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Xv Qo$ LhY Fzd U&uW 。”这是一种汉字?在株洲76岁老人唐青文眼里,这句话读作:一小时后在船中。

11月15日,在荷塘区新华桥东附近,唐青文手指微颤着跟围观者讲解完唐书汉字的写法及表意后,摊开几本日记本,指着上面同样像拼音又像英文的“新汉字”告诉记者:“这就是我发明的唐书汉字。”

研究出“汉字拼音化”方案

上个世纪60、70年代,国家大力推行汉字简化,做过教师,在部队学过速记的唐青文于1974年12月将自己写的汉字拼音化方案提交给了相关部门,虽最终未获回应,但在以后的数十年里,他不断将方案完善。

走近科学八十岁老太写天书(株洲76岁老人发明)(1)

想开发比“五笔”更好的输入法

时过境迁,现在,唐青文也明白,推广使用唐书汉字已不可能。

“但或许可以根据我的造字原理发明一种新的输入法。”唐青文认为,“唐书”输入法可以完全不用数字键和空格键,比五笔输入法还方便。

为此,2012年,他就买了一台电脑加强学习研究,并尝试着将唐书汉字申请专利。但因无人相助,他的输入法至今未开发出来。

识此字者,世间只此一老翁

自研究汉字拼音化方案开始,40多年来,唐青文已爱上了研究文字。“每天都要用唐书新汉字写些东西,心里才舒服。”

去年,唐青文用他创造的唐书新汉字“翻译”了43首红歌歌词,并编印成册送人。记者随便从43首红歌中抽出一句“唐书汉字”歌词,唐青文看后竟能立马唱出来。

“识此字者,世间只此一老翁。”长沙一位文字专家看过唐青文的汉字拼音化方案后大加赞赏,但同时也明确表示:“该方案已无太多现实意义。”

现在,唐青文一有空就会去城区“摆摊”,售卖他用唐书汉字编写的各类书籍,“偶尔有人买,我就能兴奋很久很久。”

(株洲日报 记者/胡文洁)

编辑/冯超

走近科学八十岁老太写天书(株洲76岁老人发明)(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