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2022年的安徽中考语文考试结束以后,学生发表感言:我背熟了中考篇目的61篇古诗文,却输给了一首小学二年级的古诗!

小学唐诗300首题目(一首小学二年级唐诗是怎么难倒一票中学生的)(1)

到底是哪一首小学古诗成为了中考的拦路虎?

答案是——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不难啊!怎么会写不出来呢?

小学唐诗300首题目(一首小学二年级唐诗是怎么难倒一票中学生的)(2)

虽然这是一首小学学习的古诗,但是中学阶段也是提到过的。这和“鹳雀楼”的名气有关。

鹳雀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号称“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

鹳雀楼出名原因有三:

一因其历史。相传北周宇文护为了镇守蒲州,守住关隘,在今天山西永济城的黄河边建造了一座三层的戍楼,以作军事瞭望之用。由于此楼紧靠黄河,有种食鱼鸟经常成群结队地栖息于此楼之上,此鸟长得和仙鹤相似,但顶不红,嘴尖而腿长,毛呈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所以得名“鹳雀楼。

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蒲州府志》

小学唐诗300首题目(一首小学二年级唐诗是怎么难倒一票中学生的)(3)

二因其排名。中国历史上的名楼最出名的莫过于“四大名楼”。四大名楼分别是山西永济鹳雀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

三因王之涣。王之涣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及第,曾任冀州衡水县主薄,相当于县政府的秘书长。但是他没有逃脱大多数不得志文人的命运,因遭人诬陷而被罢官。从此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在漫游期间写下了《等鹳雀楼》这首诗,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成为千古名句,更是带火了鹳雀楼。

小学唐诗300首题目(一首小学二年级唐诗是怎么难倒一票中学生的)(4)

按道理说初中毕业生被这首诗难倒不应该啊!

背不出来总有原因的!

很多孩子背古诗都是把诗题和诗歌内容分开的。或者说很多孩子背古诗,更习惯于只背诗歌不背诗题。

所以到了中学,很多孩子还记得很多小学学过的古诗,但是诗题都想不起来了,或者只记得诗题而忘记诗歌。

小学唐诗300首题目(一首小学二年级唐诗是怎么难倒一票中学生的)(5)

背诗题其实不难,所以容易被忽视!

背诗歌也不难,因为作诗有套路可寻!

唐诗的基本套路,先叙事或者描写,再议论或者抒情。

不信你看《登鹳雀楼》

先写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再议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学唐诗300首题目(一首小学二年级唐诗是怎么难倒一票中学生的)(6)

如果说中学没接触过《登鹳雀楼》也不尽然。因为名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出名。

王勃的《滕王阁序》因“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出名。

崔浩的《黄鹤楼》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而出名。

下次有人再问你《登鹳雀楼》因什么而出名,你一定会说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下好了,诗歌和诗题一起都记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