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别山,红色精神传承不息;滔滔江淮水,激荡强劲发展脉动。“皖岭育青坝,水韵兴徽村”大别山水电站集群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霍山县实地调研,寻一条人水和谐共生之道,纳一味两山论致富良方。

盛世治淮河,坦荡归海去。实践团队乘车来到佛子岭水库,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毛主席在坝体书写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话语。淮河下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导致黄河夺淮入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每遭洪水泛滥,当地数十县市,上千城镇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竟达数千万。凤阳花鼓词所唱,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穷地方。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治理从一穷二白起步,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先后掀起两轮大规模治理高潮,开始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坝,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在下游扩大水道,基本建成了布局合理、措施匹配、调度有力的防洪工程体系,为流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佛子岭水库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坝”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现如今,曾经发挥治淮关键作用的佛子岭水库,在新时代依旧带动佛子岭镇的村民们走向人水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往,水电开发直接影响径流调节变化,改变河道水量时空分布;水库水温呈现稳定分层,影响水生生态;阻隔鱼类洄游通道,淹没动物栖息地。现在在“两山论”观念的影响下,水电站始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佛子岭电站因时而变,实施增效扩容,在处理、消除发电机组重大安全隐患的同时,新增“五防闭锁”系统,实现了防误闭锁的数字化,有效预防恶性电气操作事故的发生;增设生态机组,专用于泄放生态流量,修复河流生态,多措并举,确保绿色高质量发展。从“蓄泄兼筹”到“人水和谐”,是佛子岭镇人民对水、对自然认识的理性升华,也体现了从人与自然斗争,向人与自然和谐的转变和发展过程。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佛子岭水库的美,美在她的水,美在她的静,静得让人不忍大声喧哗。壮丽的佛子岭水库,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大山的温暖怀抱里。佛子岭水库碧水映着山色,松林掩着水波的美景,游览佛子岭水库最好的方式就是乘坐游船,水库的湖面仿佛一面碧绿的明镜,在温柔的夕阳照耀下,玲珑剔透闪闪发光,清澈的溪水倒映着碧绿的山,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佛子岭镇七山一水两分田,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水电工提质增效的意见和建议(潮涌江淮风帆劲)(1)

图 1实践团在佛子岭水电站合影

大别山下迎驾城,迎驾城中美酒香。佛子岭镇最为有名的还是迎驾贡酒,故该镇有着“迎驾城”的别称,迎驾贡酒采用大别山生态剐水,配以当地优质五粮原料,经传统酿造工艺酿制而成。迎驾贡酒集团作为当地头部企业,推动霍山县三产融合,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大驾光临,喝迎驾酒”,迎驾彰显和传承着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也体现着“两山论”的具体内涵,切实将当地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助推乡村振兴。

水电工提质增效的意见和建议(潮涌江淮风帆劲)(2)

图 2实践团考察迎驾集团

在调研佛子岭镇之后,我不禁陷入思考: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在现有基础上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产能继续过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佛子岭镇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在访问霍山茶商时,老农笑眯眯地谈到:“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我们的收入也是大大增加了,村里人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了……”在招待我们的茶水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大别山间,泉水汩汩,丛丛茶叶,酒香四溢,游人如织,这样的佛子岭镇,或许已经走上乡村振兴的正路了吧。佛子岭镇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快车道。以绿色为底色的佛子岭镇,摒弃传统工业文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模式,踏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共赢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童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