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都知,大唐皇帝唐玄宗独宠杨贵妃到了“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地步,却少有人知,唐玄宗的另一独宠爱好开旷古之未有,那便是在中国古代的历代帝王中,唯有唐玄宗一人独自享受过的“舞马”祝寿娱乐方式!

大唐王朝,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前期,创下“开元盛世”,使得唐朝综合国力达到极盛!而唐玄宗本人又以“爱美人不爱江山”和“城会玩”,在他执政后期,为时人和后世之人写下不少讽刺性篇章。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1)

唐玄宗李隆基

其中,唐玄宗在玩上,据历史记载,其中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便是,唐玄宗玩马的方式叫做“舞马”,曾开创了中国有史以来,前无古人,后无可追的“高规格”,以至于不少人都不相信那是真的。甚至让一些人觉得,应该是人们对唐玄宗过宠杨玉环看不惯,因此在事事上都给他“唱黑调”的结果吧!

究竟历史的记载中,唐玄宗是怎样的“玩马”法呢?

唐玄宗执政的前前后后:兴于拨乱反正,亡于堕落堕政!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是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因此人称“李三郎”。少年时期的唐玄宗,做事英明果断,才艺双全。

在武则天去世后的唐中宗李显执政时期,因其软弱无能,于是朝政大权逐渐为韦后和安乐公主掌控,不但之前发动“神龙政变”从武则天手中恢复大唐政权的头号功臣,宰相张柬之被他们驱逐,就连太子李崇峻也被诛杀。直到后来,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就连李显也死于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之手。很明显,韦后她是想效仿婆婆武则天的做法,想做自古以来的第二位女皇。而这时候,年轻有为的李隆基再也忍不下去了,他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将韦后集团一并诛杀,使得大唐王朝可能面临的危局迅速扭转!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2)

唐隆政变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改元先天,刚刚坐上皇位的李隆基,鉴于此前的乱政,他注意拨乱反正,并任用了姚崇、宋璟等贤相,更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又设立了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并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在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番励精图治下,使得唐王朝这个原本包含了多种民族的国家,得到历史空前的统一和繁盛局面,并开创下了大唐王朝极盛之世,历史将这一时期称作“开元盛世”。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3)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

然而,前期执政英明的唐玄宗李隆基,他在创下“开元盛世”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在他后半生的执政,自从得到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后,他对朝政几乎荒废,用白居易《长恨歌》中描述的情景便是: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4)

自从宫里来了杨贵妃

整天唐玄宗除了谈“玩”就是“乐”。也许在唐玄宗的意识里,他觉得天下已大定,似乎再没什么更重要和紧迫的事值得去做,是该自己感受帝王之乐的时候了。也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执政作风中的此种转变,酿就了后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的角色由大唐的皇帝变为太上皇的悲惨结局。

唐玄宗李隆基的下台:除了杨贵妃,还和“马”有关!

当然,无底限的宠爱杨贵妃是唐玄宗执政后期为世人诟病的一大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曾听说过,那就是,唐玄宗发明的新玩乐方式简直开旷古之未有。唐玄宗除了爱玩美人外,还更会玩马!

在唐玄宗时期,按照马的使用方式来分,有一批马,叫做“舞马”。什么意思呢?言外之意,就是专门用来做跳舞之用的马。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5)

舞马

如果是说人能载歌善舞,那当属合理之中,如果连马也都会来跳舞,那么在世人看来,绝对是觉得那些会跳舞的马,非妖即魔——成精了!毕竟,纵然在神话故事《西游记》中,唐僧所骑乘的白龙马也当算神马上品,就这,也都没谁见过白龙马跳起舞来,何况是唐玄宗训练的马呢?总之,听来肯定是不会信的。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6)

《西游记》白龙马:尚且不会跳舞

然而,这样令世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据历史记载,真的发生在了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时期。

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李隆基为了给自己祝寿,专门训练了一批会跳舞的马,特意用来在自己每年的生日那天集体跳舞来给自己祝贺寿辰,并将其称作“舞马”。

“舞马”总共有500匹,而且这些马,每一匹也还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名字,比如“骄”或“宠”。

这些舞马,每逢唐玄宗的千秋万节(即唐玄宗生日),这些舞马就会在兴庆宫、花萼楼下专门给唐玄宗献舞。这些舞马披着锦绣的外衣,脖子上挂着金铃,鬃毛上系着珠子,并由着金挂银的壮士牵着出场。

出场后,这些马能够听懂音乐,当乐队开奏,这群马就开始踏着节拍跳起舞来。在舞马的高难度环节,这些舞马会一跃跃上三层高的板床,而由先前牵马的壮士们将板床和舞马一起举起来,然后由舞马口衔着着酒杯向唐玄宗敬酒。这些舞马在喝过酒之后,也会醉。

对于唐玄宗舞马这样的盛况,曾经当朝宰相张说《杂曲歌辞·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提到:

“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当然,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也为“舞马”这样的盛况题过诗,诗曰:

“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

当然,也有替这批“舞马”鸣悲哀的格调诗作遗留,如唐代诗人,农学家,陆龟蒙写的《开元杂题七首·舞马》其格调就堪称哀婉:

“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骧轻步应金鞞。曲终似要君王宠,回望红楼不敢嘶。

这批“舞马”,它们承载的主要职责,就是每年给唐玄宗李隆基祝寿,如是这样年复一年,直到“安史之乱”发生前,“舞马”们不得不卸任时,整整为唐玄宗祝寿25次。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7)

唐朝舞马

唐玄宗李隆基挚爱的“舞马”们,他们相比杨贵妃的结局怎样?

那唐玄宗这批在音乐天赋上训练有素,和舞女们一样善于载歌载舞的“舞马”们后来都去哪儿了呢?他们比唐玄宗“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最终结局如何?

追及唐玄宗在位后期所培养的这些“舞马”,它们的命运劫数,其实也有几分与杨贵妃相似:马儿本无过,但跟错了主子,派错了用场,命运就没有饶过它们!

且说“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大概也是想感受下马儿给自己祝寿的皇帝殊荣,在此期间,他抢到了唐玄宗“舞马”中的十多几匹,可他还没等当上皇帝,就被自己的儿子给杀了,再接着,他的儿子又被史思明所杀。此前,安禄山抢到的那十多匹唐玄宗的“舞马”就落入安禄山的一个将军手下。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8)

安禄山

一天,将士们一起吃饭喝酒,一时兴起,他们带上了乐队伴奏。他们这一奏乐不打紧,最重要的是,那些天生就对音乐敏感的“舞马”倒是找到了感觉,它们闻乐如条件反射般突然集体跳起了舞……众人见状大惊!

在他们看来,他们先前只以为自己缴获的这些马是可以作战上战场用的,谁知?它们一个个竟然和“舞女”般集体翩翩起舞。

没见过怪当然很是奇怪,甚至还有些恐惧,毕竟历史上都不曾目睹的怪事被他们头次给遇到了。于是,他们皆以为这批马是“妖马”,匆忙上报将军,显然,这位将军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天下居然有马会跳舞的事,因此,也感觉十分不祥,就下令

“统统打死这些妖孽!”

于是,在唐玄宗时期,被训练有素的这十多匹“舞马”,作为马的天职,它们不是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而是无缘无故被当作“妖孽”给打死了。

至于其他剩余的马呢?我想,结果应该也不会太好,毕竟在那个乱世年代,只会跳舞不会作战和干活,还需要吃饭的马儿,谁愿意那么成天白养呢?何况,作为马的身份,还那么“妖态”。

可以说,这一切,看似这是“舞马”的悲剧,其实也是一个王朝一个时期的历史悲剧!

唐玄宗李隆基“舞马祝寿”历史事件的现代“发现”!

唐玄宗训练“舞马”祝寿的事,现在看来,能够找到的充分依据,大家也只是见于一些历史记载的内容,或者唐朝诗人笔下的诗词表面,因此,不少人觉得,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因为膘肥体壮的马儿怎么可能会跳舞呢?都觉得也许是人们对唐玄宗李隆基后期执政的不满,才那么“黑化”它给整出的内容。毕竟,那时候也没有照片或者录像什么的足以说明这种奇闻轶事存在的可靠性。

关于唐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这事,直到1970年,“何家村遗宝”被发现时才算基本找到了它存在的一大佐证。人们也因此基本确定,唐朝唐玄宗时期,还真确有其事!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9)

“何家村遗宝”装宝物的坛坛罐罐

1970年,在陕西西安碑林区的何家村,出土了一批唐代的金银器物以及玛瑙水晶等宝物,大约有1000多件,这次发现,将它们命名为“何家村遗宝”。这次意外发现,和一般在大墓发现金银器件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专门的藏宝洞,这些金银器物分别被埋藏在2个大陶瓮和1个银罐子内。其中金银器皿271件,金银铜类古钱币466枚,玛瑙材质的器物3件,琉璃器物1件,玉带10幅。另外还有金箔、玉石等,合计1000多件文物。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10)

“何家村遗宝”出土的若干器物

出土的这些宝物,它们个个工艺精湛,造型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论级别,它们是属于唐朝皇室日常生活的御用之物,其中一些物件在全球范围内尚属孤品,为我国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国宝”。这些宝物的出土,对我们研究唐朝皇室生活的日常,提供了很大的参考和启发价值。

在众多出土宝物中,其中有一件叫做“鎏金舞马衔杯银壶”的器件,从银壶上面的“舞马”造型来看,它显然与史料和唐诗中的说法是吻合的。于是,唐玄宗训练“舞马”特意为自己祝寿的奇葩玩法,也才基本上被人们在心理上接受了。

唐朝皇帝与唐玄宗(唐朝皇帝游乐高规格)(11)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结语:

大唐盛世,在李世民时期,唐朝的地位在当时世界的影响力,李世民被西域诸国视为“天可汗”,而到了后来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前期,唐朝国力达到空前绝后的强盛,按此来说,依次综合国力,如果继续政治清明,或者在不对外征战,帝王勤政安国养民的状态下,估计也能安稳地撑几代不起波澜。然而,很遗憾,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却因为“城会玩”,突然爱上了“美女”和“舞马”,将它给领导成了一堆乱摊子。所以说“声色犬马”,帝王极好之,亡国之兆也。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