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裂变第一集观后感(虽不历史却很动人)(1)

自从成年以来,从来没有哪一部电视剧能感动我,直到涕泗横流。但是我看《大秦帝国之裂变》却有很多次,忍不住流泪。虽然这不是一部完全的历史剧,但是因为这份感动,我还是决定把这部电视剧推荐给大家。——前言

《大秦帝国之裂变》(因为还有两部大秦帝国,是这部的续集。所以各自去咯小标题以示区别。)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不仅仅是大秦帝国系列小说的成功。也在于这部电视剧,无论是在营造氛围(分为几个阶段),还是刻画人物(主配角都根据剧情,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或者是制造战争场面等方面制作的十分精细,从而给人以观看史诗剧的观感。(既有历史剧的基本史实,又有诗的美感与气质。)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部电视剧了。

大秦帝国之裂变第一集观后感(虽不历史却很动人)(2)

因为本剧称为《大秦帝国》,所以这必然是围绕着,秦国如何走向强盛,从而一统天下的过程。本剧则是着重描绘商鞅变法前后,的这段历史,主要围绕着为什么要变法?怎么变法?该不该变法?由谁来变法?怎么变法(变法遇到了什么样的阻碍?)?以及变法取得了什么成果?最后以变法执行者商鞅被害身亡,旧势力预谋复辟作为留有悬念的结局。可以说是丝丝入扣,没有一点拖沓。

而在本剧诸多人物当中,最先出场的是,秦孝公。本剧开篇,就展现了一个史诗级的战争场景,在秦魏两军对阵中,秦献公被重重包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赢渠梁(就是后来的秦孝公)率领一队人马杀了出来,不仅救了秦献公,还俘虏了敌军统帅魏国丞相公叔座。虽然如此,但是赢渠梁认为大战连年,百姓受苦应该改革增强国力。这与他大哥(赢虔)的主张产生矛盾。这就出现了第一次,两条路线的斗争。重伤不治的秦献公,经过思考觉得秦国的未来,不应该像这样继续打仗了(剧中面对老兵,他说:“不能在打了,国家已经打的这么穷了。”)

于是,在回国稳定了政局以后。献公便逼迫赢虔割下了一个手指,明志宣誓向赢渠梁效忠。看见政局稳定,献公便放心撒手人寰。这个阶段,主要是讲述变法前秦国的贫穷(从对阵中,兵器简陋,没有护甲,连小孩老人都上阵杀敌,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秦确实到了财尽民穷的地步),营造出一种国家即将灭亡,岌岌可危的形势。同时引出秦孝公登上历史舞台,而这个时候,仅仅在秦孝公这个人物的性格中,只表现了其勇猛和孝悌的一面,接下来,他将继续有发展。

大秦帝国之裂变第一集观后感(虽不历史却很动人)(3)

如果说第一阶段,只是表现出秦国的亡国危机。则秦孝公上台后。则开始,进行救国努力。同时也暗喻了秦国大臣的愚昧,和不明事理。在秦孝公决定放仇敌回国以后,几乎招到所有人反对,但是秦孝公还是勇于做出了决定。秦国的一盘散沙,在秦孝公的号召下凝聚了起来。全国筹钱,通过运作瓦解了魏惠王组织的,5国灭秦军事行动。同时建立间谍组织,在其他国家活动,进行收集情报。

这个时候的秦孝公,褪去了青涩,展现出作为国君胸怀邦国,的智慧和政治才能。但是这个时候,一个问题直击秦孝公的心灵,改革?怎么改?秦国没这方面的人才啊?于是接下来,重要人物商鞅就此登场了。

大秦帝国之裂变第一集观后感(虽不历史却很动人)(4)

这个时候,暂时电视剧镜头一转,不在表现秦国政局,而是突然转向了魏国。主要是把魏国和山东六国,的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和秦国全国众志成城进行对比。这个时候做重刻画了一个人物,魏惠王,刻画了他诡谲多变,而又昏庸无能。他任用亲信,而排斥有才能的人。从而国家露出衰败的迹象。这从这个电视剧的,一个侧面情节描述可以看出这个迹象。

丞相公叔座,被秦放回国后,不久得病快死。临死前对来看望的魏惠王,推荐商鞅接替相位,魏惠王出了丞相的家,轻蔑的说:“老丞相糊涂了,一个中庶子,这个身份能是什么人才?由此可见,魏国这个时候以身份和关系用人,堵死了人才的晋升通道。商鞅,在魏多年早看清了这个现实,于是决定去别国发展。

这个时候的商鞅。处于被压制的阶段,尽管他在秦魏战争时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是却一直被忽视压制。然而他的才能还是引起了秦国间谍组织和,一个女人的注意。这九赢来了第三阶段。商鞅入秦,进行变法。

大秦帝国之裂变第一集观后感(虽不历史却很动人)(5)

这个女人就是白雪(巨商之后,拥有巨额财产和人脉),虽然是次要人物但是对剧情起了推动性作用。她通过了解(怎么了解?通过女扮男装的接触证实了传闻。)得知了商鞅的才能。而且暗生爱慕之意,在接触中商鞅也发现了她的女子身份,从而互生情愫,定下了白头之约(而白雪这个人物的展开,也是随着变法的进程而展开的,她与商鞅的关系也从欣赏,到相爱,从而最后双双死于皑皑的白雪地里。而他们的约定,君如青山,我如松柏。也为这段感情增加了哀婉动人的,气息。

就在这个时候,秦国间谍组织,也得知了商鞅的才能。这其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就是秦国间谍组织首领景监,在茶楼,以围棋为试探,和商鞅畅谈天下大势,商鞅当众侃侃而谈从而惊艳了全场。从此秦国彻底下定了,要把商鞅挖走的决心。

而此时商鞅,看到了秦孝公发布的,开诚布公的招贤文书,在慢慢与秦国谍报人员接洽下,决定去秦国施展抱负。但是魏国虽然没重用商鞅,但还是派人监视他。在白雪的帮助下,商鞅终于去了秦国,开始了变法的路程。

大秦帝国之裂变第一集观后感(虽不历史却很动人)(6)

在这个阶段里,描写的最为出色的,是反对变法的力量,和社会中关于变法的斗争。其中最为出彩的反对派,就是甘龙。孙飞虎老先生把,这个角色演绎的十分到位,尤其是当朝辩论秦国该不该变法那段,甘龙表现的十分内敛而深沉。因为这个角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奸臣,而是政治斗争,是理念的斗争。所以,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多元的性格,比如他的政治取向,是恢复秦穆公时期的法律,但是他对于秦孝公变法,一直退居幕后,隐忍不发。

但是在幕后,他聚集了大批反对变法的贵族公卿。在假装支持变法的同时,想办法瓦解变法派内部阵营。终于他成功挑拨,太子屠村(其实太子屠村,换一个太子就是了,但是这里设定秦孝公就一个儿子。)商鞅依法制裁了太子的两个老师,但是这两个人是支持变法派的,贵族代表。于是商鞅彻底失去了,贵族对于他的支持。也为最后被群起围攻,而悲惨谢幕。

大秦帝国之裂变第一集观后感(虽不历史却很动人)(7)

而在这一时期,进行的变法当中,除了表现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政治才能之外。还牵扯了许多势力和人物。构成社会的总体呈现。比如怀疑秦国实行暴政,要刺杀商鞅的墨家学派。在经过秦孝公亲自解释以后,明白了秦法的真谛。比如用秦国社会的发展,表达了秦法对社会的推进作用。不过总的来说,秦法的成就,在民生上,借被放逐的太子的思想转变,从侧面反映了秦法确实利国利民。在军事上,通过训练新军收复失地,来显示秦法确实有威力。

与此同时通过描写其余国家的对比,强调了秦法是符合历史进步发展的。(魏国由于奸佞当道,使得精锐部队被齐国歼灭。而齐国,只是实行部分变法。韩国,由于变法,没实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导致被围攻,变法成果丧失。)。应该说,在收复失地以后到秦孝公死。变法在这一阶段画上了一个句号。至于商鞅自请被杀,以利于秦国的发展。(因为商鞅的人设,是热爱变法,热爱理想,从而热爱秦国,所以为了平息各阶层的怒气,自请当替罪羊)这恐怕本剧唯一的败笔,虽然感人。但是实在距离正常人思想过于有距离,所以也不值得去分析了。

应该说,这部电视剧,除了严重扭曲历史以外(比如白硅和商鞅是同一时期的人,怎么会早死几十年而且有个漂亮孙女白雪呢?商鞅其实是个卑鄙的人,他出兵魏国,靠欺骗绑架自己的老朋友,迫使魏国割地,然而剧中却是个君子。等等)其余都达到了这一题材电视剧的,的优秀水平。应该说,此剧以欣赏艺术和剧情的角度,来欣赏,确实是上乘之作,算是属于中国本地拍摄的史诗级别的电视剧之一了,强烈推荐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