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已经熟知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当前,很多单位已经将HP检测列入职工体检项目中。但是,人们对于HP阳性通过规范除菌治疗,转为HP阴性胃黏膜中仍可以发生胃癌的医学知识了解不多。
近期,我院消化内镜室成功治疗一例“除菌后早期胃癌”病例。患者徐XX,女性,72岁,2020年因间断上腹部饱胀不适在我院就诊详细检查,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C3)伴炎症活动,胃多发黄色瘤,C13呼气试验提示阳性,曾成功HP清除治疗。3周前再次来我院复查内镜,我院内镜室韦斌主任给予患者行内镜精查,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O1),萎缩肠化背景下,在胃窦大弯可见一O-IIc 型1.6cmX1.8cm浅凹陷,并可见白色不透明物质,NBI下有部分边界不甚清的茶色区域,经放大内镜及靛胭脂醋酸混染仔细观察,可见病灶微结构、微血管存在轻度异型性,活检病理提示胃中度萎缩肠化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前讨论及充分评估时,胃镜室韦斌主任强调综合考虑患者相关检查,患者属于除菌后早期胃肿瘤性病变,分化型早期癌可能性极大,与家属反复充分沟通后,同意行粘膜下剥离术(ESD)。
在麻醉科翟宝利副主任医师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有力协助下,内镜室韦斌主任行粘膜下剥离术,病灶环周标记、粘膜下注射、环周剥离,手术顺利,切除标本送检。术后观察一周,无并发症出院。整个手术术前、术中、术后还得到老年消化科刘永国主任、杨华副主任的大力协助。
ESD术后部分病理:胃窦高分化腺癌 Gre,Ant,O-Ⅱc,16x12mmmm,tub1,pTla(M)ly0,v0,pHM0 pvm0. MUC2( )、CD10( )、MUC5AC(-)、MUC6(-)。
讨论:
所谓除菌后胃癌,顾名思义就是幽门螺杆菌除菌后被发现的胃癌。为什么说除菌后的胃癌为何相对难发现呢?据报道除菌后大约有44%早期胃癌在放大内镜下表现为“胃炎样”外观,可有浅凹陷,有规则或模糊的微血管,边界不清晰,类似于邻近的非癌黏膜,就导致了除菌后的胃癌比HP现症感染的胃癌有的时候更难发现。对于消化内镜医师来说,内镜下避免见而不识,视而不辨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
我们对于幽门螺杆菌除菌前后存在中重度萎缩、肠上皮化生、胃黄色瘤、根除胃幽门螺杆菌 1年后以及高龄、长期吸烟饮酒等等因素需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根除过HP的患者,一定要宣教告知,根除HP转阴并不等于一劳永逸不再发生胃癌,我们一定要告知患者定期的内镜随访非常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