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都知道啊,在清末那会,大家伙都喊李鸿章“李中堂”。

可是,大家伙为何管李鸿章叫“李中堂”呢?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1)

为何不喊他“李大堂”、“李堂堂”、“李小堂”呢?

也就是说啊,这个“中堂”,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今天,老冯告诉你答案。

事情啊,原来是这样的: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2)

我国从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当中,有一个叫“中书省”,“中书省”里面,有一个“政事堂”。

当时,皇帝的左膀右臂,在“中书省”内的“政事堂”办公,取一“中”一“堂”两个字,称为“中堂”。

简单地说,“中堂”就是“中书省政事堂”的简称。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3)

不过,时间久了,“中堂”二字,意义引申出来了,后来用来代指皇帝身边的重臣。

所以,“中堂”这个词,从隋唐一直沿用到清末,用来尊称中央的大臣。

李鸿章是中央的重臣,沿袭旧例,所以,人称“李中堂”。

亲爱的朋友,您看明白了吗?

2

我们也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名字,是以“斯坦”二字结尾的。

例如: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等。

然而,这个“斯坦”,又是个什么鬼呢?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4)

原来啊,“斯坦”是波斯语,用拉丁字母表示,写作stan。

“斯坦”虽然是波斯语,但,它不是一个单词,而是一个后缀,用来表示“……聚集之处”的意思。

举几个例子:

哈萨克斯坦,就是哈萨克人聚集的地方。

塔吉克斯坦,就是塔吉克人聚集的地方。

吉尔吉斯斯坦,就是吉尔吉斯人聚集的地方。

等等,以此类推。

然而,后来世界上现代国家的概念出现,所以,“……聚集之处”逐渐引申出“国家”的意思,所以,“斯坦”在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也就逐渐演变成“国家”、“国度”的意思了。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人聚集的地方,引申为哈萨克人的国家。

塔吉克斯坦,塔吉克人聚集的地方,引申为塔吉克人的国家。

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人聚集的地方,引申为吉尔吉斯人的国家。

简单地说,就是这么回事。

3

我们还知道:牛仔裤右边口袋的上方,有一个方形的迷你口袋。

可是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小小的方形口袋,是用来干嘛的?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5)

用来装手机吧,放不下。

用来放钱包吧,也塞不进去。

用来放钥匙串吧,其实往往也塞不进去。

试问:这个小小的方形口袋,是猴子派来逗我开心的吗?

老冯告诉你答案。

原来,源头是这样的:

首先呢,牛仔裤最初,是作为美国加州淘金工人的工作服,而横空出世的。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6)

美国19世纪,穿原始牛仔裤的淘金工人

也就是说,牛仔裤最初不是“牛仔”穿的,而是淘金工人穿的,只是后来,才慢慢传到牛仔群体中、被牛仔广泛喜爱的。

好,那么最初的淘金工人,他们普遍都有一只怀表,这个牛仔裤,右边缝一个小小的方形口袋,刚好可以把怀表放进去。

是的,牛仔裤的方形小小口袋,最初是放怀表用的,当时美国人叫它为“watch pocket”,也就是“表袋”的意思。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7)

一百多年来,怀表被淘汰了,但是,牛仔裤那个小口袋,留下来了,有趣的是,大家都懒得改动它,于是,它就一直存活到今天了。

是不是很有趣?

4

我们从许多古装剧里看到,清朝的皇帝,一般凌晨四点钟就要起床。

于是呢,我们许多朋友,也许会对历史产生误解,误以为清朝的皇帝,都“很勤奋”,比今天的996,还要拼哪,有木有。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答案是这样的:

依据清朝各朝《起居注》的文字记录,清朝的皇帝,确实起得很早,他们普遍在凌晨四点钟,就要起床,但是,重要的是“但是”。

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清朝的皇帝“很勤奋”,而是因为:他们睡得太早了。

仅此而已。

是的,清朝的皇帝睡得早,起得也早。

早睡早起。事实的真相,就是这么简单。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8)

乾隆:早睡早起身体好,其实我也睡足8小时

那么,清朝的皇帝,一般晚上几点钟睡觉呢?答案是:20点至21点。

老冯我为大家找到了大清乾隆皇帝(清高宗)的一页起居记录: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9)

乾隆皇帝的起居记录:20点上床睡觉

看到了吗:“二十时,养心殿后殿东暖阁就寝,入眠”。

从乾隆爷的这个起居记录看,乾隆晚上8点钟,老早就上床睡觉了。

是的,晚上8点就睡了,第二天凌晨4点起来,刚好睡够8个小时,所以,我们大清的皇帝,一天也是睡8个小时,他们的生活,其实不苦,只是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罢了。

10个常用小知识(几个有意思的小知识)(10)

没有电灯的时代,皇帝也要熬蜡烛,黑蒙蒙,还不如早点睡觉

那么,为什么清朝皇帝睡得那么早呢?其实,在电灯普及之前,中国古人睡得早,是一个普遍现象,从百姓到皇帝,都是这样。

道理很简单:在油灯和蜡烛的环境里读书、写字、谈事情,都是不舒服的,所以,夜幕降临之后,早早睡去,第二天早一点起来,毕竟,在电灯出现和普及之前,太阳光,才是最好的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