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人,在这个世界活得都不会太舒服。一个人越是有棱角,他的人生就越为被动,轻则让自己多走弯路,重则丧失自己的性命,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世间的规律。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1)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遇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肝义胆的好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并不是善良正直就能赢得好的人缘,得到更多的机会,反而,有时候过于“方”,会阻碍你的前进,反而那些圆滑的人走的更远。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2)

在生活中,真正活得舒服的人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么强,而是因为他拥有“同归于尘”的圆润。他的圆润,就是收起自己身上的刺,用别人感觉舒服的状态去对待别人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3)

或许有人会觉得总是迁就别人,这样的状态委屈了自己,但是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去看:一个人因为收敛自己而感到委屈是一种“擦伤”,那么,因为不懂收敛而被人排挤甚至下套的时候,才是人生的“车祸”。《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善良是自己的态度,圆润是人生的手段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4)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能够建立功勋成就大业的人,大多都是处事谦虚圆通的人。而那些丧失机会,导致失败的人,必定是固执任性的人。

所谓的虚圆之士,就是谦虚圆融,在这里并不是说的耍小心眼,投机耍滑,而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是一种圆润变通,懂得改变的智慧。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5)

圆润变通的人不会一味地钻牛角尖,陷入死胡同里还要撞撞南墙,而是懂得顺势而变,根据不一样情况作出不一样的反应。

说道这里,小木想起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我以前是一个很不知变通的人,当时刚到了一家新公司,互联网公司,变化比较快,今天这样做,明天那样做,一天之内,下达的命令都会不同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6)

一开始小木感到很疲惫,很愤怒,我这件事儿还没做完,又给我安排其他的事儿,然后就一根筋儿的认为,我就偏偏要把手头这件事儿干完再去做其他的事情,实则不然,因为自己的执拗,导致公司的任务没能及时完成,给各个环节的进行都带来了不便。

这个时代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执拗了,要会变通。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7)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一个事物太过于强壮,必然会走向衰老,说明他没有合乎道的法则,最终必然走向衰亡。

一场大暴雨过后,一棵百年老树,被狂风骤雨拦腰折断,狰狞的裂痕好像在向世人诉说着自己的不满,而它周边的小草却生机盎然,舒展着柔软的腰身,迎接阳光的照耀。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8)

大树因为太过坚硬,反而抵不住狂风骤雨的打击,更容易折断,而小草因为柔软,懂得随风而动,因此得以保全性命,活的生机盎然。

所以,为人处世也是一样的道理,过于强硬,必然会伤人伤己,而圆滑处世,才能顺风顺水

人常说“好人不长寿,祸害遗千年”,那些性格孤僻,个性暴力的人并非是因为邪恶,相反,他们内心更加善良,正是因为过于善良,过于耿直,所以不愿意向这个世界妥协。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9)

这样的张狂个性,让他在遇到事情时心乱如麻,心浮气躁,必定会有损健康,所以好人难长寿

而祸害遗千年,就是因为那些奸诈小人虽然品行不端,但是他遇事通融,用圆润待人处事,反而能够用自己的温和去化解问题,这样的人生,自然少了更多弯路和问题,他们也更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10)

江海之所以能成百川之王,就是因为它居于百川之下,故能成为百川之王。

真正舒服和伟大的人生,并不是高高在上,特立独行,而是融入世俗,周旋于世俗之间,在世俗之中守住自己内心的信仰,退掉自己的锋芒,让自己看上去与世俗无异。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11)

就像一朵洁白无暇的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即使身处黑暗之中,也能在那样的环境中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供自己生长,并且保持自己的初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广阔无暇,不是因为,只接受大江大河的水,而是,清澈的、污浊的都接受,然后依靠自己宽阔的胸襟,将百川化为己有。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12)

故,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圆滑,学会柔软,学会容纳,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黑白都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内心,寻找跟我们一样的人为伍,但是也得接受黑暗的存在,在黑暗之中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忘来时的路

《道德经》中总是给我们很多感悟,在人生迷茫的时候,读上一读,总是会有很多新的启发,重新找到目标,重新上路。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13)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这一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中既暗示了以柔克刚,又诠释了长久之道,还与养生、社交相关

人是社会中的人,做人做事都跟别人有关系,所以说人生就是一场处世的学问。

《道德经》是为人处世智慧全书,内容涵盖面极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生活等;也是企业管理宝典,所以深受一些企业家喜欢。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14)

马云的工作包里总是放着几本书,别的书换得很快。

而其中一本书一直没换过,是一本最薄的《道德经》。

薄是因为没有注解。马云不希望看到别人对《道德经》的理解而影响自己的感悟。

古今中外的高人,谈起这部经典,已经不再是读没读过的问题,而是一生读了多少遍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15)

要是说半部治天下的《论语》是一本帝王权术之书,那《道德经》就是一本汲取人生智慧的百科书,每次打开都能学到东西,而且能用到工作生活中。

不了解《道德经》的人,都认为“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消极的东西,对自己和年轻都不好,其实不是的。老子的每句话其实都是以柔克刚的典范。

道德经里面的做人道理(道德经做人要外圆内方)(16)

白话文版本的《道德经》,把高深莫测的5000字,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我们,让我们在自身的情况上,灵活运用这些智慧。

打开这本智慧之书,慢慢的沉淀自己,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多见多闻,借古鉴今。想要阅读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购买正版。#把书读薄 把人生读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