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避雷针是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富兰克林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这个金属线末端拴着一串铜钥匙。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将手接近钥匙,钥匙上就迸出一串电火花,随即,他的手上有麻木感。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这就是著名的风筝实验。这次实验后,富兰克林认为,如果将一根金属棒安置在建筑物顶部,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那么所有接近建筑物的闪电都会被引导至地面,而不会损坏建筑物。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避雷针果然能起到避雷的作用。避雷针的发明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起初,避雷针的发明引起了教会的反对,他们认为,装在屋顶的尖杆指向天空是对上帝的不敬,是要受到上帝惩罚的。然而,一次雷雨后,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高楼却平安无事,避雷针才终于被人们广泛接受。

在地球发展科技走向宇宙的(地球之最科技篇)(1)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