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顾名思义,心房发生了“颤动”,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几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和部分非器质性心脏病可见。

房颤是一个增龄性疾病,即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

在整体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在40~50岁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5%,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可达8%~13%。

房颤最典型的症状为心悸,多数患者会描述为“心跳的厉害”、“心脏乱跳”、“心脏跳到嗓子眼了”等;但是也有20%~30%的患者没有症状,尤其是已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患者,也需及时重视。

心脏跳动频繁是房颤吗(心脏经常砰砰跳)(1)

房颤的分类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与永久性三类。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首诊房颤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

持续时间>7天,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

持续时间>1年,不能终止或终止后又复发

初次发作的房颤

特点

能自动终止

非自限性,难以自动转复到窦律

难以转复为窦律

短时间内可自行终止

治疗

预防发作;发作期控制心室律

恢复窦律;抗凝治疗

控制心室率;抗凝治疗

控制心室律:转复窦律

房颤有哪些危害?

1)影响生活质量

很多房颤患者可有胸闷、气短、疲倦、呼吸急促、发作性头晕、晕厥及晕厥前兆、胸痛、心悸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并且患者担心房颤有可能随时发生、担心房颤对健康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以及担心治疗中抗凝药的不良反应等造成患者心理负担。

2)容易导致栓塞事件(尤其是中风)

房颤发生时,心房收缩活动失去规律,心房内血流紊乱,容易有血栓形成、附着,血栓脱落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可导致体、肺循环栓塞,引起脑梗死、肾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者外周动脉栓塞,最常见的是脑栓塞,即人们常说的“中风”,致残、致死率高。

3)增加心衰发病率

房颤使心衰患病率增加3倍,且加重心衰的症状。心率过快引起心慌不适,且因心脏收缩活动失去协调性,每次跳动泵出的血量减少,诱发血压下降、心绞痛,甚至心力衰竭。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并形成恶性循环。

4)增加死亡率

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功能受损,心力衰竭,产生的血栓容易导致中风,增加患者死亡率。房颤患者病死率约为健康人群的2倍。

“房颤患者一旦发生中风,危害更加严重,致残率、复发率更高。”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多关注有关房颤的知识,做好预防;对于已经出现了房颤的患者,应该及时到正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就医,不可拖延时间。

如何自查是否有房颤?

心脏跳动频繁是房颤吗(心脏经常砰砰跳)(2)

心脏跳动频繁是房颤吗(心脏经常砰砰跳)(3)

房颤早期症状不明显,但简单的摸脉搏就能让它们露出“马脚”。每个成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定要学会摸脉搏,还要当习惯来培养。

健康人在休息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在60~100次。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会转化为脉搏的一次搏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实际上就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房颤发作时有非常显著的脉搏特点:一是脉搏跳动次数增快,每分钟脉搏跳动高于100次,二是脉搏跳动很不整齐。这两个特点都非常容易识别,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人也可以分辨出来。每次摸脉搏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分钟,一旦发现异常,应尽早到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

心脏跳动频繁是房颤吗(心脏经常砰砰跳)(4)

远离房颤怎么做?

虽然,房颤的发生机制研究尚不明确,但综合管理合并症,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房颤发生。

1.限制饮酒

几十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饮酒与房颤之间的关系,房颤因此曾被称为“假期心脏综合征”。饮酒量与房颤风险间呈线性相关。如果能够避免不健康饮酒,一部分人可以避免房颤发生。

2.加强锻炼

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体力活动及心肺功能与房颤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心肺功能与房颤风险呈线性相关。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项目可有效预防房颤。

心脏跳动频繁是房颤吗(心脏经常砰砰跳)(5)

3.心理平衡

不良情绪与房颤风险之间呈强相关。易怒、敌意性格和愤怒可使男性发生房颤的风险分别升高10%、30% 和 20%,紧张可使房颤风险升高 24%。不良情绪(愤怒、压力、急躁、焦虑)使房颤发作风险升高 3~6 倍,而幸福感有保护效果。干预不良情绪可降低房颤风险。

4.戒烟

吸烟与房颤独立相关。吸烟者房颤风险增加51%。若吸烟者成功戒烟,可以避免高达 12% 的房颤患者发病。

5.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据估算,如果每个人都达到理想体重,可以预防18%的房颤病例。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可明显降低房颤风险。体重平均减轻 14.3kg,房颤症状及严重程度、房颤发作累计时长及次数均明显改善。

6.控制血压

高血压与房颤线性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mmHg,房颤风险升高1.1倍。高血压患者强化血压控制,可明显降低房颤风险。

7.控制血糖

糖尿病与房颤风险之间也呈线性相关。糖尿病患者的房颤风险升高 34%。预防糖尿病可能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降低房颤风险。

8.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大量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多种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包括房颤。OSA 与房颤之间有因果关系,OSA 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小样本研究证实,伴OSA 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减少房颤再发。

9.预防心衰

心衰与房颤之间互为因果。约 1/3的心衰患者可发生房颤,反之,1/3 的房颤患者将出现心衰。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病对于房颤的预防非常重要。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