二人没再聊这一敏感话题,但汪寿华依旧能感受到蒋介石对于中共的抵触心理。

宴席来到收尾阶段,眼看着没甚进展的蒋介石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不再去假惺惺的慰问汪寿华及其武装团队了。

“工会是工人的代表,但你们现在人数达到了2700多人,我听说机枪都有20多挺,步枪有4000支之多。工人就该做工人的事情,既然有了武装那便应该听军事当局的指挥嘛。”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3)

蒋介石说完后给汪寿华了点时间,但汪寿华直到临走都没给予蒋介石答复,看着汪寿华离开宴席的背影,眼角微跳的蒋介石让手下给杜月笙传话:准备乱工会,杀汪寿华。

杜月笙收到蒋介石的消息自然答应的很是爽快,但他心中对于杀汪寿华还是有些犹豫的,因为汪寿华代表的是上海临时政府,同时汪寿华在上海的影响力巨大,在青帮里都有无数的热血青年支持着汪寿华。

乱工会很简单,青帮里随便找点喽啰便能做点手脚,可杀汪寿华还需要谋划一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并且不让帮中兄弟知道,杜月笙找来了四个人,他们分别是:芮庆荣、高鑫宝、马祥生、叶焯山。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4)

这四人都是杜月笙在青帮中的亲信,而且在找到四人时,杜月笙给他们许诺了巨额的钱财和后续应对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封住了四人的嘴巴,万万不能将杜月笙杀汪寿华一事传出。

这四个喽啰对于当时的杜月笙,自然就如同当时的杜月笙对蒋介石一般忠心,将自己身家性命都无条件给与了对方,汪寿华难逃一死了。

1927年4月10日,杜月笙将请帖递到汪寿华家,表示第二天将在自家宅院宴请汪寿华,感谢其为上海做出的贡献。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5)

其实汪寿华知道杜月笙心怀鬼胎,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杜月笙怀的是杀他的决定,汪寿华想着自己和青帮平日也多有交际,便欣然接受了宴请。

可上海区委那边却嗅到了不寻常,因为根据当时中共高层的信息,与国共签订了合作协议的蒋介石,有撕毁协议的征兆,若情报准确的话,那杜月笙极有可能对汪寿华下死手。

拗不过中共的担心,汪寿华接受了由中共党员李泊之的陪同,但当汪寿华准备进入杜月笙府中时,汪寿华却让李泊之在外等待,若是他没能在一小时内活着出来,那便尽快通知党组织做好国共决裂的准备。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6)

这一别便是李泊之和汪寿华的永别,26岁的汪寿华在进入杜月笙府中后被杜月笙安排的四个手下捆绑装入麻袋带到了沪西枫林桥。

若是一枪打死掩埋也能图个痛快,可不知是杜月笙提前安排、还是四人残忍至极,他们竟然将清醒的汪寿华直接活埋了,26岁的汪寿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1927年4月11日中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7)

杜月笙甘为政客之狗,行不义之事,在苟延残喘到1946年后,杜月笙迎来了蒋介石对他的清算。屡遭打压的杜月笙此刻又摇着尾巴找到了当时的共产党乞怜,但共产党方面给予的回复极其微弱,心中装着脏事的杜月笙知道自己难逃清算,于1949年5月长期定居香港。

芮庆荣高鑫宝二人死于战乱,马祥生叶焯山二人在1950年冬受刑于沪西枫林桥,被供为主谋的杜月笙听闻后卧床不起,于1951年8月16日病逝于香港,终年63岁。

上海被杀(上海处决两位犯人)(18)

杜月笙一生用尽心机周旋于政治之间,晚年的他惨遭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卸磨杀驴,一生真可谓是可悲可叹,本就是个恶习缠身的小混混,却一直做着鸡犬升天的美梦。埋葬汪寿华的沪西枫林桥是英雄冢,杜月笙即便是做了亡灵,也逃避不掉跪在汪寿华墓前的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