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灭亡过程(东吴后期统治残暴)(1)

三国地图

如果问你三国灭国的顺序,也许你首先会想到蜀吴魏。但实际上,这个顺序是错的,真正的顺序是蜀魏吴。这是因为蜀汉灭亡是在公元263年,而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曹魏已经被西晋取代了,东吴的灭国时间推迟到了公元280年。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东吴是最后一个灭国的呢?

东吴灭亡过程(东吴后期统治残暴)(2)

三国地图

这事还得从赤壁之战说起......

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是奠定三国鼎立的标志之一。曹操大败,使得曹魏在军事上暂时失去优势,哪怕之后的汉中之战,曹操也败给了刘备。所以赤壁之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曹魏方面的军事实力不足,是没办法消灭蜀汉、东吴任何一个势力,三国进入了相持阶段。

东吴灭亡过程(东吴后期统治残暴)(3)

赵云长坂坡救阿斗

汉中之战之后,蜀汉跟东吴发生了夷陵之战。本来曹魏是可以乘机得渔翁之利的,但蜀汉与东吴及时收兵,没有进一步发展战争,所以曹魏也没有可乘之机。而这个时候,曹丕也刚刚继位,需要时间来稳定朝政。但是这里又有新的麻烦出现了......

东吴灭亡过程(东吴后期统治残暴)(4)

刘备关羽张飞

刘备白帝托孤给李严、诸葛亮,诸葛亮逐步掌握军政大权,开始了五次北伐。尤其是227年以后,诸葛亮进攻的步伐十分紧凑(一般都隔了一两年),每次都来势汹汹。所以对于曹魏,不得不分出大量的兵力在关陇一带,以遏制住诸葛亮以攻代守的攻势。所以曹魏没有能力集中兵力南下,对付东吴也主要是防守为主。

东吴灭亡过程(东吴后期统治残暴)(5)

白帝托孤遗址

而不久曹魏内部又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曹丕只当了14年皇帝就病死了,皇位落到了年轻的魏明帝曹叡身上。而这个曹叡皇位也没坐多久就死了,曹魏出现了两大集团的分裂--司马集团跟曹氏集团。特别是在247年以后,双方的矛盾斗争加剧,自然也是无暇南下伐吴。而且在兴势之战中,曹爽还大败,损失了很多兵力,自然也没办法分出更多的兵力去打东吴。而且曹魏还要继续分出大量的兵力,防住蜀汉。

东吴灭亡过程(东吴后期统治残暴)(6)

司马懿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虽然诸葛亮早已经不在了,而且蜀汉姜维北伐规模也小了,但是曹魏内部也相继出现了多起反对司马家的反叛起义。所以虽然曹爽已经落败,这些忠于曹氏或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反叛势力,也不成气候,但也对司马家灭蜀有很大影响。著名的淮南三叛,就极大程度拖累了司马家。而且期间东吴方面比如诸葛恪,还乘机来骚扰,也影响了司马家的战略部署,推迟了灭蜀之战。所以一直到261年开始,司马家才能腾出大量的兵力部署灭蜀之战。

东吴灭亡过程(东吴后期统治残暴)(7)

司马炎

但是在灭蜀之战的过程中,司马家必须集中兵力,不能同时兼顾伐吴,所以东吴得以苟延残喘。虽然这个时候的东吴,已经内部很不稳定了,但防住他们对于司马家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至于同时灭吴,就有点难了,毕竟国力不允许。而且蜀汉灭亡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期间还出现了邓艾、钟会、姜维等一档子事,更加说明先稳定战果的重要性。所以司马家没有杀后主刘禅,而是好好养着。

东吴灭亡过程(东吴后期统治残暴)(8)

刘禅

到了265年以后,即使是司马炎称帝了,还是需要花时间安抚内部。将内部安定之后,统一了各方的认识,确认曹氏不再有残余势力,这才能放心实行灭吴大战。所以这也是东吴一直到了280年,才灭亡的真正原因。而且关键是东吴后期唯一的超级将星陆抗(陆逊的儿子)死了,东吴再也拿不出像样的大将了,无法抵御西晋二十多万大军。

三国时代90多年的分裂局面,最终统一,都是各方势力的博弈过程。实力之间的比拼,此消彼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