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山海经讲述了一个秘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山海经讲述了一个秘密(山海经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山海经讲述了一个秘密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皆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中国境内地理形势分野、山系、水系、开拓区域分布;农作物生产;井的发明;乐器制作;民族迁徙;江域开发以及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太行山、恒山、王屋山、昆仑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事实上,即使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然而,《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别是《中山经》里的山,《五藏山经》(即“山经”)本是以一些真实的山川为基础来叙事的,但说到荒远无稽的极地,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想象向壁虚构了。

第一个谜团:《山海经》描述的区域

据专家考证,《山海经》记录了2000多个地名,其中有700多个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五藏山经》的《西山经》描述的地理范围是华山至帕米尔高原,《中山经》描述了山西省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安徽省北部。《东山经》描述的是山东省,核心是泰山附近。《南山经》描述了南岭山脉,也有一些四川盆地的记载。

山海经地图

专家们还发现,《五藏山经》的《中山经》描述最为准确,其它4个篇章误差较大。《中山经》所记载的巫文化习俗,以及祭祀仪式也非常原始。可见,《山海经》的作者生活在中原地区,《五藏山经》有可能是夏朝或商朝遗留的地理资料。而《海外经》和《大荒经》,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补充的地理知识。

第二个谜团:《山海经》异兽和神人

因为异兽和神人不符合科学,《山海经》被现代人当成神话小说。其实,早在1800年前的晋代,郭璞就提出了解读《山海经》异兽的方法。郭璞认为,《山海经》的异兽和神人,反映了古人对动物和首领的原始崇拜。先秦古人认为,所有神奇的事物,外型必然与众不同。黄帝统治华夏四方,因此“黄帝有四面”。蚩尤勇猛无敌,所以“铜头铁额”。神农氏善于农业生产,就成了“牛首”的形象。

山海经异兽和神人

到了现代,专家学者们又提出了2种解读方法。一种认为《山海经》异兽都是变异物种,因为基因出现了问题,长出了4只翅膀、6条腿、九条尾巴,甚至是2个头。这些异兽在古代属于稀有现象,因此被古人崇拜并夸张描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海经文字版误解了《山海图》的原意。《山海图》标注的异兽和神人,只是部落崇拜的图腾,它显示了部落生活的地点。战国文人并不了解,以为远古真的有这种异兽,便注解成了文字版《山海经》。

第三个谜团:《山海经》神山和金玉

在《山海经》的描述中,许多山上盛产玉石,甚至还有铜铁等金属。而后人在山上根本找不到,因此认定《山海经》为荒诞杂说。实际上,这恰恰显示了《山海经》的古老程度。在夏商时期,金属是一种神圣且稀有的物质,被用来制作祭祀礼器。能发现金属矿物的山,被称为神山很正常。另外,在上古时期,所有纹理特殊的岩石都可称为“玉”,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玉器珠宝”。要不然,古籍记载“黄帝以玉为兵”,这就太奢侈了。

山海经异兽

上古时期的华夏先民对大山非常崇拜,因为这是食物的来源,也是部落的居所。一个部落向外人介绍自己的家园时,说“满山金玉”、“遍布奇鸟异兽”,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山海经》只是将这种民间传说,如实记载了而已。

第四个谜团:《山海经》神话和历史

中国最古老的神话经典,除《山海经》以外再无其他。《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和《黄帝战蚩尤》,这些神话故事均出自《山海经》。女娲、羲和、常羲、帝俊和西王母等几十个历史人物,都是《山海经》首先记载的。历朝历代的神话小说,如《淮南子》、《拾遗记》、《酉阳杂俎》和《西游记》等,均离不开《山海经》奠定的基础。仅凭这一点,《山海经》的文化价值就无可比拟。

山海经神话故事

文字出现以前,古人只能通过传说和神话口述历史。我们看到的《尚书》、《左传》和《史记》等历史著作,其实属于“人工处理”过的历史,掺入了作者自己的观点。而《山海经》记载的,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山海经》不会记载“君权神授”,也没有三皇五帝的“禅让”,更没有“伦理道德”。它只是平铺记叙,告诉你曾经有这么一位英雄、一场战争和一段历史。这也是现代学者重视《山海经》研究的最大原因,它的历史价值并不比《史记》差。

《山海经》记载的是另一个世界?

有人说《山海经》之中所记载的是另一个世界,而网络上,甚至一些学者认为是五大文明古国(包含玛雅文明)的先祖利莫里亚人所居住的利莫里亚州,而《山海图》之中所记载的其上所有的地形,妖物,甚至神的存在,都是利莫里亚的人等等,当然,这些都是网络及学者的一些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