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寻龙分金看缠山, 一重缠是一重关, 关门如有八重险, 不出阴阳八卦形。 ” ——寻龙四诀《鬼吹灯》 《寻龙诀》 《盗墓笔记》 等很多鬼神小说, 其实摸金校尉之分金定穴之术就承接了古代分野术。 分野, 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天、 地对应关系和“天人感应” 的哲学思想。本文笔者姑且以一个测绘外行人猜测, 他们基于某种程度的大地天文观测得出的不正确的分野, 虽然最后在地理方面可能因为分野原则的失传和规律的过于粗糙, 而转变成类似于地名和地点对应的死规则, 但这可能正是在古代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 “唯一” , 至少“主要” 能借助的来表达地理空间的办法。 另外,正如在牛顿惯性定律之前, 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也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并运用到生活中, 在一定精度要求下, 也许不正确的分野创立之初对识别地理空间来说也是可用的, 下文尝试分析分野原则的科学性、 并简单探索分野定位的操作方法。

1.分野概论

王庸在《中国地图史纲》 中提到: “所谓分野就是从天空某一座恒星相当于地上某一地区的说法。 ” 分野的理论核心是星土说。 《周礼·春官》 对分野有严格的定义: “以星土辩九州之地, 所封封域皆有分星, 以观妖祥” 就是按照星土来预卜各地吉凶, 值得注意的是这有两点, 一是星辰与地域的对应方式, 也就是下文的古人运用分野对应关系来识别地理空间; 二是占卜吉凶。

古人在地图上怎么看地势(古人如何辨别方向)(1)

2.分野法识地理的探索

天地对应

1. 天地对应之科学基础

天地对应的思想并非中国特有, 几乎所有文明都产生了利用天象来占卜地面人事吉凶的占星术; 同时纵观古代的历史, 在地图学上取得成就的人往往在天文方面也贡献卓越, 比如郭守敬; 甚至星图也归在地图学的研究中。 这可能并不是偶然, 而是因为天地之间具有某种科学上的相似性。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说明:

第一, 天球被抽象为球体, 地球事实上是球体。天空中的星星虽然距离我们的远近不同, 但由于仅通过观测并不能得知, 使得天空的星星像是分布在一个球体上, 这个球体就是天球。 可以说天球被我们模拟成一个球体, 看起来像球, 但实际却不是球。 而地球则相反, 因为人们生活在这个庞大的球体上, 只要范围足够小,在误差允许的条件下, 就可以将曲面看成平面, 它的曲率我们几乎感觉不到, 所以人们很难认识到地球是圆的,但地球确实是球体。

所以只要选取一个时刻, 天球上的星象确实是可以投影到地球的地面上的, 只不过现在看来这样做没有意义。 但古时, 身处于庞大的地球, 难免有“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感觉, 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呢? 其实正是古人通过相对好观测的天文来认识难以测量的地理的一种方法, 分野可能就是人们对此投影的一个尝试。 正如王庸先生说“这说法(分野) 自然是不正确的,但是他们从地位比较确定的恒星来固定地域的位置, 这一意向至少可以说是有追求一种科学标准的企图。 ”

第二, 星图投影方法与现代地图的投影方法相同。

首先, 笔者认为星图和地图可以联系起来, 用星图的投影成果成图来推测地图的测绘技术。 毕竟中西双方其实对科技有着不同的态度, 西方重理论, 而东方重成果, 西方科技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但中国科技往往达到目的就好, 不管黑猫白猫; 或者技术严格保密, 大多失传, 只有成果可能还有留存。 然而, 我们现在形成的科学体系甚至是研究历史的方法, 都来自西方, 按照这种方法对中国科技史进行研究是不公平的, 所以也许我们应该更多的通过成果的分析, 来推断古人的科技水平。

就如投影方法, 星图是将看到的球体投影到二位平面上, 而地图是将实际上的球体投影到二位平面上, 二者是相同的。 所以, 从敦煌星图的圆图和横图近似极平面投影和正轴墨卡托投影 以及后来星图的投影方法, 完全可以推测古人有将地球投影到平面的能力, 而能否画出精确的地图其实就取决于是否认识到地圆说, 知道经度, 纬度; 能否将地球合理的投影到平面纸张上; 古人掌握了投影的技术, 隋唐否定了“寸影千里” 更精确的测量了纬度, 元代耶律楚材创立了“里差” 认识到了经度 , 浑天说和地圆说也较为类似, 所以笔者完全相信中国是有能力自发形成精确制图法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胡其伟《民国以来沂沐泅流域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

2.丁秀娟《建国后微山湖地区的省际湖田湖产纠纷情况研究》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欢迎关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网易号:江南蓑翁

古人在地图上怎么看地势(古人如何辨别方向)(2)

合作与转载,请269738306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