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会害怕面对选择吗?

当代社会,似乎有不少人都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总是陷入纠结,选择十分困难。因此,“选择困难症”一词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在日常生活之中,有许多选择困难症“患者”每当面临抉择,就会变得焦虑不安,难以快速做出选择和取舍。

有些时候,可能仅仅是为了今天穿哪件衣服、吃哪家饭菜等小事,也有可能是纠结于要不要跳槽到更好的单位,究竟选择谁成为自己的伴侣,选择哪所大学等大事。

他们往往会因为过久的纠结,难以做出决定,而错失机会。

在你迷茫的时候怎样做选择(如果你总是陷入纠结)(1)

实际上,从心理的层面来说,他们的纠结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一种内耗效应(Internal friction effect)的体现。

内耗会使人们的做事效率降低,甚至是难以决策。与此同时,也会消耗个人的精力,最终得不偿失。

所以,这种心理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完美主义陷阱

根据研究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ist)面对选择时,都会感到困难和纠结。

这类人的特点,就如他们的代名词——追求完美,他们无法接受那些存在“缺陷”的事物。

然而,在整个宇宙中,哪里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呢?

那些看起来光滑的镜子,通过无数倍放大后,也能够看到凹凸不平。可是,完美主义者们始终坚持追求他们心中的“完美”。

在你迷茫的时候怎样做选择(如果你总是陷入纠结)(2)

这类人往往会因为对自己的成果或成绩不够满意,而陷入不停修改的循环,直至失去耐心。

他们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可是当他们发现“有缺陷”的现象时,就会降低对兴趣程度。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完美主义者们通常具有强迫性思维,严重者便成为我们常说的“强迫症”。

并且,完美主义者们也很难做出选择。

老话常说:“有舍才有得”,所以当面临一些重要抉择时,我们应该怎样取舍呢?

通常人们都会选择将相对不重要的、或是难以达到的一方放弃,从而选择更重要、更容易完成的事情。

可是,在完美主义者看来,一切的舍弃都意味着不完美,所以他们在面临抉择时会感到异常焦虑和纠结。

在你迷茫的时候怎样做选择(如果你总是陷入纠结)(3)

当然,完美主义者也有很多优点,他们能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极高的效率都是比普通人优秀的,选择困难症只是他们的一种行为外在表现罢了,或者也可称之为完美主义的圈套。

席娜·伊加尔(Sheena Iyengar)曾对自己的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实验。

她给不同的两个班级布置了论文题目,内容要求与心理学相关。所有学生从一定数量的论文题目中选择出自己想要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论文的书写。其中,有所不同的是,席娜·伊加尔给一个班布置了6个论文题目,而另一个班则布置了30个。

待到作业提交日期,她诧异地发现,仅有6个论文题目的班级学生要比另一个班级的学生完成得好很多。这似乎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在人们的认知里,会认为拥有更多的选择,就能够从中挑到最好的那个。

可是,根据此次研究实验表明:当可供选择的东西越多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更难选择。

在你迷茫的时候怎样做选择(如果你总是陷入纠结)(4)

人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通常会逐个分析比较,最后从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佳的一项。所以,选项越多,人们就要花越多的时间去分析比较,反倒难以做出抉择。

那些目标足够明确的人,通常不用做出过多的选择,因为他们能够坚定自己的发展道路。

反而是那些处于迷茫中的人,会觉得有很多的选项等待他们选择,所以很难从中进行挑选。那些没有什么目标的人,即便已经做出了选择,也会想要再回头比较一下。

然而,若是做出了不正确的决定,他们就会感到十分的懊悔和自责,自信心也会因此受挫。

最重要的是,当他们再一次面对抉择的时候,就会充分吸取上一次的经验教训,从而导致他们更加的纠结和谨慎。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很多人就会开始逃避选择,这便是“选择困难症”产生的原因。

在你迷茫的时候怎样做选择(如果你总是陷入纠结)(5)

如何摆脱?

若想摆脱这样的心理状态,首先要充分的了解自己,明晰自己的优缺点。

其次,要明白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事物,每项选择的存在都有其道理,不必将时间耗费在这些细枝末节上。

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也是追求完美的必经之路。

最后,树立自信心。当面临突发状况时,我们更该坚信自己选择。

开弓没有回头箭,选择一旦做出,便没有退路。与其回过头再三比较,不如放眼当下,憧憬未来,将宝贵的时间倾注于完成的过程中。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