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是妥协了,荣耀手机被日本拆解,证实核心部分已被美技术取代!

在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之后,国产手机借助着安卓系统以及高通的芯片,脱颖而出走向了全球市场,成为了全球手机供应链当中重要的一环。

含美技术占比从9.6(含美技术占比从9.6)(1)

这本身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无法摆脱海外核心技术的依赖,也让后续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华为手机的遭遇,也让其它国产手机厂商有所警惕。

手机最核心的两个部分,就是芯片以及系统了,“缺芯少魂”也成为了国内市场的常态,直到华为的麒麟芯片以及鸿蒙系统的诞生,这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微妙的改变,然而要想建立起独立于美之外的体系,这注定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含美技术占比从9.6(含美技术占比从9.6)(2)

华为在遭遇困境之后,被迫出售了一手经营起来的荣耀品牌,在独立出去之后也终究是妥协了,在日本对荣耀手机进行拆解之后,也证实了核心技术均已经被美技术所取代了,那国内其它厂商还有的选吗?

荣耀已经妥协了

为了让荣耀得到更好的发展,任正非忍痛割爱出售荣耀,并告诫不要再“藕断丝连”,荣耀也很好地执行了任正非的最后一个“命令”,放弃了所有和华为相关的产业链,为自己重新开辟出了一条道路。

如今荣耀的正常经营逐步恢复,在市场份额上也迎来了大幅回升,并且拥有了自己独立线上销售的官网,经过这一系列的布局,荣耀已经摆脱了当初的困境,总算是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含美技术占比从9.6(含美技术占比从9.6)(3)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第一季度国内出货量最多的是荣耀,达到了1500万台,同比增长了205%,把苹果、小米、OV等等厂商甩在了身后,这也很好的证明了荣耀的技术底蕴有多深厚,然后这一切还要归功于华为。

就在这引以为傲的时刻,日本机构拆解了荣耀X30手机,并且对其中的零部件进行了分析和估价,在反馈的数据传出之后,也让外界对荣耀有了全新的看法。

根据数据显示,荣耀X30当中,含美零部件占比达到了38.5%,这个数据看起来挺正常的,但经过一对比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在2020年荣耀还没独立出去之时,这个占比仅为9.6%,这个幅度上涨了29%。

含美技术占比从9.6(含美技术占比从9.6)(4)

而国内零部件的比例,已经由原本的27%,下滑到了如今的10.2%,这样的数据表现,显然是不尽人意了,综合以上数据所得,也足以证实了华为供应链的强大!

国内厂商该如何选择

为何荣耀在离开华为之后,在数据上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主要原因就是出在核心的零部件上,此前华为的基带、芯片处理器等等都是自研的,包括了5G方面的诸多技术,在和华为中断联系之后,只能从新启用美供应链。

而在软件层面,只能恢复了对于谷歌的依赖,只剩下了GMS服务和安卓系统一个选择,这也是登陆海外市场的硬性条件,虽然这数据分析的是荣耀品牌,但这样的困境同样存在于其它手机品牌。

含美技术占比从9.6(含美技术占比从9.6)(5)

此前倪光南院士就呼吁:“要多采用国产的供应链,扶持国产技术的发展,海外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也换不来的。”

而现在国产供应链也逐步在完善,但对于目前手机厂商来说还远远不够,手机厂商目前把重心放在了高端领域,对于软硬件的需求也是非常严苛的,而在这些技术上海外都拥有着很大的优势。

虽然华为的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在相关性能的表现上丝毫不属于安卓系统和高通芯片,但受限于相关限制的因素,麒麟芯片无法生产,鸿蒙系统也无法更好的推广,无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合作的道路也直接被阻断了。

含美技术占比从9.6(含美技术占比从9.6)(6)

高通骁龙芯片的发热问题、安卓系统的卡顿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完善,依然无法得到相应的解决,足以证明本身技术是存在问题的,但国内厂商却没有第二个选择,只能被迫接受了存在缺陷的技术。

所以海外技术占比过高,并非是国产厂商的责任,和供应链有着相对应的关系,目前国内零部件供应商,要做的是不断去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而不是把所有希望放在国内厂商的支持上,抱着这种心态肯定会适得其反。

含美技术占比从9.6(含美技术占比从9.6)(7)

目前国内的供应链也还是很不错的,在基带、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上有华为,而屏幕上京东方的水平也足以比肩三星,而比亚迪同样拥有着最顶尖的电池技术,而国内优秀的厂商还有很多。

给机会并不一定是接受落后的技术,而是给那些优秀的供应商一个机会,只要能够实现他们盈利的诉求,相信他们肯定会有所回应,站着挣钱、总比弯腰低头要来的有底气,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