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趣问100题·18·宋真宗拜神,是“假话说多了自己都信了”?(上)

宋真宗何时去世(宋真宗拜神是假话说多了自己都信了)(1)

宋真宗

一、时代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初八,辽国萧绰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兵20万,以收复被后周攻取、后由宋朝继承的瓦桥关(在今河北雄县南)以南失地为名,大举入侵宋朝。十三日,杀青牛白马祭天地。十五日,攻入宋朝唐兴寨(即宋顺安军,在今河北高阳东二十五里),与宋军作战,并很快攻至距离宋朝京城开封只有200多里的澶州(治今河南濮阳)。

辽国入侵的消息很快送达宋朝朝堂。九月十六,宋真宗与宰相毕士安、寇准、枢密使王继英等大臣商定,北上澶州,亲征迎敌。

十一月二十,宋真宗从开封出发,但当二十二日进至韦城县(治今河南滑县东南),宋真宗出现动摇,想要“南巡”。寇准与殿前司禁军都指挥使高琼劝说宋真宗继续北进,并将建议宋真宗“南巡”避敌的副王钦若赶出宋真宗“行营”,派往天雄军(治今河北大名)安抚军民。

十一月二十六,宋真宗进驻澶州南城,准备以驿站为行宫,留住于此。寇准坚持要宋真宗前往北城,高琼也坚决请求宋真宗去北城,并强令侍卫抬起宋真宗乘坐的御辇就走。走上连接澶州南北城的浮桥,抬辇的卫士犹豫不前,高琼用手中的武器敲打侍卫的后背,边打边骂:“为什么不快走?都到了这了,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宋真宗无奈,催促侍卫前行。到达北城,宋真宗登上城楼,打开皇帝御用的黄龙旗,军民看到皇帝到来,士气大振,踊跃欢呼“万岁”,喊声传出,远达数十里,辽军则面面相觑,既惊且怕。

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巡视,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十多天后,辽军统帅萧挞凛(又名萧挞览)率领数十名轻骑兵在澶州北城下观察形势,被宋军发现。宋军“威虎军”低级军官、略似今之连长的“军头”张瑰(或张环,一说周文质)用“床子弩”将萧挞凛射杀,辽军士气受挫,更无作战之心。

萧太后无奈,主动提出与宋朝议和,本就怯战的宋真宗赶紧答应。最终,双方在当年十二月签订《澶渊誓书》,以宋朝每年输送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条件,宋辽结成“兄弟之国”,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宋真宗何时去世(宋真宗拜神是假话说多了自己都信了)(2)

澶渊之盟

二、“封禅”是为了挽回“形象”

然而,“澶渊之盟”虽然给宋辽两国带来了120年和平,宋朝因之得以休养生息,经济、社会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在当时,宋真宗的形象却因为在北上亲征中的犹豫、怯战,特别是“花钱麦和平”,受到了极大损害。

“澶渊之盟”订立,宋真宗回朝,对为迎战辽军、签订合约做出重要贡献的职衔寇准极为尊崇,景德二年(1005),一次朝会结束,寇准退朝,宋真宗敬重有加地目送寇准离开。时任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的王钦若却留下来,对宋真宗说:“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有功于社稷功吗?”宋真宗回到:“是。”王钦若问道:“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却说寇准有功于社稷,为什么呢?”宋真宗愕然,问王钦若:“这是什么缘故?”王钦若道:“城下之盟,《春秋》以之为耻。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啊!以皇帝之贵而签订城下之盟,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耻的!”宋真宗一听,立刻变了脸色,很不高兴。王钦若进一步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吗?赌钱的人在钱快输光的时候,必会拿出所有剩余的钱,做最后的赌注,以求一胜,这最后的赌注,叫‘孤注’。陛下在澶渊,就是寇准的‘孤注’啊,这也太危险了!”“陛下以为澶渊之举有功,我内心却不认同。”

宋真宗赶紧问王钦若:“那怎么办?”

在去年辽国入侵时,身为“江南人”的王钦若曾两次建议宋真宗迁都江南,特别是后一次,宋真宗已到澶州,王钦若还提出这样的建议,被主战的寇准派往比澶州还靠北、危险的天雄军,对寇准极为忌恨,急欲扳倒寇准,取而代之。王钦若知道宋真宗非常不愿意打仗,却故意说道:“陛下如果能发兵攻取幽燕之地,即可洗雪耻辱。”宋真宗果然回答:“北方百姓刚刚脱离战争之苦,朕怎么能再打仗?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王钦若说:“那就只有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才可以镇服四海,向外国显示功业了。”

宋真宗何时去世(宋真宗拜神是假话说多了自己都信了)(3)

王钦若

封禅泰山,是古代文治武功都有极大成就的皇帝向上天报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的最高典礼。在中国历史上,宋真宗之前,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等五位皇帝在泰山之上举行过封禅大典。如果宋真宗真的到泰山封禅,不仅宣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挽回“圣主”形象,还能与这五位历史上极具盛名的前朝皇帝并列,垂名青史,当然对宋真宗有巨大诱惑。

但宋真宗没有接王钦若的话茬。王钦若接着说道:“当然,自古封禅,还得有天降祥瑞、希世绝伦之事,然后才可举行。”

宋真宗还是没有答话。王钦若不理宋真宗,接着“下套”:“但又何必非得天降祥瑞?前代也有凭借人为达成封禅的。只要还得深信、推崇,把自己的想法明示天下,和天降祥瑞并无差别。”

宋真宗沉思良久,终于认可了王钦若的提议。

但封禅泰山,毕竟是史上少有的大事,宋真宗虽然同意了王钦若的建议,却然心存疑虑。有一天,宋真宗到即皇家藏书馆“秘阁”看书,突然问“秘阁集贤校理”即图书馆馆员杜镐:“古代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到底是怎么回事?”杜镐是一位“老儒”,不通世故,不了解宋真宗发问的目的,随便答道:“这就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罢了。”宋真宗听后,更加认同王钦若所说“前代凭借人力可以达成封禅”的话,决心封禅泰山。

三、装神弄鬼

经过王钦若如此挑拨,寇准在宋真宗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不是为他敬重的功臣,而是拿他当“孤注”、不顾他的危险只求自己“立大功”的“奸险”。第二年亦即景德三年(1006),寇准被赶出朝堂,以兵部尚书衔出任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知州,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副宰相)王旦接任宰相。  

转眼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这年正月初三,忽然有一条“黄帛”在皇宫左承天门南鸱尾之上随风摇曳,守门军兵涂荣赶紧报告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立即报告宋真宗。宋真宗得讯,马上派人前去查看,同时召集首相王旦等朝臣,对王旦等人说:“去年十一月的一天夜里,朕刚要就寝,忽然满室生光。朕正惊讶,又看见一位神仙身穿红衣,头戴闪着星光的帽子,出现在寝宫。神仙对朕说:‘你在正殿举行一个月黄箓道场,上天就将赐你《大中祥符》天书三篇。’朕正要详细询问,神仙就隐身了。朕按照这位神仙的指教,在建元殿办了道场,现在已一月有余,还没有撤,莫非这就是上天赐予的天书?”

说话间,出去查看的人回来报告:“黄帛”长约二丈,系着一卷象书卷的东西,用青绳缠着,封处隐约有字。宋真宗大惊:“这一定是天书了!”王旦等人听后,赶紧跪拜称贺。

接受群臣的道贺后,宋真宗率领群臣,前往左承天门迎接“天书”。到了左承天门,宋真宗先是对“天书”行礼,然后命人登门,取下“天书”。王旦接过“天书”,跪献宋真宗。宋真宗对“天书”再行礼三次,接过,捧至建元殿黄箓道场,命地位仅次于翰林学士的皇帝侍从、枢密直学士陈尧叟启封,读“天书”。陈尧叟高声诵读“天书”:“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受于正。世七百,九九定。”陈尧叟读完,宋真宗下跪接“天书”,把“天书”谨藏于金匣。次日,宋真宗在主要办公地点崇政殿接受百官祝贺,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大赦天下。

宋真宗何时去世(宋真宗拜神是假话说多了自己都信了)(4)

宋真宗迎天书

初五,皇宫上空出现“紫云”,如龙凤之形,覆盖宫殿。

初六,大赦,改年号“景德”为“大中祥符”,给群臣“加恩”赐赏,赐予京城汴梁百姓酒宴。

三月十三,兖州父老一千二百人到朝堂,请求宋真宗封禅。宋真宗亲自接见百姓,并赐予百姓钱物,但拒绝了封禅的请求。宋真宗推辞说,封禅是大事,不能轻易决定。

当月,又有兖州及诸路进士等八百四十人到朝堂,稍后,文武官、将校、蛮夷、耆寿、僧道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余人到朝堂,请求封禅。

宋真宗再次拒绝,但从此臣民等连续五次上表,坚决请求封禅。

四月初一,皇宫内发现第二份“天书”,文字与第一份相同。宋真宗“感动”,下诏:十月“有事于泰山”,到泰山封禅,并派遣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山神、河神祠,任命已升任国家最高军政部门“枢密院”长官“知枢密院事”的王钦若、参知政事(副宰相)赵安仁为“泰山封禅经度制置使”,宰相王旦为“封禅大礼使”,参知政事冯拯、陈尧叟分掌“礼仪使。”

当月,曹州(治今山东菏泽)、济州(治今山东济南)、广济军(治今山东菏泽定陶区)2200名德高望重的长寿老人到朝堂,请求宋真宗“临幸”本地。

五月,王钦若报告,泰山出现一眼“醴泉”,醴泉,《诗经·尔雅·释天》载:“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又报,在今江苏无锡市的锡山发现“苍龙”,苍龙,即青龙,《楚辞·九辩》有句:“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亦为祥瑞之物。

六月,泰山醴泉北再次发现“天书”,宋真宗在京城汴梁封丘门外皇家园林“含芳园”迎接,其时空中出现五色彩云,接着,有形如凤凰的“黄气”在宋真宗所在的宫殿中驻留。

八月,王钦若向宋真宗献灵芝“瑞草”八千余棵。

九月,赵安仁向宋真宗献“五色金玉丹”、紫色灵芝八千七百余棵。

四、行贿宰相

但是,宋真宗因“祥瑞”出现而封禅,毕竟是“妄诞”之事,且皇帝前往泰山封禅,必然导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虽有王钦若和地位仅在宰相、枢密使之下、有“计相”之称的国家最高财政部门“三司”主官三司使丁谓等人的极力鼓噪、逢迎,却遭到朝中名臣张咏、王曾等人的极力反对,张咏连上《乞诛丁谓、王钦若奏》、《乞斩丁谓遗表》,斥责王钦若、丁谓为“贼臣”,说他们“启上侈心”,“诳惑陛下”,“不诛死,无以谢天下”,职位底下却性情刚直的“诸王侍读”孙奭在宋真宗第一次搞“天书”事件时,就进言说:“臣愚,所闻‘天何言哉’,岂有书也!”后又连续上《论天书》《论群臣数献祥瑞》等书,直言宋真宗“不念民疲,不恤边患”,“以祖宗艰难之业,为佞邪侥幸之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封禅“将以欺上天,则上天不可欺;将以愚下民,则民不可愚;将以惑后世,则后世必不信。”

尤其令宋真宗感到为难的是,宰相王旦,对封禅之事,始终不置可否,不予支持。

王钦若通过向宋真宗进谗言将寇准赶下相位,但并未如愿取而代之,反倒为参知政事王旦铺平了道路,寇准离职,王旦荣升宰相。而王旦,对宋真宗和他来说,也不是好相与的人。

王旦,宋太宗、真宗两朝名臣,24岁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及第,曾任平江(今湖南平江)知县、郑州(治今河南新郑)、濠州(治今安徽凤阳)通判、负责一“路”(略同今日之省)行政、财政政务的长官“转运使”等地方官,后调任朝堂,先后任皇帝的文字秘书“知制诰”、执掌官员任命的“判吏部流内铨”、略似今之国家信访局局长的“知通进银台司”等职务。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45岁的王旦任工部侍郎、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宋真宗北上澶州,“亲征”辽国,任命王旦为“东京留守”,镇守京城,景德三年(1006),寇准罢相,王旦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出任宰相。

王旦具有极高的行政才能,很早就得到朝堂上下的高度认可。名臣钱若水善于“识人”,曾与王旦同事,每每说:“王君凌霄耸壑,是栋梁之材,显贵不可限量,不是我所能赶得上的。”推许王旦:“真是宰相之才。”前任宰相李沆与王旦为同年进士,非常推重王旦,认为王旦“有远大之器”。

宋真宗对王旦也极看重王旦。钱若水曾任枢密院副职“同知枢密院事”,在调任他职时,宋真宗向他询问大臣中的可用之人,钱若水说:“王旦有德行威望,能够胜任大事。”宋真宗说:“王旦本来就是朕心里所属意的人啊!”王旦任“知通进银台司时”,一次奏事后退下,真宗目送他说:“替朕招致太平的,必定是此人。”

宋真宗何时去世(宋真宗拜神是假话说多了自己都信了)(5)

王旦

王旦身任宰相,又在朝中有如此重望,他不对封禅表态,给宋真宗造成了很大压力——不表态就是一种表态,王旦不表态,不就是不支持甚至反对吗?何况在王旦不表态的同时,已经有张咏、王曾、孙奭等人那么激烈地反对?

王钦若自告奋勇,请示宋真宗:“我先去和王旦谈谈,劝劝他。”

在王钦若想来,自己扳倒了寇准,又正得宋真宗的宠,代表宋真宗去劝王旦,他还能不听?

谁知,当王钦若找到王旦,拐弯抹角地和王旦谈及此事,王旦竟只是“唯唯”,哼哼几声没有理他。

王钦若灰头土脸,铩羽而归,向宋真宗汇报。宋真宗很是苦恼,封禅是一定要举行的,但怎么才能取得王旦的支持呢?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宋真宗终于想出一招“奇计”——行贿。

时隔不久,宋真宗召王旦进宫,摆宴宴请王旦。席间,宋真宗不谈国事,更不提封禅之事一字,只是与王旦喝酒聊天。酒宴将要结束,宋真宗问王旦:“今天的酒怎么样?”王旦赶紧回答:“酒极好!臣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的酒!”君臣喝得很尽兴。

席罢,王旦告辞。宋真宗又赐给王旦一坛酒,对王旦说:“此酒极佳,回去和老婆孩子一起喝吧。”

王旦回家打开酒坛,却发现,坛子里哪里是酒,分明是一坛珍珠!王旦明白了,这是皇帝在用珍珠收买自己,以求得自己对封禅的支持啊!从此,王旦对所有天书、封禅等事,“不复异议”。

宋真宗的封禅“盛举”,终于得以进行。

五、“泰山封禅”

摆平了王旦,万事俱备,只欠东封。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初四,宋真宗终于从京城汴梁出发,东行封禅。出行时,“扶侍使”捧着“天书”,乘坐皇帝专用的“御辇”“玉輅”走在最前面,作为先导,宋真宗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车紧随其后,后边是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

初九,宋真宗驻跸澶州,在行宫宴请了澶州知州周莹。十一,通知许(治今河南许昌)、郓(治今山东东平)、齐(治今山东济南)等州大小官员赴泰山陪同封禅。十四,驻跸郓州。十七,下诏扈从人员不得毁坏民舍、什器、树木。二十,驻跸乾封县(治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奉高宫。二十一,王钦若等献泰山芝草38000余本。二十二,泰山山顶飘起五色彩云。二十三,宋真宗来到泰山山门,黄云飘来,覆盖了御辇,但山道险峻,宋真宗下辇步行,二十二夜本有大风,至此忽然挺息。

二十四,已经斋戒三天的宋真宗登上泰山山顶,封禅大典正式举行。

宋真宗曾于九月在大内崇德殿练习、排演封禅仪礼,此时依礼而行,身穿只有在祭祀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穿用的礼服“衮冕”,在“圜台”祭祀“昊天上帝”,将“天书”摆放在寰台左侧,以宋太祖、太宗陪同“昊天上帝”享受他的祭礼。其时五色祥云环绕寰台,月亮发出黄色光芒。祭祀“昊天上帝”完毕,宋真宗下令在泰山下建造的“封祀坛”祭祀“五方帝诸神”,山上山下传呼万岁,振动山谷。当宋真宗下山来到出山谷口,太阳出现“冠戴”,周围充满黄气、香叆。

二十五,宋真宗来到泰山的附属神山社首山,设坛祭祀“后土”,礼仪与祭祀“昊天上帝”相同。当祭祀后土时,紫气下临,有如同星光的黄色光点环绕盛放天书的金匣。

祭祀“后土”完毕,宋真宗返回奉高宫,当到达奉高宫时,太阳周边出现显示祥瑞的光圈,天空出现五色祥云。为表达对“昊天上帝”和“后土”的敬谢,宋真宗下令放生了各地奉献的珍禽奇兽,将奉高宫改名“会真宫”,禁止在泰山七里以内砍柴采药。

二十七,宋真宗在“朝觐坛”之寿昌殿接受群臣朝贺,宣布大赦天下,一般赦令所不予宽赦者也一并赦免处罚;文武官员升官进阶,退休官员赏三个月全额俸禄,在京参与朝会、穿绯绿官衣的六品以下官员任满十五年者,赏穿五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的紫色官服;开封府及封禅队伍所过州军报送服勤词学、经明行修的举人名单,其中怀材抱器却沦于下位、高年不仕却德行可称者,特别报告宋真宗本人,准备量才特用;皇帝的侍卫“三班使臣”任满五年者参与只有任满六年以上才可参加的任职考核,视业绩提拔;在宋初主动归降的吴越钱氏、泉州陈氏近亲、后蜀孟氏、湖南马氏、荆南高氏、广南河东刘氏子孙未入职得食俸禄者,录用入职;赐天下官民用公款宴饮三日;改乾封县为“奉符县”。

大赦诏旨宣布完毕,宋真宗在穆清殿举行盛大宴会,犒劳参与、服务封禅大典的官员,同时在殿门之外设席,宴请近臣、泰山父老,赐予父老应时服装、茶、帛。直到第二天离开乾封县驻跸太平驿,才恢复日常饮膳,又赐予亲从官员“辟寒丸”、“花茸袍”。

三十,驻跸兖州,升兖州为亲王出任长官的“大都督府”。

十一月初二,宋真宗临幸曲阜县文宣王庙(孔庙),身穿礼服,两次向孔子像施礼参拜,又参观了专门祭祀孔子父亲叔梁纥的“叔梁纥堂”,分派近臣分别祭奠了孔门七十二弟子,接着参观了孔林;加孔子谥号为“玄圣文宣王”,派官员以最高级祭品“太牢”祭祀,派给近便十户人家守护孔子茔庙,赐给孔府铜钱三百贯、帛三百匹;任命孔子四十六世孙圣佑为官阶九品的“奉礼郎”,专司孔府事务,授予孔门近亲六人官职、赐进士出身者;追谥齐太公姜尚(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在青州立庙,周文公为“文宪王”,在曲阜县立庙。

初五,赐予各蕃国在宋朝的使臣袍服、笏板。

初六,驻跸中都县(治今山东汶上县),参观广相寺。

初七,驻跸郓州,参观开元寺。

十一,赐予曲阜孔子庙经史。

十五,参观河渎庙(在今河南巩义),加封河神谥号。

十七,以便宴形式再次宴请原澶州知州、现任永清军节度使周莹,赐予其属下兵士钱物。

二十,宋真宗携带“天书”回到开封皇宫。

十二月初五,宋真宗在乾元殿接受尊号,封禅大典圆满结束。

宋真宗何时去世(宋真宗拜神是假话说多了自己都信了)(6)

宋真宗泰山封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