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北京市民李一凡的夜生活异常丰富——去珐琅厂体验手绘景泰蓝、到南宫五洲植物乐园感受“小动物奇妙夜”,在首都剧场观看京味儿浓郁的话剧《玩家》。这几天正赶上篮球世界杯,他又邀上三五好友到五棵松华熙广场喝着啤酒观看大屏直播。

自7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点亮夜京城13条措施”以来,多种形式的“夜经济”在北京升温。不只是深夜食堂,博物馆开放夜场、图书馆延长闭馆时间、公园开放“夜游”线路……

北京正借着“夜经济”东风,重构夜间消费形式,改变以往“北方没有夜生活”的偏见。

北京不需要门票逛吃的地方(夜经济只有深夜食堂)(1)

华熙LIVE·五棵松,观众通过大屏幕观看篮球比赛。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镜头1

外摆上街 三里屯慢下来

在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曾被禁止的规定正悄然突破,比如商家“外摆”布设,设置合规、舒适的外摆摊位,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夜京城”,成为开放式街区激发夜间消费潜力的一剂“良方”。

8月初,三里屯率先试点商家“外摆”,在业态形式上,由曾经较为集中的餐饮领域向零售、休闲时尚、生活方式类领域拓展。漫步在三里屯街区,3.3大厦、太古里楼下的露天餐位大多满员。

王府井步行街,一家家店铺支起伞棚、摆上桌椅,几乎座无虚席。老字号吴裕泰店外可喝到解暑的冷泡茶,百货大楼前能品尝到满记甜品,洋快餐肯德基门前也设立了外摆区,食客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订餐。北冰洋和义利的外摆小店人气最火,这里销售的北冰洋汽水、袋儿淋、双棒冰棍儿,还有老北京瓷罐酸奶,吸引顾客排队购买。

“逛累了,随便找个地方一坐,喝点饮料吃点甜点,感觉生活都慢下来了。”市民吴女士说,记忆中王府井大街上也曾设立过水吧,但“售卖的东西没有特色,与王府井的气质不搭。”如今设立的外摆区符合商家特色,销售的产品也很丰富,有的地方还成了网红“打卡地”,比如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前的和平菓局,一到夜里,地下二层入口处就得排队,“多少年不见百货大楼排长队了”。

东城区商务局表示,除了王府井步行街,金鱼胡同、风情街北院等周边区域也均有外摆布设。“十一”期间,大阮府胡同、大甜水井胡同等处休闲外摆也将陆续营业。

三里屯办公室主任罗晓峰表示,作为朝阳区的首个试点,三里屯商圈“外摆”取得一些成效,外摆商户逐渐增多,但依然还在“边试点边摸索”,“具体政策和审核标准还在制定当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现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据悉,三里屯还将设立商圈夜间经济“屯长”,负责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明确将三里屯商圈2.9平方公里列为朝阳外摆示范范围,第一批设置太古里、通盈等40个示范点。

北京不需要门票逛吃的地方(夜经济只有深夜食堂)(2)

9月4日,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商家在户外设消费区供顾客消费。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镜头2

篮球世界杯开赛 五棵松人头攒动

最近一段时间,要说“夜京城”哪里最热,华熙LIVE·五棵松算一个。

作为2019年篮球世界杯比赛场地,五棵松体育馆承办了中国队所在的A组小组赛、第二阶段小组赛、半决赛、三四名比赛及决赛等重要赛事。看着大屏幕比赛转播,喝着啤酒,成了不少消费者刷夜的方式。

“以前我记得凯迪拉克中心旁边只有个空荡荡的卓展购物中心,没想到现在一出地铁,就有一个这么热闹洋气的商圈,球迷的吃喝玩乐都可以在这里解决。”北京球迷高先生说,进场馆看比赛是一种体验,在广场上喝啤酒看转播又是一种感受。

本届篮球世界杯,华熙为球迷提供了两处看比赛的空间,一个在华熙中央广场,200平方米的LED大屏幕转播中央台直播画面,还提供啤酒等饮品,球迷可边喝啤酒边看比赛;另一个在五棵松HI-PARK篮球公园下沉球场的北侧场地,有一个面积达200平方米的户外8K大屏转播中央台直播画面,涉及比赛场次包括小组赛中国队的比赛、半决赛、决赛等9场。

“海淀区有两批人总在熬夜,一是‘码农’,二是电竞爱好者。”海淀区商务局副局长王申说,海淀区有40所高校(不包括民办院校及职业学校),一个学校有多支电竞游戏战队。

在华熙LIVE·五棵松,电子竞技体育赛事是另一大特色,除了凯迪拉克中心的体育赛事、大型演唱会,这里还有北京最大规模的无动力电子竞技场馆RNG。

“每次RNG电竞馆举行赛事,都可以吸引上万名观众。”华熙LIVE·五棵松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在RNG场馆看到,场内座位只有700多个,每场比赛网上购票几乎“秒没”,数以万计的粉丝都是在广场上席地而坐,观看大屏幕转播。

王申表示,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需求不同,“夜经济”不仅是深夜食堂。海淀区今后将发展以科技快闪和数字文化消费、文博图馆延长时间、体育健康、社区生活E中心(便民商业24小时窗口,例如超市发 罗森 瑞幸 OTC夜间药店)为主的夜间消费供给形式。

北京不需要门票逛吃的地方(夜经济只有深夜食堂)(3)

华熙LIVE·五棵松,观众通过大屏幕观看篮球比赛。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镜头3

博物馆、公园推夜场 亮出“另一面”

北京多家博物馆也在尝试开放夜间活动,亮出“另一面”。

7月28日开始,首都博物馆每周六延长开放时间至20时,推出相应的文化讲座等活动,以丰富夜场内容,七夕当天,首都博物馆除了延长开馆时间,还策划了一系列以馆藏精品中爱情元素为切入点的创意主题活动,邀请情侣“约会博物馆”。

此外,国家博物馆暑期每周日延时开放至21时。

北海公园在荷花湖景区尝试开发“夜游”线路,7-10月每晚19时至21时,开放10条摇橹船带游客夜游太液池。天坛公园推出2条夜游线路:中轴线深度游(圜丘 回音壁 祈年殿)、斋宫菜 中轴线深度游,一周多次开放,每次通过预约接待50-60人次。

南宫五洲植物乐园推出“会发光的植物园——小动物奇妙夜”,在夜晚变成了一个奇幻的动植物王国,追逐调皮的貂鼠、观察小飞峡蜜袋鼯、与龙猫亲密接触,这些童话中的梦境成了现实。植物乐园营业时间从18时延长至22时,成为北京首家“夜间动物园”。

北京不需要门票逛吃的地方(夜经济只有深夜食堂)(4)

王府井街区的外摆摊位。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专家

应推动更多的文化功能“市场化”

北京推动“夜经济”,最常见的模式就是“深夜食堂”,公立图书馆、博物馆等一些事业单位却不是很积极。

固有的体制限制,成为掣肘。

“事业单位编制有限,开夜场延长工作时间,博物馆人手不足,工作人员也得不到加班费。”国家博物馆一位负责人说。另外,博物馆开放夜场,还要考虑场馆照明设备、文物保护等问题。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文化消费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消费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馆、文博馆等,很多商业领域也在做一些市场化的文化功能。有的企业在商圈建设小型水族馆、自然博物馆等,设立一些演出场所,这些场所更有市场化氛围,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应加强这些场所的文化消费功能。

“事业单位都是全额拨款,开放夜场涉及成本问题,相关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赖阳认为,开放政府手中的资源并不难,难点在跨政府部门协调,因此需要各部门联合推出一些支持政策。

背景

“13条措施”点亮“夜北京”

今年2月,北京出台促消费稳增长“十八条”措施,繁荣夜间经济就是其中之一。

7月12日,北京市公布“点亮夜京城13条措施”,推出一批促进夜间消费的具体措施。比如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周末延长地铁运营时间,适当增加道路限时停放车位;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积极推动中心城区4A级以上景区根据实际条件延长开放时间1-2小时等。

“13条措施”实施以来,北京“夜经济”持续火热。

新京报记者走访部分商圈发现,地铁夜间延长运营时间,方便市民去长安街沿线和二环周边的商圈消费。有消费者表示,以前地铁不到11点就没车了,现在末班车延长到夜里12点半,方便不少。

不过部分区域的停车难依然突出。比如公主坟商圈,高峰期绕好几圈也难找到停车位,簋街周边停车位稀少,最好公交出行或打车。

城市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夜间出行还是应以出租汽车为主,目前北京出租车的运价机制不完善,不足以引导司机夜间运营,建议北京研究夜间出租车的运价体制。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畅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