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境内共有10余种宗教,主要有基督教(христианство)(包括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天主教(католицизм)、新教(протестантизм)三大教派 )、 伊斯兰教 (ислам)、佛教(буддизм)、犹太教(иудаизм)、萨满教(шаманство)等。
古时候,东斯拉夫人信奉多神教(язычество),把所有自然现象解释为神的作用,祭祀恶神和善神。
东正教在10世纪中叶由拜占庭传入基辅罗斯, 公元998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率先受洗加入东正教,并宣布东正教为国教,命令全国居民在第聂伯河中受洗,皈依基督教。
到了11世纪末,基督教已传遍俄罗斯全境。
到了14世纪,随着基辅地位的下降,都主教府迁移到弗拉基米尔城,开展传教活动,发展东正教势力。
公元1448年,俄罗斯正教会借口君士坦丁堡教会牧首在1439年佛罗伦萨宗教会议上与罗马天主教会重新和好是违背正统教义,在莫斯科召开了东正教会议,首次自选俄罗斯人梁赞地区主教约纳任都主教。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随之灭亡。东正教所在各东方国家先后臣服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俄罗斯正教会趁机自封为东正教会的首脑,宣布俄罗斯政权承袭自罗马帝国。
东西罗马帝国覆亡后,莫斯科就是“第三罗马”,就是“新的世界基督教中心”。到了1589年,在沙皇的支持下,俄罗斯正教会举行会议,会议正式建立教会牧首制,确定牧首为教会的最高领导。
1653年,在俄罗斯正教会宗教会议上决定,改变103年前确立的宗教仪式,按希腊模式进行宗教仪式。
1656年宗教会议把所有坚持旧礼仪的人革除教籍。
1721年彼得一世取消了教会的独立,罢黜了反对改革、干预皇权的牧首,并废除了牧首制,确定了管理教会的新体制。
进入19世纪,沙皇们也像其前任一样,把东正教作为国教,把教会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之为其统治服务,对东正教采取了扶植、保护、发展和利用的政策。教会的全部活动都得按照沙皇的旨意进行。
1905~1907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广泛开展了东正教的革新运动,要求教会脱离帝国的监护,使东正教教义与礼仪现代化。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十分重视政教关系,1918年1月23日颁布了《关于教会同国家和学校同教会分离》的法令,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布尔什维克党宗教政策的基础。
20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的宗教组织发展很快。
根据俄罗斯官方1993年统计,俄罗斯全国共有8612个宗教组织,其中4566个属俄罗斯东正教教会,2537个属伊斯兰教组织,其余为各教派组织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奉行宗教自由政策,对宗教界采取尊重、借重的态度。
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后,重视宗教的作用,甚至自己亲自参加各种重大的宗教活动,如圣诞节、复活节时,他经常亲自到教堂参加庆典仪式。俄罗斯国家电台和电视台成了宣传、复兴东正教的重要工具。俄罗斯东正教在新的宗教政策下,社会地位大增。
根据俄罗斯官方统计,截止2002年1月1日在俄罗斯登记的宗教组织共计20441个,其中绝大部分属于俄罗斯东正教教会(10965个)。
,