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小说有这样一幕,韦小宝出逃,营救师父陈近南时,捅了侍卫总管多隆一刀,一直以为自己杀了这个酒肉朋友,颇有些内疚。

等到韦小宝从通吃岛回归满清朝廷后,再遇见侥幸未死的多隆,还一度以为是活见鬼。

多隆当然知道是韦小宝捅了他,但也只能装不知道,甚至想都不敢再想这件事。

鹿鼎记韦小宝和多隆结拜穿帮镜头(为何不恨韦小宝)(1)

因为康熙帝玄烨,已经口含天宪,金口玉言告诉他:「是韦小宝救了你多隆。」

满清王朝,把【君主臣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王朝。

满清皇帝最重要的兼职,就是八旗旗主。对八旗集团其他所有人,都是【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而不是封建社会正常的君臣关系。

就算是康熙帝的堂兄,康亲王杰书,满清开国大贝勒代善的后裔,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首,议政王大臣之首,也得对着康熙帝诚惶诚恐,自称“奴才”,绝无半分人格尊严。

就算是康熙帝发妻的叔父,一等公爵索额图,大清帝国的首相,官居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也得对着康熙帝诚惶诚恐,自称“奴才”,绝无半分人格尊严。

《鹿鼎记》韦小宝,康熙帝玄烨的发小亲信和铁杆死党,康熙帝对他的信任程度,当世绝无第二人可比,甚至在很多时候,潜意识下把他当做了自己的“替身”。

没错,韦小宝在满清朝廷的分量,从来不是因为他明面上这些身份官爵:一等鹿鼎公、抚远大将军、骁骑营都统、御前侍卫副总管、建宁公主的第二任额驸……

而就是因为在满清朝廷其他所有人看来,韦小宝都是大清康熙皇上的【替身】。

鹿鼎记韦小宝和多隆结拜穿帮镜头(为何不恨韦小宝)(2)

《人义》丁义珍自称“达康书记”的“替身”,那是他自己吹的;但韦小宝是康熙帝的替身,却是真的。

所以书中的康亲王杰书也好,首相索额图也罢,对着韦小宝这个皇帝宠信的【替身】,都是笼络亲近,称兄道弟,竭力讨好,绝不敢在韦小宝面前,摆什么亲王宰相、八旗贵胄的架子,梅香拜把子,大伙儿都一样,都是“大清皇上的奴才”罢了。

如果换了在正常的汉人王朝,比如刘禅这个蜀汉皇帝,再如何宠信黄皓,可是大将军姜维也好,卫将军诸葛瞻也罢,都不可能会对黄皓假以颜色,甚至和黄皓多说一句话,都是失了身份,损了名声。

尚书令董允,连刘禅想多纳几个妃子,他都能一言否决,更压制得黄皓多年职衔不得升迁,令刘禅怀恨在心而无可奈何。

鹿鼎记韦小宝和多隆结拜穿帮镜头(为何不恨韦小宝)(3)

至于诸葛孔明这位“相父”,哪怕因为刘禅的缘故,能多瞧他身边亲信黄皓一眼,都算是给他脸了。

也只有明初儒生罗贯中编撰、满清腐儒毛宗岗修订的《三国演义》小说,会捏造出:「诸葛亮某次北伐形势一片大好,眼看攻破长安光复故都有望,刘禅中了司马懿反间计,听信宦官谗言,强令诸葛亮班师回朝」这种大笑话,

——历史上的刘禅真敢这么胡来,诸葛亮也就真能废黜他,改立刘永或者刘理为君。

说白了,正是明清君主集权的程度登峰造极,于是写书的小说作者们,再不知何为君臣互择,何为秦风汉骨,但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腐朽奴才哲学。

《鹿鼎记》小说的韦小宝,正是凭借和康熙帝玄烨的亲密关系,一个不学无术的文盲混混,一个十毒俱全的贪官佞臣,也能在腐朽奴才哲学弥漫的满清官场,混得如鱼得水。

鹿鼎记韦小宝和多隆结拜穿帮镜头(为何不恨韦小宝)(4)

至于区区一个多隆,给皇帝看家护院的一介武夫,无论官爵地位,还是与皇帝的亲近程度,距离杰书或者索额图这种满清显贵,都有十万八千里之遥。

他又哪来任何胆子,去质疑韦小宝这个“主子万岁爷”的【替身】?去质疑康熙帝金口玉言对此事的背书?

什么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什么又叫「君无戏言」啊?

只怕侥幸捡回一条命后,多隆正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言行举止中,无意流露出半分对韦小宝背刺行为的不满,——那也必遭到韦小宝的忌惮,必欲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他这么一个粗胚武夫的身家性命,难道康熙帝真会当一回事么?如果多隆真是因为不满韦小宝背刺,反遭其害,在康熙帝眼里,也只是一个给脸不要脸、不识抬举的奴才罢了。

鹿鼎记韦小宝和多隆结拜穿帮镜头(为何不恨韦小宝)(5)

诚然,如果韦小宝真是个杀伐果断,心狠手辣之人,深信「宁我负人人勿负我」「既已出手便绝后患」,连一丁点风险都不肯冒,真逼得多隆彻底绝望走投无路了。

那么多隆这种狠人,同样也能舍得自己满门老小性命全不要了,就算杀不了韦小宝,杀他几个阿珂方怡之类的小妾,哪怕自己全家上刑场也要拉几个垫背的,那真是完全做得出来的。

所以,韦小宝托多隆帮忙,敲诈了郑克塽几百万两银子,大笔一挥让多隆负责分肥了。

鹿鼎记韦小宝和多隆结拜穿帮镜头(为何不恨韦小宝)(6)

这既是对多隆的补偿和笼络,更重要是彻底安多隆的心,主动表达充足的善意,破解两人之间的猜疑链。

——白花花的银子开道,再大的背刺之仇,至此也就在杯斛交错、坐地分赃间,一笔勾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