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聚焦青少年近视问题,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近视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近视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近视十大误区你踏入几处)

近视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前天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聚焦青少年近视问题。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昨日开展爱眼系列科普活动,眼科专家还分享了近视用眼十大误区和相应提醒,引导青少年形成合理的用眼习惯,提高市民眼健康知识和眼保健意识。

昨日上午9时,重庆晚报记者在大坪医院活动现场看到,前来咨询、检查的患者在医院门诊大楼外排起长龙,以该院眼科主任叶剑教授为首的眼科专家正为大家进行眼部检查、答疑解惑。今年60岁的张阿姨最近看东西越来越模糊,昨日专程从大渡口区赶来。经过现场检查发现,张阿姨患上白内障。“可不可以开点眼药水来滴?”张阿姨询问叶教授。

叶教授表示,目前没有眼药水能治好白内障,手术才是唯一方式,千万不要拖,不然可能诱发青光眼等疾病,最终导致视力下降乃至失明。

活动现场,45岁的李琼一边拿着爱眼护眼知识小册子看,一边咨询眼科专家。原来,她的儿子正在读高二,近视后度数不断增长。“娃儿原来才300度,现在已经500多度了,看到他近视度数越来越深,我很担心。网上许多转眼球的视频,说是可以降低度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对于近视,多数人更害怕形成高度近视,因为高度近视会使眼底疾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对此,叶教授表示,减缓近视增长的速度,可参考这几种方法:

一是验配合适的眼镜。不同儿童近视发生和近视状态是不同的,验光配镜不是千篇一律,验光师需要根据每位患者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近视程度、用眼习惯等进行多方面考虑,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处方,以及选择不同的矫正方式。

二是角膜塑形镜。佩戴角膜塑形镜是近视控制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特别适合中低度近视,家长应选择有资质的验配机构接受检查和验配,佩戴的孩子一定要谨遵医嘱,并按期复诊。

三是低浓度阿托品。大量研究发现,低浓度阿托品(0.01%)可以有效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是最有前景的药物近视控制方法。叶教授表示,调查统计,目前我国近视总患病人数约4.5亿,高中生近视率达85%,初中生为70%,小学生为20%。近视已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青少年儿童近视呈现出发病率高、程度深、更低龄化的趋势,令人担忧。一些错误的用眼习惯和观念,往往伴随着近视人群。

为此,该院眼科专家总结了十大近视用眼错误观念。

误区1

近视了别带眼镜,戴上就取不掉

解释:眼镜只有一个作用,就是使你的眼睛看得清晰。眼镜对于我们眼睛没有任何伤害,科学研究与临床经验均表明,不戴眼镜近视度数增长速度将会更快。

误区2

有很多方法治疗近视,治疗就好

解释:近视是无法治愈的,如果看见“近视包治愈,不好不要钱”之类的广告,不要轻信。

误区3

近视度数不高,注意用眼习惯就会变好

解释:近视不可逆,还在身体发育期的孩子一旦近视,在没有特别方法干预的情况下,不但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持续增加。

误区4

戴了眼镜,眼睛容易变凸

解释:高度近视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凸,与正常者对比仅多凸出0.94毫米,并不非常显著。更多的是视觉错觉,误以为通过凹透镜看到的眼睛是正常的大小。

误区5

近视眼镜没坏就一直戴

解释:只要度数有变就需要更换镜片。眼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定划痕,并且会老化,这会影响我们的视觉质量,容易产生视疲劳。

误区6

近视还有散光

解释:大多数散光取决于角膜的形状。没有散光的人,角膜形状相当于一个篮球的形状;有散光的人,角膜类似于橄榄球的形状。一般散光先天形成,不会持续增加,所以不用担心。

误区7

度数千万不要配那么足,凑合看就行

解释:度数给多少是根据佩戴者眼睛功能情况、佩戴舒适度、矫正方式等因素决定,加减度数有相应的原则,不可随意增减度数。孩子如果佩戴的眼镜与眼实际度数偏差过大,近视度数增加得更快。

误区8

眼镜看远戴就行了,看近不戴

解释:近视眼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眼睛可以偷懒,不用变焦就能看清,但是长期偷懒眼睛的功能就会下降。除特殊情况看近不戴外,都建议看远看近均佩戴。

误区9

隐形眼镜不能戴,会伤眼睛

解释:隐形眼镜有很多种,但都是近视矫正的一种工具。错误的操作,是有可能会对角膜造成伤害的。如果谨遵医嘱进行验配、使用,是不会出现问题的。所以在验配之前,医生要对配合度不好,或者其他情况不符合隐形眼镜验配条件的进行筛除。

误区10

散瞳对眼睛有伤害

解释:散瞳后所产生的瞳孔散大,会出现畏光、视近困难,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家长无需担忧,只需要在散瞳后避免强光照射,不要近距离用眼即可。正常剂量的散瞳药很少产生其他副作用,只有极少数儿童会因药物副作用出现一些症状,这时候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记者 朱婷)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