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圆明园,一向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八月暑假,终于有机会来到北京,一览圆明盛景。

忘却旅行舟车劳顿,清晨七点,我们一行人便在南门等候,通过电子票率先入园。许是清晨游人稀少,清早的圆明园竟隐隐透出清幽之感,一道小小的门,仿佛隔开了古今。跨槛而入,不闻京畿喧嚣,但见白萼相迎。

圆明园的名家散文(漫谈圆明秋日游园有感)(1)

经鉴碧亭缓步北行,仅仅一隅,便让人不住遥想当年景,该是如何一草一木皆成趣,一石一木皆为景。

圆明园的名家散文(漫谈圆明秋日游园有感)(2)

西湖美景,有之。莺鸟相啼,喧柳浪深春;菡萏竞放,映碧水盛夏;木叶微脱,荡一池秋月;玉桥隐现,迎霜雪幽冬。

圆明园的名家散文(漫谈圆明秋日游园有感)(3)

江南秀色,有之。雅竹怪石兼洞壑盘旋,绿玉青瑶对古柏劲松,流水潺潺复曲径通幽。

圆明园的名家散文(漫谈圆明秋日游园有感)(4)

古今名胜,皆有之,万园之园,不外如是。洞天接仙露,倚石听松风。谁言桃源望断无处寻?武陵春色尚可觅。寻仙何必入东海,烟涛微茫似瀛洲,巨湖空澄,磅礴若海;福海远眺,水天一色;蓬莱极目,云淡天舒。

及至西洋楼遗景,怅然之感顿生,心情之陈杂,言语恐不能状之一二。

圆明园的名家散文(漫谈圆明秋日游园有感)(5)

西洋楼遗址仿佛百余年前列强铁蹄下苟延残喘的晚清缩影。曾经雕梁画栋、凤楼龙阁,今唯余断碣残碑,尽付与苍烟落照。

人人皆言,三劫过后,满目疮痍,可悲可叹!然而,繁花甚美,不在于其姹紫嫣红,而在于其终将凋敝,对比永远盛放的假花,不可避免的染上一丝悲怆,一丝庄重,一丝神圣。回看历史,窃以为圆明园之“美”,在于它的毁灭赋予了其一段厚重的历史,更甚于繁华旧时景。

圆明园的名家散文(漫谈圆明秋日游园有感)(6)

以圆明园为代表的这煊赫中外的皇家园林象征着无与伦比的艺术和美,但人力之穷极夺造化之所钟的背后,也侧面象征着深深的藜庶之悲。

大洋彼岸,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机改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工业革命拉开序幕。同一时期,乾隆年间,百万两白银,大笔的财政收入用来修葺园林。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但似乎已经注定了百年后清朝山河日下的局面,中华屈辱多难的近代史。

圆明园的名家散文(漫谈圆明秋日游园有感)(7)

任亮碑

面对英法联军的入侵,明知不敌仍顽强抵抗的任亮先生,慷慨赴死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如果说,圆明二字,意属海晏河清的太平之治。那么,唯今日之盛世方不负。

巢焚原燎、具为煨烬后的圆明园,尽褪繁奢,涅槃重生。

圆明园的名家散文(漫谈圆明秋日游园有感)(8)

现如今,它拥有了历史感所不能缺少的悲怆肃穆!它不再如同一个精美易碎的艺术品,它有了生命!

它与千千万万的先烈们一起经受磨难,一起艰难前行!它见证了旧中国的覆灭与新中国的诞生!

它时刻告诫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各尽所能,各出所知,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使中华民族不受外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不远的将来,它还要现圆明重光,与我们一起,见证日月幽而复明,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圆明园官微征稿活动自举办至今,陆续收到了很多朋友的优秀稿件。感谢朋友们对圆明园的关爱,我们将会用心对待每一篇稿件,把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投稿邮箱地址:ymyxck_gw@163.com(标题请注明:圆明园官微投稿。并标注作者联系方式,请所有投稿者“保证稿件均为原创,且为微信公众号首发”,谢绝一稿多投。)

[撰稿]

木 世

[摄影]

木 世

王 克 海

于 连 祥

安 妮

秦 志 明

圆明园的名家散文(漫谈圆明秋日游园有感)(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