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上海图书馆发布新LOGO了!

2月22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新建成的东馆公布新版机构标识(LOGO)。新LOGO以“风好正扬帆、飞鸟过山海”的视觉意象,寓意智慧、包容、互联战略将引领上海图书馆迭代成为崭新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在“大阅读时代”化身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诗意栖息地。

上海最好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发布新LOGO)(1)

可以看到,新LOGO传承原有馆标的三角外形,但以更简洁、扁平化的设计,呈现了形似风帆的主视觉图案。LOGO用弧形线条构成书本翻页的意象,顶部似有一只从书本中振翅飞出的小鸟,寓意上海图书馆将传承过去的成功经验,拥抱未来的智慧发展,以科技赋能文化,为读者提供便捷、智能、创新的服务。LOGO还左右对称,呈两种深浅不同的蓝色,如飞鸟栖息在被阳光照耀的大树上,寓意上海图书馆将倾力推动本馆与东馆协同发展,兼顾公共阅读推广与专业图情服务,为全年龄段、多样化知识需求人群创设包容性环境。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LOGO简约而具呼吸感的线条排列,不仅与东馆大斜面切削的现代雕塑感相呼应,更寓意上海图书馆如同大海,将致力于连接每一座信息孤岛,连接人、空间、媒介、内容与知识,百川入海,最终汇入一个纸本阅读与数字阅读相融、实体空间体验与云端在线互动相合、馆员创意与智能工具相联的大阅读时代。

上海图书馆是保存、产生、交换信息与知识的生命体,伴随东馆的开放,正在不断创造全新的阅读场景、阅读体验和阅读能量。在十几年筹备上图东馆的过程中,上图人对“阅读”渐渐有了新的理解。“今天,伴随着大数据、全媒体、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大阅读时代’,人类的五官都向阅读开放。在纸质阅读转型至数字阅读的过程中,人类阅读的内容被大大地扩大了,建筑可阅读,城市可阅读,而广义的阅读革命也促使图书馆做出转型。‘大阅读时代’的阅读,要求上图人在智慧的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提供更多元的服务。”陈超说。

LOGO作为凝结图书馆精神内涵的视觉表征,也随着生命体的发展而载入全新的信息。新LOGO由秉持“东情西韵”理念、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陈幼坚捉刀,整套视觉识别系统由熟悉上海文化发展的本土顶尖设计师沈浩鹏完成。两方团队的合作,融合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表明上海图书馆将以更符合城市开放理念、包容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方式,讲好图书馆的故事。

上海最好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发布新LOGO)(2)

发布会现场

在发布会现场,盲人读者韩星辰倾情演绎了改编后的馆歌《知识的海洋》,这是上海图书馆声音形象的再设计。机器人则代表智慧馆员,“热舞”展示了LOGO的延伸即整套视觉识别系统在图书馆场景中的应用。无论是声音还是视觉元素,上海图书馆的机构形象都更强调设计感、扁平化,旨在适配全媒体时代下多终端、跨平台的传播需求。

本次发布会还推出了“东馆特邀艺术家名单”。这些中外知名的当代艺术家自东馆建设之初,便受邀围绕图书馆特质进行创作,将艺术之美融入阅读空间。上海本土艺术家申凡认为,艺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阅读也是;艺术是世界的镜像,阅读亦然。在艺术中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艺术,既是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应尽之责,也是大阅读时代下阅读连接万物的应有之举。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