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习报告怎么写(专家告诉你研究性学习报告应该怎么写)(1)

研究性学习报告,成了综合评价招生中,机构的又一卖点

自主招生停止,综合评价招生(三位一体)规模似有扩大。前些年自招中买卖材料的做法,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又盛行起来了。

对于综合评价招生中,研究性学习报告等材料的准备,家长一头雾水,各种机构更是瞅准了商机,打着某招生高校的旗号,宣称对研究性学习材料在综合评价招生中的关键作用,更是暗示参加了某985高校老师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辅导,就能在该校综招中受到重视!

真假李老师姑且不评价,李老师今天给家长和考生们讲讲综合评价中研究性学习学分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材料的基本要点,给考生谈谈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写出有用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设置研究性学习学分?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1. 研究性学习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但又不是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这个“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但不限于)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调研(到科研机构或高校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
  2. 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多学科综合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动机。与以往的兴趣小组、奥赛训练不同,研究性学习不仅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多学科关联知识的学习动机。
  3. 研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而学生选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高中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在内涵和要求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仍然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像科学家一样”的学习。它形式上是“研究”,实质上是学习,一种综合性的学习.

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基〔200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对在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做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这使得研究性学习学分成为高中学生必修学分,研究性学习材料与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服务等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重要组组成部分。

研究学习报告怎么写(专家告诉你研究性学习报告应该怎么写)(2)

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作为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获得,学习过程的评价,其考核权在所在高中学校,而并非高校,因此,机构承诺的高校盖章,不仅不真实、不必要,可能还会弄巧成拙!

二、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和实践体验,而非研究成果。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而并非最终的研究结果。这是广大考生需要注意的。

因此,对于研究性学习报告的内容,就强调过程与体验。通过参加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达到如下目标: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二是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学会分享与合作;五是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六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学习报告怎么写(专家告诉你研究性学习报告应该怎么写)(3)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小组式集体研究学习活动

所以,对于研究性学习报告,强调的是研究的过程和实践的体验,而并非“高深”的研究成果。考生花钱参加所谓的研究性学习培训,李老师认为,若非有兴趣,仅仅为了综合评价招生材料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实在是没有必要!剩下时间来和同学一起琢磨一个课题,利用暑假实践,共同实践体验一番,用剩下来的钱,买排骨吃,不香么?

三、考生如何准备有用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教育部教基【200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

》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的选择和设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等七个方面做了说明,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根据《指南》,各学校都进行了统一安排,山东2019届高中毕业生,部分学校于高三上学期末上报省教育厅各个班级的研究性学习安排详细计划,包括指导老师、学生分组、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生须按照已提交的研究性学习计划的详细安排,提交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并有相关指导老师做出评价,给出成绩(学分),此表扫描后提交到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研究性学习目标中,有一项为“学会分享与合作”,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形式上,分组研究学习,是一个基本要求

严格来说,研究性学习涉及到选题、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书写报告等诸环节,由于研究性学习报告材料,并非笔试内容,因此,在普通高考录取中,研究性学习材料,并不进行考查,所以,导致各学校对该项内容没有专门拿出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性学习报告,从目前山东的实施看,与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内容,仅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必备材料而已。

学校在组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计划时,会严格按照学生的选科进行安排。

如果考生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浓厚兴趣,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考生如有意报考相关专业的综合评价招生,可以在研究性学习内容上,侧重这一方面的选题,组织起材料来,也是得心应手的。

基于以上理由,李老师认为,没有必要花钱购买研究性学习材料。非但没有必要,可能还会弄巧成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