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各种媒体上都在报道这十年的发展成就和深刻变化。确实,这十年来可圈可点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光是一个让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整体摆脱贫困就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还有航母、大飞机、高铁等一系列的成就,哪一项都足以令国人骄傲和自豪。

这些成就报纸电视上说了很多了,今天我想说一个人们司空见惯的产品,这个产品大规模走进百姓的生活,到今年也恰好是十年。这个产品就是我们每个人几乎须臾不可离的软件——微信。不夸张地说,微信是对中国人的生活乃至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都带来重大影响的“第一产品”,没有之一。

准确地说,微信的产生不止十年,这个产品诞生于2011年初,但是开始时的影响很小,远不及腾讯的另一个主打产品QQ。到了2012年,这个产品才开始真正进入百姓的生活,并且随后以一泻千里的态势,迅速占领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交平台市场,所以说,微信大规模走进百姓生活,到今年恰好是十年。

我算是“触网”比较早的网民,最早在BBS上厮混,在不同的网站(如天涯等社区)上有四个账号,后来又发展到在微博和QQ上没事聊天或者写点鸡零狗碎的东西,直到十年前注册了微信之后,发现这个平台可以完全取代过去的社交工具,于是成为了微信的忠实用户。与我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何止千万,正是由于微信这种强大的社交功能和使用的低门槛,使得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社会各色人等都成为了它的用户。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微信就呈现出爆发性增长,不夸张地说,真是上到达官巨贾,下到贩夫走卒,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一社交软件。微信以其亲民性,迅速征服了百姓,也快速取代了过去人们使用的诸如微博和QQ等软件。虽然QQ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交软件,其功能其实丝毫不比微信差,但是其易学性不及微信,最后在竞争中还是输给了微信。

这十年,随着微信的普及,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有时甚至在想,这么一个小小的社交软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本底颜色”之一。有这么大作用吗?其实你如果仔细想想,可能就会觉得我的这个判断并不夸张。

先说微信的社交平台功能,这个产品设计得非常简单易学,八十多岁的老人都能做到一学就会,从此把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拉到了一起,真正做到了无远弗届。而且,微信因为是实名的(即使在微信注册时用的是化名,但通过修改备注实际上还是实名),所以避免了过去BBS乃至微博上那种由于非实名而带来的不被信任的感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这一产品的用户扩张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从而迅速地形成了产品生态。

其次,微信由于全方位地满足了人们社交需求,快速地形成了产品生态,由此带动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迅速普及。而智能手机普及后,其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软件产品才能更加便利地“搭上便车”,告别了“高大上”,一直渗透到这个社会的底层角落。

第三,微信以其“强渗透性”,彻底打破了社会不同行业和不同阶层的壁垒,使得过去可能永远不会相互倾听的人群因为同一篇朋友圈上的文章、图片或视频而产生共鸣,由此彻底改变了我们过去长久以来熟悉的舆论生态体系,也给我们的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第四,微信的支付功能使人们彻底抛弃了“钱包”这种自古以来就有的东西,使得人们的经济行为一方面便利化,另一方面也透明化了,对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样是重大而深远的。

第五,微信中强大的建群功能等于不管是什么人都一下子就可以发起召开一个规模可达500人的大会,这种“集会自由”同样给我们在社会治理方面既创造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

由于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出现,使得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习惯于在监督下运行,无形中在推动着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上,我们这十年也正是在这样的“本底颜色”之下,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

有人可能会说,微信这种东西的底层技术不是我们的,不算是中国的原始性创新。但,那又怎样?这个产品在中国做成了生态,并且走向了世界,这就是我们对人类的贡献。

哪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这十年深刻改变我们生活的第一产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