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啊,我是哆喵呜,一个热爱科技数码的设计师。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索尼最新发布的两款降噪耳机的体验,希望能给大家618的选购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评论。

索尼WH-1000X系列头戴式降噪耳机发展到今年已经到第五代了,从第一代的初出茅庐到WH-1000XM3的一骑绝尘,成就主动降噪耳机领域的王者,相信很多人都是从XM3开始入的这个系列产品,而今年的WH-1000XM5迭代到今天有哪儿些新的变化,伴随WH-1000XM5一起发布的新款降噪真无线蓝牙耳机LinkBuds S体验又如何,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吧。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

开箱外观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

▲首先是包装方面,外层是封皮,标注了产品的型号和参数信息,内层是索尼倡导的“原生混合材料(Original Blended Material)”,它采用竹子/甘蔗/再生纸制成,第一次使用是在真无线降噪耳机WF-1000XM4的包装,实际体验这种外壳很坚固,手感类似很早之前用过的草纸,另外这次整个包装也不含任何塑料,不管怎么样,行动起来总是好的。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7)

▲打开包装盒,首先看到的就是布艺耳机收纳盒,盒子上带有一个标签包,标注了耳机简单上手教程,还有APP下载二维码,打开标签包里面是耳机说明书/保修卡。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8)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9)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0)

▲WH-1000XM5采用了不可折叠的结构设计,所以收纳盒也相对大一些,但是这次收纳包在取出耳机后,可以压扁折叠收纳,缩小了纵向的空间,有得有失吧,看个人的外出使用习惯了。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1)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2)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3)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4)

▲收纳包内部结构比较紧凑,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中间的区域是配件,包含一根USB-A To USB-C的充电线,一根3.5mm接口的音频线,这次收纳包的设计挺人性化了,内部的小仓是磁吸盖子,外出常用的音频线不用像上代装进外面的网兜凸出来了。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5)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6)

▲这次的WH-1000XM5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简化了头梁和转轴结构,个人觉得相比前代更加简约了,也更符合当下的审美。耳机材质和之前产品一样表面类肤质材质,好处是手感细腻,缺点也有,夏天手汗多,容易沾染指纹,介意的朋友可以买铂金银配色,整机重量249g,相比上一代的252g相差不大,功能结构升级后重量控制的还不错。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7)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8)

▲另外,WH-1000XM5采用静音转轴 无极滑块的静音架构,降低了旋转耳罩转轴、调节头梁长短时的咔咔声,但WH-1000XM5的外观改变也使得耳罩无法折叠,只能旋转收纳,如果经常外出使用就需要带一个大点的背包。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19)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0)

▲头梁部分面积收窄后,整体看着更加纤细,相比之前M4佩戴时头部的压力明显减轻,佩戴体验更加轻盈了,同时经过实测,这一代头梁的可展开幅度变大很多,头围较大的朋友这次可以放心入手了。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1)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2)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3)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4)

▲耳罩部分采用了柔软减压的皮革材质,而且内部空间变大,耳朵大的不用担心压耳了,佩戴时也提高被动降噪的包裹性,耳罩表面手感类似皮革,触感亲肤,但是仔细看表面还有微密的纹理,与皮肤接触时一定程度可以提高透气性,配合重新设计的转轴结构可以在贴合头部形状的同时减少夹耳感,带来更好的佩戴舒适度和稳定性。而且这次相比前代在耳罩内部挖孔露出的距离传感器,M5这次采用了隐藏式的静电传感器,更加美观了,而且挂脖状态下佩戴检测相比之前也更加灵敏。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5)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6)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7)

▲功能接口按键,左侧是3.5mm耳机接口、电源/配对键(开机状态下点按电源键有剩余电量语音提示)、降噪/环境音切换键,是的,这一代M5将M4上的「CUSTOM」键又改回M3原有的按键功能了,右侧是USB-C充电接口。这次M5增加了机身麦克风数量,外侧三枚,外侧耳麦凹陷设计,表面一层极密网罩,从硬件上降低风噪影响;耳罩内一枚,用于收集耳罩内噪音,二次降噪;两侧加起来一共8枚麦克风接口,进一步提高了降噪和通话水平。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8)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29)

▲右耳罩侧面采用索尼标志性的切面设计,表面是触控区,通过手指点按和滑动可以实现音乐控制/接听电话等操作,还有索尼传统的手掌捂住激活快速注意模式(环境音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耳机新用户,这个操作指令在APP的指南上面,主菜单无法自定义,需要自己记住相关操作,但是有个问题,夏天手汗比较多,再加上耳机表面亲肤手感,滑动操作不太顺畅,我的习惯是关闭,物理按键的操作足够日常使用了,使用上还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

降噪体验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0)

WH-1000XM5除了沿用了WH-1000XM4的QN1芯片之外,还增加了此前用在降噪豆WF-1000XM4的V1芯片,组成了双处理器降噪系统,V1处理器接收耳机8枚麦克风搜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再通过HD降噪处理器QN1进行算法优化,进而得出反向声波,相比之前拥有更强的降噪运算能力,应对复杂噪音环境更加得心应手。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1)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2)

另外索尼的自适应降噪发展到WH-1000XM5已经非常成熟了,之前用M4的时候有的场景还不是准确识别,而现在可以说是无感式体验了,自适应声音控制开启之后,设备会读取用户位置信息并进行智能分类,识别用户常用环境,识别通勤还是宅家,自动配备降噪方案,还可以通过AI不断学习,如果你经常停留再一个位置,「 Headphones 」软件会提醒你要不要把这个位置标记,以后到了这个位置就自动开启降噪方案,比如在家里,不需要开降噪,保持关闭,更好享受音乐。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3)

实际体验降噪,日常生活中的通勤/办公室降噪完全没有问题,对于WH-1000XM5可以说轻松应对,面对复杂的噪音场景,比如早晚高峰的路口,此时M5的降噪能力就体现出来,低频噪音完全隔绝掉,高频刺耳的声音也得削弱到很小很小,如果你降噪同时打开音乐,那就完全听不到了,而且得益于V1处理器和8麦克风的硬件素质,这个降噪方案是实时捕捉外界噪音情况结合耳罩内的麦克风收集到的噪音实时运算出的反向波,并不是开启主动降噪后一个方案用到底,比如之前一次开着降噪在办公室使用,同事临时开了落地扇,开始我在耳机里明显听到了风扇转的声音和风噪,但是过了不到一分钟,耳机里就马上安静,听不到了,这种感觉很神奇,索尼大法好!

另外,这次新升级的转轴结构贴合度都非常不错,柔软减压型皮革材质回弹性不错,戴眼镜也能有效贴合,保证更好的被动降噪隔音性。

使用体验APP使用体验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4)

▲第一次使用,按照包装盒内快速上手指南提示,先扫描二维码,下载索尼「 Headphones 」APP,打开后连接配对就可以使用了。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5)

▲基本上常用的操作都在APP的主菜单上,日常使用使用直接点击操作就行,自适应降噪是默认打开的,看个人的使用情况,每次打开耳机,连接速度也挺快,个人觉得「 Headphones 」这个APP的UI交互方式还有优化的空间,目前感觉不够直观,有些选项是自动折叠的,视觉上不够一目了然。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6)

▲「 Headphones 」软件上这个安全聆听的功能非常好用,你可以实时查看此刻耳机内的音量大小,还可以统计使用耳机周/月/年范围内听歌的音压情况,对比标准的音压数值,从而避免长时间音量过大对听力产生永久性伤害,之前遇到一个同事长期驻扎工地,他有佩戴耳机的习惯,但是耳机没降噪,导致他经常性的开大音量,久而久之安静环境他也要开大点音量才能听到音乐,所以推荐大家通勤或者经常处于嘈杂环境工作买耳机还是优先考虑降噪功能的。

通话质量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7)

通话方面这次印象很深刻,WH-1000XM5采用4麦克风波束成形技术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降噪算法,可以更精确的识别通话场景,进而去除环境噪音,保证更清晰的通话人声,而且通话时耳机人声表现很通透,没有闷闷的感觉,应该是我用过的蓝牙耳机里面通话质量最好的。

充电续航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8)

续航方面,到手新机电量59%,开启降噪模式,开启LDAC模式碎片化听累计听音乐一小时10分钟,电量剩余53%,基本上符合官方标注了30小时续航时间,而且WH-1000XM5支持PD快充,搭配PD充电器,充3分钟能保证3小时的续航时间,出门前充一会儿,完全能给满足日常通勤使用,就算彻底没电还可以搭配3.5mm音频线充当有线耳机使用。

音质表现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39)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0)

声音硬件参数方面,多个Buff叠加,首先是新开发的30mm驱动单元,振膜采用聚氨酯材料 碳纤维材料的组合,强化低频表现力,中高频带来更多的细节;其次是索尼的DSEE Extreme™ 数字声音增强引擎进阶版,实时优化音频品质,增强补弱,属于高级版的EQ调节了;最后蓝牙5.2和LDAC高码率音频传输属于标配了,这样的参数配置自然也是Hi-Res无线高解析。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1)

音质实际体验,风格偏向于老Walkman磁带机那种偏流行向的调音,低频的量给的足,下潜深度在蓝牙耳机里面也够,有弹性,敲鼓就是鼓,不是敲塑料盆,如果平时喜欢清淡一点的音乐,可以在APP内调节适合自己的EQ;中频方面,个人感觉相比M4声场开阔了很多,听女声通透了,人声也更近,比如听叶炫清的《从前慢》,女生的穿透力很足,声音的空灵中带着略微沙哑,感觉她就在你耳边喃喃细语;高频方面,毕竟是头戴式耳机,相比于真无线耳机驱动单元大了很多,高频可以着重调教了,整体细节更丰富了一些,明亮度也有一定的提升,听周董钢琴伴奏的歌这点感觉会比较明显,总结WH-1000XM5音质方面,三频表现整体比较均衡,个人主观感觉主要提升在中高频方面,特别是声场和女声方面,有这方面听音喜好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2)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3)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4)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5)

音质方面,最后再说一下索尼自家这个360临场音效(360 Reality Audio),它其实是一个音频技术,可以给用户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音乐体验,在这个技术下,人声、和声、钢琴、吉他、贝斯甚至现场观众等声音都可以放在 360 环形音场中,听歌的临场感更强,感觉就像在演唱会现场一样,其实这种格式的音乐所有耳机都可以听,但是对于索尼自己的耳机,通过「 Headphones 」软件内可以拍摄使用者耳朵图片,通过索尼云端计算耳道结构,从而获得更加针对话的音乐体验优化,另外,国内主流的QQ音乐已经有部分音乐支持360RA了,艾薇儿前几天上架了专辑《Let Go》的360RA版本,大家可以去试听哈。

总结

总结,目前的索尼1000X系列头戴式降噪耳机发展到现在,已经很难在降噪上有跨越式的提升,所以你会发现在索尼这两代机型更多是在功能交互和降噪精准度上重点创新,力求给用户提供更无感式的降噪体验,最后,关于WH-1000XM5的降噪只想说,你永远可以相信索尼。

使用中的问题,这一代的1000XM5取消了NFC快速连接,如果之前经常用的朋友可能会不太习惯;其次就是收纳,如果经常外出使用,就需要搭配个大点的背包装耳机,收纳包能折,但只能折一点点。


更适合通勤的降噪真无线LinkBuds S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6)

3月初的时候索尼发布了旗下开放式真无线耳机产品:LinkBuds,采用新形态的中空耳机单元设计,而且相比之前的蓝牙耳机产品名字也更容易记了,2个月后的5月19号,索尼又带来了拥有降噪功能的真无线蓝牙耳机LinkBuds S,同为降噪真无线耳机,相比于降噪豆WF-1000XM4又有哪儿些不同体验,一起来看下。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7)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8)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49)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0)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1)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2)

▲LinkBuds S整体的包装就很小巧,包装外部还有明显的提示,降噪功能对于低频效果明显,之前在知乎看到新人觉得降噪耳机戴上后就变成了“聋子”,这样的提醒对于新用户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LinkBuds S的包装也是采用环保纸质材料,整个包装不含塑料,包括内部的充电盒与耳机也采用了可再生树脂材质,合理的降低资源浪费,这才是真正的环保,而不是全部拿掉。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3)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4)

▲内部配件布局非常紧凑,充电线、耳塞套,说明书码放的整整齐齐,作为设计专业出身的我还是非常佩服这款耳机的包装设计,所以拍了一下给大家看看。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5)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6)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7)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8)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59)

▲外观方面,相比于自家的真无线产品线降噪豆系列,从充电盒的体积就可以看到两者具有很明显的区分定位,得益于SiP封装技术,LinkBuds S的单个耳塞更加小巧,实际测试单个耳塞仅有4.7g,比官方数值还少了0.1g,也是索尼目前最轻巧的真无线耳机,这样的体积佩戴时不会挤压耳廓,保证了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0)

▲耳机腔体侧面的拾音麦克风表面采用金属网包裹,户外使用时可以降低风噪影响,从而保证更好的降噪体验。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1)

▲耳机腔体侧面是操控区,触控方式应该是我用过的真无线里面最好用的,首先触控区面积很大,盲按机会不会出现按不到的情况,其次触控的同时耳机内会有提示音,最主要这个提示音不是刺耳那种,很柔和,不会影响到听音乐,触控的同时伴随着提示音,有时候甚至感觉在使用物理按键,相比其他耳机敲击/按压来说太好用了,使用时也更优雅,而保证小体积的同时依旧拥有入耳佩戴检测这个非常实用的功能,但是如果有摘下耳机手机切换到扬声器的功能就好了。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2)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3)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4)

▲佩戴方面,非常舒适,主要分两个方面,首先体积小巧,长时间佩戴不会出现涨耳的现象,耳机的材质类磨砂质感,接触却又是亲肤手感,所以与耳朵接触非常柔和,耳塞套上也有防滑纹理;其次就是佩戴的通透感,很多真无线降噪耳机降噪参数很厉害,但是戴上和摘下的瞬间会明显感觉到差别,好像是在耳朵里堵了一团棉花,就算不开降噪也是这样,不是耳压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很闷。LinkBuds S在佩戴和摘下没有明显的感觉,佩戴感觉很舒适,可能我说得比较玄学,建议大家自行体验,LinkBuds S这次佩戴上给了我很大得惊喜,佩戴稳定性方面,虽然整体比较小巧,但是耳机腔体采用斜切面得设计,重心向耳廓一侧偏移,长时间佩戴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实测跑步佩戴没问题。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5)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6)

▲降噪方面,LinkBuds S采用了和降噪豆WF-1000XM4上一样的集成处理器V1,也和头戴WH-1000XM5上新增的芯片一样,支持AI自适应主动降噪和环境音模式,环境音最高分为20级,建议设置到12级左右就足够大部分场景使用了,很多降噪设置可以通过「Sony Headphones 」软件进行个性化设置,基本上操作和1000XM5上面一样。

降噪效果,基本上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大部分场景都是没问题的,日常通勤/办公室大部分噪音基本能给抵消掉,办公室环境里的低频噪音处理后只剩一些轻微的人声,通勤公交车内的吵闹声再打开音乐的情况下基本听不到,车外不规律的鸣笛声会以一个很低的音量传入耳朵内,而且LinkBuds S的降噪开启/关闭/打开环境音,这几个档位的切换非常顺滑,基本上耳朵不会有明显的压迫感,几乎可以说是无感式降噪体验。当然了,相比头戴1000XM5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处于早晚高峰的街边路口,复杂的吵闹环境,降噪效果还是没有头戴式1000XM5好,和自家的降噪豆1000XM4也是有一定差距,总结LinkBuds S降噪水平,基本上处于目前的真无线耳机的中上水平,完全能够应对目前生活中的大部分使用场景,在降噪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索尼。

之前在用上一代1000XM4头戴式耳机时就挺喜欢索尼这个智能免摘功能,这个功能在真无线耳机上尤其重要,我个人使用时主要分场景开启,主要是去超市购物使用,比如称重量/收银等情况需要听到对方声音,不需要频繁摘掉(之前使用真无线,摘掉时经常手滑掉地上),只需要稍微清一下嗓子就能激活环境音模式,音乐停止,你还可以设置环境音持续的时间,之前使用的一款真无线,环境音模式需要手动开启,然而敲击操作成功率又很低,手机操作又腾不出手,整个过程还是挺狼狈的。当然了,这个功能个人建议分场景开启,用对场景非常好用,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听歌时哼唱几句,因为触发灵敏,还是建议关闭。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7)

▲声音方面,先看硬件参数,LinkBuds S采用的新开发的5mm驱动单元,支持索尼的DSEE Extreme音频硬件技术,支持最新的蓝牙5.2和LDAC高码率音频传输技术,这样的参数配置自然也是Hi-Res无线高解析。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8)

具体表现,总体的声音调教偏向于流行乐,低频厚重但是不糊,下潜的深度也到位,瞬态回弹有力,风格类似于多年前的索尼Walkman老磁带机,如果你平时喜欢动次打次的音乐,那会觉得很舒服,氛围感很浓厚,如果不喜欢可以自己在APP里调节适合自己的EQ模式。

中频方面中规中矩,人声比较出彩,声场比较近,解析力不错,听《大阪城的姑娘》这首人声和乐器分明的歌,开始时鼓声伴奏虽然声音很小,但是能够听出低频得弹性,紧接着男声多重唱,到后面女声独唱,再到男女合唱,可以听到丰富的声音层次感,并不是像有些耳机都糊在一起,或者是乐器抢了人声的现象,值得一说,LinkBuds S的女声表现很不错,结像不错,好到什么程度,很多港台女歌手的换气声很明显,有些耳机体现不出来,你也不会在意过,而LinkBuds S这个也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一些Live版歌曲临场感会更好;高频方面也是市面上真无线蓝牙耳机的普遍弱项,基本上能给保证高频不刺耳,有一定的明亮度就可以了,LinkBuds S这点做的还算到位。

索尼sonywh-1000xm3使用感受(你永远可以相信SONY)(69)

结合这段时间的使用,总结LinkBuds S的整体表现,个人觉得它很适合全天候佩戴,也就是长时间通勤佩戴使用,体积小巧,佩戴舒适,要知道降噪豆单耳的重量为7.3g,对比还是很明显的,最重要的是高颜值,很适合女孩子。当然了,LinkBuds S相比于降噪豆在降噪和音质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怎么选择,个人觉得这更像是颜值党和性能参数党之间的选择,最好是结合自己使用习惯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